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十分钟后,精致的食盒被交到周衍手里。
  这家餐厅实际上不做外带,但余笙在这对老夫妻眼里像半个孙女,她有一套专属的外带饭盒。
  周衍带着食盒,冲向公寓楼。
  隐隐有种不安,如同身后怎么也甩不掉的雨水。
  打开门,客厅里空无一人。
  踏进去两步,周衍看向右边的厨房,饭盒掉落在地上。
  开放式厨房的中岛台上一片狼藉,能碎的东西全碎了。
  从零碎的图案却能分辨出是余笙前不久才带回来的那套新餐具,
  白色陶瓷的边缘染着红色的痕迹。
  书房里有汹涌昂扬的琴声。。
  克西姆·姆尔维察的《克罗地亚狂想曲》
  余笙对他的第三个要求。
  不要进书房。
  但现在周衍完全将这个叮嘱抛之脑后,他顾不上躺在地上的饭盒,冲到书房门前,用力砸门。
  “余笙——”
  回应他的只有无休止的旋律。
  两个人同住一个多月,余笙从来没有出现这个情况。
  她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书房,叫名字不会有回应,但一定会很快来开门。
  周衍的手握上门把,过两秒,他下定决心。
  用力一拧,才发现门根本没锁。
  房间里很暗,只有书桌上的一盏灯,亮度很低。
  窗外雷雨交加,惊雷响彻天际。
  一道闪电划在空中,仿佛要把这座城市劈成两半。借着一阵白光,周衍看到他一生中都难以忘怀的一幕。
  余笙光脚站在木地板上,周边还有赤褐色的痕迹。与正常拉琴不同,始终昂着头,以一种很奇怪的姿势架着小提琴。
  她像昆汀导演电影里的演员,左手在琴弦上快速挪动,白色的弦线已经被染红,右手拉着琴弓反复来回。
  她眼神空洞,如同八音盒上没有生命的发条魔灵,只会随着音乐转动。
  第12章“不是每个需要你的人,……
  “余笙?”周衍再一次尝试叫她。
  面前的女孩没有停顿。她柔软的头发折射出金色的光,雪白的皮肤下能窥见流动的淡青色血管。
  周衍冲上去,夺下她手里的琴。
  走近才看见,她两只手上是鲜艳的红,宛如满岸盛开的彼岸花。
  被打断的余笙拗过头,目光里没有温度,也没有回话。
  周衍从她黑琉璃一般的瞳孔里,望见自己的影子。她比他矮一个脑袋,这会儿却有种在俯视他的意味。
  周衍
  顾不及其他,一把抓住余笙的胳膊。
  倏忽间,痛感通过接触的皮肤蔓延,在那次事故中,也是这样痛。
  有人把钛合金的刀片插进他身体,这次像是要把肋骨挖出来。
  周衍把余笙抱起来,她比他想象中还要轻。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周衍把她抱到沙发上放下。
  周衍翻出药箱,替她清理伤口。
  他的右手也在抖,脑子里回想起很多个关于余笙的片段,她拿不稳勺子,写字歪歪扭扭,拉琴时常也要重头开始。
  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她总是经历这样刻骨铭心的痛吗?
  大团大团染红的棉纱被扔在地上,不少血迹已经干涸。
  伤口看起来不浅,但没有玻璃残渣。
  周衍微微松了口气,对余笙说:“我现在开始消毒了。”
  她当然不会回答。
  玻璃瓶被拧开的一瞬间,刺鼻的酒精味扩散在客厅的空气中,钻入鼻尖。
  他拿出酒精棉球,先抬头看眼沙发上的余笙,然后将小心靠近伤口。
  没有预料中的痛咛声,她的表情呆滞,似乎一点感觉也没有。
  周衍缄默,尽可能放轻动作。
  酒精棉球变成红色。
  他把软膏抹在纱布上,按在她的伤口上,像包粽子一般一圈一圈缠好。
  “你还要吃饭吗?”
  余笙看起来没有动静,但周衍还是观察到她近似没有幅度的摇头。
  “我抱你去卧室。”周衍重新将她揽进怀里。
  周衍初次进到余笙的卧室,房间里和她本人不一样,生机勃勃,床上摆满柔软的毛绒玩具。
  小鲨鱼,北极熊,茄子,牛油果...简直像婴儿用品橱柜。
  纯白色的床单,浅灰色的蚕丝仄作一团。
  他弯下腰,把余笙放在床上,松软的枕头垫到她头下面。
  余笙似乎恢复了一些,她开始往里蜷缩,整个人如同刚出炉的羊角面包。衣服下角因为她的动作掀起来。
  周衍低头想要替她盖上被子,却恰好看见她纤细的腰。
  一圈纯白无暇的皮肤中间,有一块很突兀的旧疤痕。
  形状奇怪,像是老树根上的年轮,呈圈状。
  长年累月,色素早已沉淀下来。
  周衍头痛欲裂,有什么东西从缝隙里快要碰出来。
  挪开视线,扯过被子盖住女孩瘦弱的身体。
  他关上灯,让房间重归黑暗,出去收拾厨房里剩下的狼藉。
  周衍捡干净满地的陶瓷碎片,才发现被他遗忘的饭盒。
  一打开,里面的苹果塔被挤得稀碎。
  最后和包装纸里的碎片一起进了垃圾桶。
  周衍来到阳台,坐在余笙之前坐的藤椅上。
  手机被甩在烟灰缸旁边,宋成致的来电孜孜不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