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她仿佛能看见,当初的越家主是如何用玩笑姿态,说出困扰世间千余年的裂隙。
  她耳朵嗡嗡作响,只听见吕怀仁高兴的声音:“越兄的点子果然好,这样就合理多了,我这就把故事写完,待到京城讲述,定能吸引不少人。”
  他兴冲冲地走了,沈昭缨扶住桌子,头晕目眩。
  “嘤嘤,刚才非我所愿……”
  “我知道,这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改变。”
  她闭上眼睛,“可我就不明白了,不过是一个故事,为什么后面会成真?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左不过是吕怀仁把这故事宣传开来,有心之人听到后便让它成真了。
  鹤青看她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知道她心里清楚,只是一时无法接受,他默契地没有上前安慰。
  “想来现在并没有像裂隙一样的地方,难道大地真会凭空裂出一道缝隙吗?这也是可以人为的吗?”
  沈昭缨抓住鹤青的手,迫切想寻求一个答案。
  “凭凡人之力自然无法做到,或许是后面又发生了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事。”鹤青揉了揉她的手,安慰道,“老祖宗若知晓他一句戏言就能影响后世,定悔不当初,就算没有这个故事,心怀鬼胎之人也会想出别的办法。”
  她喃喃自语:“我只是觉得荒谬,原来一切的开始,只源于一个寒生的故事,何其可笑。”
  第47章 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场意外让他们必须随吕怀仁一起上京。
  吕怀仁倒是很高兴, 一路上都拉着他们侃侃而谈。
  沈昭缨兴致不高,颠簸的马车让本就体弱的身体更加难受,她已经好几日都吃不下饭了。
  鹤青想方设法喂她多吃一些, 又嫌弃那些膳夫每日煮的饭菜单一,亲自去灶房弄各种不同的菜式。
  吕怀仁羡慕地说:“越兄, 你平日看着混不吝, 想不到在夫人的事上如此细心周到, 果真娶了媳妇就是不一样啊。”
  鹤青正把恹恹的沈昭缨抱在怀里, 哄她再多吃一点。闻言头也不抬:“没人拦着你娶。”
  他摇摇头:“我啊,一穷二白, 既没功名也没银钱, 没有哪个好姑娘会跟我的。我此生只希望能将我写的故事,传播至天下人耳边。”
  以前沈昭缨来京城的次数便不多,这里有天子气运庇护,甚少出现妖魔。鹤青更不用提了, 怕是还没进来就被天罗地网抓住。
  以至于他们一行三人, 竟对这里分布的东西一无所知。
  沈昭缨问:“你要去哪里宣扬你的故事?”
  “要去便去最繁华的地段,可哪里人会最多呢?”他苦恼。
  “热闹的地方往往鱼龙混杂, 那里人不一定有耐心听你说完, 不如去一些僻静地方,还有可能寻得知音。”
  自从发现可以隐晦地说出一些话,沈昭缨每回都不动声色地阻拦他顺着未来走。
  “不行,”吕怀仁在这件事上难得的固执,“我就只想把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即使他们现在不懂,但终有一日也能明白。”
  又是如此。
  只要涉及到未来,平日很好说话的吕怀仁, 总有自身的坚持。
  好在沈昭缨知道过去之事无法改变,只是忍不住试一试,因此也不怎么灰心。
  “听雨轩那里不仅人多,听闻达官贵人也时常过去流连忘返。”
  来到京城后,鹤青总会突然冒出几句话。
  越家主怎么会有那么多话,沈昭缨开始痛恨起这没见过面的老祖宗。
  吕怀仁显然很满意这个地方,只要付了银子,都可在台上表演。
  他们坐在楼上,看着台下座无虚席,越来越多人被吕怀仁的故事所吸引。
  沈昭缨:“沿途过来,我见各个世家都蒸蒸日上,族中并不缺乏有灵骨的子弟。你说会不会等很久以后,世家日渐衰落时,才翻出这个故事来。”
  “还有一种可能,衰落往往是从小族开始,你见到的多为大族,他们还不能感知到异常。而一开始由小族来做,也不容易被发现。”
  鹤青望着楼下,残忍地告诉她。
  “一步步看着他们行不义之事,却无能为力,可真是残忍。”
  她不想再听吕怀仁神采飞扬地讲故事,转身离开。
  随着吕怀仁的故事广受欢迎,有人将他的故事制成皮影戏,还有人将他的故事编成乐曲,在大街小巷传唱。
  他的身价也随之上涨,不少贵人都想结识他,就连远在深宫的皇帝听他的名头,都想召见他。
  比起他的欢天喜地,沈昭缨就忧愁多了,她已经嗅到风雨欲来。
  最开始是在京郊发现一具尸体,那人死状惨烈,脊柱被挖开,像是有人想粗暴地把他的骨头给掏出。
  “体内没有灵力,不是修者。但根骨极佳,是修行的好苗子。”
  沈昭缨贴着隐身符,站在仵作旁边观察。
  鹤青道:“法子不对,这样换灵骨两人都必死。看来这只是一次试验,还会有更多人死去。”
  一语成谶,一个月不到,京城中陆续有人死去,且大多都是小门小户,无法掀起波澜。
  *
  大雨泼瓢而下,雷声阵阵轰鸣,已到了宵禁的点,街上空无一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