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冲喜之后> 第229章

第229章

  ◇ 第107章村中日常
  姜余奖励人向来很大方,他大手一挥除了禾姐儿被奖了三两银子以外,铺子里其他人各自奖了一吊钱,就连卤肉铺子和饸烙面铺子那边的人都有奖钱。
  之前文承哥说过,适当的奖励和适当的惩罚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所以姜余很大方的出手给自己手下干活的员工进行奖励。
  果然,大家收了钱以后都很开心。
  晚上吃过晚饭,就在顾文渊、顾文华和禾姐儿三个人还在继续开心的时候,姜余又一人奖励了他们两张大字。
  看着三个人卡在脸上的笑容,姜余十分开心的回房休息,留下他们三个一脸凌乱的站在原地。
  房间里,顾文承坐在罗汉床上看书,姜余坐在他身边。
  顾文承一手拉他,姜余顺着力道倒在他怀里。
  顾文承把书放在案桌上,道:“恭喜姜老板生意更上一层楼。”
  在外人面前还能表现出一些淡定的姜余此时笑的跟朵花似的,面对此时顾文承的夸奖,他微微扬起下巴,一副傲娇模样,偏偏说出来的话却很矜持。
  “还行吧,还行吧。”
  顾文承被他这副样子逗乐了,低声道:“姜老板生意做的这里厉害,以后小生还要多多仰仗姜老板垂怜了。”
  姜余把手指放在顾文承下巴上,“怎么仰仗?”
  顾文承眉头一挑,眼波流转,“姜老板怎么说,小生就怎么做。”
  在朦胧的烛光照映下,给顾文承本来就俊秀的无辜更添一份光彩。
  姜余看着顾文承,突然有些呆住,他咽了一口口水,感觉脸有些发烫。
  顾文承俯身,“姜老板要小生怎么做?”
  看着姜余明显发懵的模样,顾文承突然坏笑一下,开始解自己外袍上的带子。
  姜余目光跟着他的动作下移,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
  顾文承突然抬眸,然后牵着姜余的手,带着姜余一块解。
  姜余:刺激!!不过他喜欢。
  晚上太过放纵的后果就是第二天起不来。
  第二天上午,姜余睁开眼睛看着架子床的床顶,他打了一个哈欠,眼皮都红肿的。
  今天书院放假休息,因此顾文承没去书院。
  在察觉到架子床那边有动静后,顾文承过去伺候他的姜老板起身。
  姜余看见顾文承以后还有些惊讶,他声音有些哑开口,整个人懒洋洋的开口。
  “文承哥你怎么在家?”
  顾文承无奈的给他的姜老板喂水喝,“今天书院放假。”
  姜余这才想起来今天是什么日子,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水,又歇息了一会儿,姜余再次满血复活。
  今天姜余和顾文承都在家,所以马嫂子需要准备他们的午饭。
  平时顾文承去书院中午不回来,姜余、顾文华、顾文渊、禾姐儿四个人在肥皂铺子那边,又因为肥皂铺子距离卤肉铺子不远,所以几个的午饭一般都是在卤肉铺子那边解决。
  今天中午顾文承特意让马嫂子做了些清淡好消化的饭食。
  吃饭的时候顾文承道:“刘知县因为赈灾有功,朝廷特任刘知县为宁化府通判,不日就会前来赴任。”
  姜余眨了眨眼睛,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顾文承说的刘知县是谁。
  “刘知县升官了?”
  顾文承点头,给他夹了一筷子绿叶菜,可能是因为姜余小时候饮食结构的原因,他不太喜欢吃蔬菜,尤其是绿叶的蔬菜,但只要是顾文承给他夹的菜,他都会吃。
  顾文承道:“知县是正七品,通判是正六品。虽然通判的官位在府城一众官职里不算太高,但职务却很重,知府掌管一府之政,而通判则分掌具体事务。通判相当于知府的副职。”
  姜余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刘知县,哦不,现在应该叫刘大人,刘知县是真正升了实权官啊。”
  顾文承点了点头,又道:“还记得我为什么能进东林书院吗?”
  姜余脱口而出,“因为刘大人举荐啊。”
  顾文承轻笑道:“一是刘大人举荐,二是因为刘大人是山长的学生。”
  姜余这下是真的惊讶:“啊?我听说山长以前是上京城的大员。刘知县一个知县,怎么会是那么大员的学生呢?”
  顾文承解释道:“刘知县是正德三年的进士,当年陛下刚刚登基不久,刘大人因事被贬,后面去了宁隆县做县令。刘大人被下放不久,同年下半年当时还在官场的山长辞去了官职,来了东林书院教书。”
  姜余若有所思的点头,“感觉好复杂。”
  顾文承道:“这些事离我们都很远,咱们只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
  姜余又吃了一大口顾文承夹给他的青菜,闻言用力的点头。
  顾文承看他吃菜的模样,心中失笑,转而给姜余夹了一块豆腐,青菜不喜欢吃可以少吃一些,但是蛋白质得补充全面。
  顾文承开玩笑的说道:“说起来,我能称为山长的学生,其实是走了后门的。”
  姜余夸夸鼓掌,“哇,那文承哥现在岂不是和刘大人师出同门。”
  顾文承点了点他的鼻尖,“所以,日后你做生意可以大胆些,刘大人任职宁化府通判后,咱们在府城也是有正儿八经靠山的了。”
  姜余微微一愣,接着眼前一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