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冲喜之后> 第258章

第258章

  姜余点头,“明天你和郭山就去官牙那边雇些人帮忙吧,要雇几个人你们自己看着办。”
  江朱笑着行礼,“多谢东家。”
  说着江朱就把自己手里抱着的东西放在姜余旁边的矮桌上,“这是东家前些天被勾破了个洞的衣裳,凝姐儿已经补好了,东家看看可还满意。”
  姜余看见这补好的衣裳,就微微一愣,因为这衣裳上面完全没什么缝补的痕迹,简直就像是完全没有破过一样。
  “这是凝姐儿做的?”姜余还真是惊讶了,“没想到凝姐儿深得马嫂子真传啊。”
  江朱点头,“我在来之前凝姐儿还让我告诉东家,如今我娘跟着老夫人去了庄子上,家里有什么缝补的,东家只管就交给凝姐儿就行了。”
  姜余点头,“这倒是个手艺活。”
  说着姜余看向旁边的顾文华,“我听说咱们卤肉铺子对面那个绣庄最近在招学徒是不是?”
  顾文华想了想,点头道:“对,是有这么个事。”
  姜余点头,对江朱道:“凝姐儿既然有这种手艺,证明她在缝补上是有些天赋的,她如今年纪还小,家里这么多人的衣裳她也忙不过来,而且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拜师学艺。江朱,你去把凝姐儿叫过来,问问她想不想去绣庄学两年手艺。”
  江朱整个人都愣住了,凝姐儿能去学手艺自然是好事,她眼眶有些发热。
  “好,我这就去叫她。”
  江朱走到外院的房间里,就看见凝姐儿坐在房间里的榻上,对着烛灯缝衣裳。
  凝姐儿今年九岁,长相秀丽端庄,和故去的夫人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三年前她们一家连带着凝姐儿被舅老爷卖给了人牙子,当时恰逢遭水灾,人牙子带着她们一群人被困在了宁隆县,外面都是灾民,城里粮价上涨,人牙子不愿意在养活那么多人。
  就把自己和凝姐儿,还有其他几个姑娘的脸洗干净拉到街上卖。
  当时她心道不好,万一被卖的那些脏的臭的地方,真还不如直接死了干净,她做奴才的命贱,可是凝姐儿不一样。
  所以,她跪在了东家面前,想着求东家可怜可怜她们,没想到东家心善,竟然把她们一家子都买了。
  这几年,说实话江朱过得比之前还要自在。东家心善,对下人向来和善,还让她跟在禾小姐身边帮忙。
  可是江朱还是担心凝姐儿,凝姐儿太小了,如今东家说让凝姐儿去绣庄学习缝补,这简直太好了。
  凝姐儿看见江朱眼眶有些红,立马放下手里的针线,“小朱姐,你怎么了?”
  江朱擦了擦眼泪,笑道,“东家夸你绣活做的不错。”
  凝姐儿笑了笑,“东家喜欢就好。如今马嫂子去了庄子上,家里的绣活以后就由我接手做,我也能帮一帮东家忙。”
  江朱握住凝姐儿的手,“刚刚东家说,娘去了庄子上陪老太太和老太爷,恐怕这几年就一直要待在庄子上了。家里人多,你年纪小做不来这么多绣活,但是你手巧,看着是个有本事的,就想着把你送去绣庄当学徒。”
  凝姐儿整个愣住了,江朱聪明,从来不把凝姐儿当小孩就什么也不和她说。
  再加上这些年经历的事,所以凝姐儿如今虽然年纪还小,但却是一个十分通透的姑娘。
  “东家,东家他……”
  江朱一把抱住凝姐儿,“东家是个好人,凝姐儿你待会儿一定要答应东家,等去了绣庄以后就一心一意好好本事,学会了以后,这就是你一辈子立身的本钱。”
  凝姐儿重重的点头,“我知道了。”
  江朱擦擦眼泪,拉着凝姐儿往内院走,“你要好好记得东家的大恩,要不是东家,咱们如今是万万过不上这么安稳的日子。”
  凝姐儿:“我记住了。”
  …
  在上京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时间微微一晃就到了冬天。
  外面飘起了雪花,顾文华搓着手跑进屋子,雪花伴着掀起的帘子飘进屋里。
  屋里放着一个火炉,火炉上面还放着热水壶正好可以用来烧热水。
  这种泥火炉是上京城冬天最始兴的玩意,暖和又方便,姜余觉得这东西比火盆暖和多了,还能顺便烧些热水,就每个屋都买了一个。
  顾文华坐在小凳子上,把手过去烤火。
  “今年外面也太冷了。”
  姜余给他倒了一杯热水,顾文华把杯子握在手里暖手,又喝了一口,这才感觉暖了不少。
  姜余问:“东西都送走了。”
  顾文华点头,“送走了,还是成家镖局送的货,估摸着一个月就能把那批肥皂送到宁化府。”
  姜余身上穿着羊毛褂子,又看向顾文华,“这衣裳暖和吧。”
  顾文华嘿嘿一笑,“暖和,还是凝姐儿手巧,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
  羊皮一般的北方靼子喜欢穿的,因为那边的牧民养羊,所以靼子们都会穿羊皮衣裳。
  但是大周人向来瞧不起北方的靼子们,这玩意到大周这边都是低贱人才穿的东西,但是其他皮毛又太贵姜余卖不起。
  姜余曾经见过绸缎庄里的灰鼠皮褂子,一件就得七八十两。他们那饸烙面摊到了年底,除去租金和成本也才不过净赚了七八十两。一件小小的皮毛褂子就得把大半年赚的银钱全搭里面,姜余可舍不得。
  恰好这时候凝姐儿想了个办法,用揉制好的羊毛来碾线,然后用这样的线做成内穿的衣裳,还真别说这种羊毛织成的衣裳穿上去又贴身又暖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