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此时顾文渊又拿出一个,带到金氏的左手腕上,“好了,这两个是一对的。”
金氏一瞬间都感觉自己手不知道怎么放了,原本刚看见儿子时心中生起的又酸又喜的感觉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
“……这是金的!”
顾文渊点头,“我原先想给些布带回来的,后来禾姐儿说布料不如金子好,娘肯定更喜欢金子,然后我就买了这两个赤金手镯。”
金氏看着自己手腕上这两个大金镯子,喃喃道:“禾姐儿说的对,谁能不喜欢金子呢?”
就在金氏怀疑自己是在做梦的时候,姜余和一群人从外面进来,此时顾大伯也听见声音从屋里走出来。
“大伯父,大伯母,我们回来了。”
金氏如梦初醒,“我没做梦啊?”
说着她下意识捏了一下手臂,旁边的顾文渊疼的大叫一声。
“娘你捏我干嘛?”
金氏喜笑颜开,拍手大笑,“哎呀,我没做梦啊。”
说着走到姜余面前去接他手里的东西,金氏笑着道:“怎么突然回来了?你这孩子也不提前说一声……”
顾文渊呲牙咧嘴的捂着刚刚被亲娘掐的地方,刚刚他娘掐的那一下可是半点都没省力。
因为已经晚上了,姜余也没让大伯母费劲张罗饭食,只做了些普通的家常饭。
于是姜余和顾文渊两个人吃到了他们一路上心心念念的咸鸭蛋和小米粥,再配上宣软香甜的白面馒头,这滋味别提有多好了。
吃完饭,姜余和顾大伯,顾二伯说话,也说自己这次为什么回来。
姜余道:“大伯,我这次回来是来收蘑菇的。”
顾里正微微一愣:“收蘑菇?”
姜余点头,“我记得咱们村每年时候都去山上和水渠边摘蘑菇,咱们农户家里吃蘑菇去山上采就行了,县城的人家想吃就需要花十几文一斤去坊市或者集市上买。宁化府的蘑菇就更贵了,我当初在宁化府一斤平菇就能卖到一百文。而上京城的菌菇,即便是在咱们看来最普通的平菇,一株可以换一匹细绢。”
顾二伯听到姜余这么说以后,惊讶的开口,“这么贵?”
姜余点头,“上京城周边地形大多都是平原,因此菌菇价格很贵。平菇价格相对便宜些,一两银子一斤,香菇、猴头菌等菌菇,价格更高。”
顾二伯皱眉,“可是蘑菇摘下来放过三四天就没法吃了,根本带不到上京城。”
顾里正也是这么想到,但是他在看见姜余脸上的笑容后,立马就明白了。
“小余肯定是想到储存办法了?”
姜余点头,“对,不过我只是在家里试了几天,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山里菌菇成熟的时间就这么几天。我觉得不能耽搁,就直接跑回来了。”
姜余和大伯二伯说了会儿话,后面大伯母金氏和二伯母李氏过来。
金氏道:“你们两个别拉着小余一个劲说话,他都舟车劳顿那么久肯定很累。”
李氏拉着姜余说话:“我们刚刚把你家打扫了一下,又找了几个新铺盖,几个人住刚刚好。”
姜余笑着和两位长辈道谢,“多谢二位伯娘。”
之前姜余一家启程去上京城的时候,就知道很长时间都回不来,所以家里的东西基本都被搬空了,只剩下一些粗苯的家具留着那里,顾母又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二位妯娌,由他们帮忙照看一下房子。
姜余走进家,青砖大瓦的房子,虽然缺少些人气,但却很干净,看来长辈们平时有一直帮他们打扫维护房子。
除去顾文渊住在自己家以外,姜余这边还有八个人。
姜余住在西侧屋,江朱和禾姐儿两个女孩住在东屋,东屋有两间独立的屋子,一间原本之前是顾文承的小书房,另一间是库房。如今江朱和禾姐儿住一间,两个镖师住一间。
剩下五个镖师里的三个人睡在东侧屋,那里原本的顾父顾母住的屋子,里面有一张床,侧面还有一个小塌,正好可以睡三个人。
姜余走进房间,入眼就是熟悉又陌生的房间。
姜余有一瞬间的恍惚,以前文承哥最喜欢在靠窗那边的大书桌上教他写字。
姜余走过去,轻轻抚摸着木桌的桌面,不知道为何突然眼眶有些红。
这一晚,姜余睡得特别好,他在听见外面传来说话声音后醒过来。
禾姐儿见姜余醒了,就笑着道:“大伯母刚刚还是让我们这些日子都去她家吃饭,但是咱们这边人也不少,我怕太打扰大伯母,就要了些米面粮油,这几天咱们自己开火做饭。”
姜余点头,“好。”
江朱问:“东家咱们什么时候开始收蘑菇?”
姜余道:“这得看看族里的糖什么时候做出来。蘑菇不能久放,等糖快做出来的时候,咱们就开始收。”
几个人闻言纷纷点头。
第二天,顾兴旺带着另外几个镖师回村,他们把之前在上京城做出来的肥皂拉到宁化府,如今又来长坪村收糖,收糖以后就拉去上京城去卖。
姜余已经提前和顾大伯说了要收蘑菇的事。
三天后长坪村,一天中午村子中央的钟声突然敲响。
在家的村民开始陆陆续续往村子中央的大槐树下聚集,那些人再看见姜余和顾里正后没有太惊讶。
前些天大家都知道姜余回村了,但是却不知道姜余要做什么,还以为他是专门回村探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