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张老师又道:“但是现在啊,临时有个事,下午2点半到3点半这个时间段,麻烦你跑去一趟,帮我去这个地址领一份课题资料吧。”
  张老师一边说,一边撕下一张便签,从手机上抄了地址递给她。
  易疏吟接过便签,上面写着——
  师汉中学初中部第三教学楼405室(复园路汉新街369号),用多媒体cai技术优化英语听说训练。
  张老师道:“只能今明两天的这个时间去领,这节课正好我不在,你就去领了吧,这样我回来就能看。你拿回来就放在我桌上就行了。”
  张英是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有点轻微强迫症,尤其注重效率,所以偶尔会让易疏吟帮忙处理一些小事。
  易疏吟把纸条放进兜里,点点道:“好的,张老师。”
  张老师又道:“老规矩,如果产生了交通费用回来报销啊。”
  “嗯,好的。”
  易疏吟回到教室的时候已经12点多了,班上基本空空如也。
  只有几个住校生,打了饭回来在教室吃,空气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咕……”
  果然,一闻到食物的味道肚子就开始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易疏吟把书包拿出来,坐在座位上考虑下午的事。
  饿归饿,自习课的事情还得妥善安排。
  他们班里大概有20来个住校生。
  每到午饭时间,住校生们就会打开教室里的电视,把饭打回来之后,就坐到电视机架下面那几排去,集体看电视,和走读生相比,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
  此刻,电视上在转播一个周六的喜剧综艺栏目,其中有个男主持人比较有梗,不停活跃气氛,前排时不时爆发出笑声。
  他们班的学习委员叫秦芳,是一个精干瘦小、皮肤偏黑的女生,她也是住校生。
  易疏吟看了一眼前排,秦芳就坐在第二排,和其他住校生一样,盯着电视,笑得肩膀发颤。
  下午因为时间紧凑,如果先到教室,再出去坐车,那么势必会耽误路上的时间,所以她下午自己打算直接去初中部,尽量在2点半以前抵达。
  但自习的事还是需要一个班干部坐到讲台上坐镇,方便主持纪律,这会班长贺薇已经走了,秦芳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于是她走上前去和秦芳说明了缘由,秦芳爽快地答应了。
  易疏吟这才放心离去。
  *
  下午易疏吟早早出发,坐上了公交。
  和前两天不同,今天下午天气还不错,易疏吟走在初中部的校园里,阳光照在脸上,有些温热的痒意。
  师汉中学的初中和高中部相隔着一座大桥,这是因为之前两所学校其实分属师汉一中和师汉二中,后面到她上高中这一年,才合并了起来,称为师汉中学高中部和初中部。
  初中的时候她和肖遇舟是隔壁班,那会他还没这么羞涩,经常和她一起玩。
  他俩都是走路上学,放学的时候如果遇到对方,就会一起回家,他们各自的同学看见了,偶尔还会开开玩笑。
  回去的路上她时常会请肖遇舟吃东西,但大多数时候他都不吃,如果吃了,那么之后一定会找机会回请她,或者帮点小忙。
  易疏吟记得,随着父亲工资的提高,她请客的次数越来越多,但肖遇舟则不是,他好像一直都没什么零花钱。
  易疏吟穿过操场,来到教学楼区域,熟门熟路地找到第三教学楼,拐进楼梯。四楼不算高,但她走得急,上来之后有些喘气。
  这一层全是办公室,资料库似乎也在这一层的某处,浅绿色花岗岩地板的走廊里飘着一股独特的书墨气息。
  等呼吸平稳,她也刚好抵达405室,这个办公室她初中的时候没来过。
  尴尬的是她似乎来早了,405的门关得死死的。
  易疏吟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还差3分钟到2点半,她于是去了趟厕所。
  洗完手出来,就靠在墙上静静等待。
  可惜10分钟过去了还没人来,易疏吟无意识地摆弄着衣角,在心里又默念了几遍资料名字,怕一会忘了。
  “关于多媒体cai技术优化英语听说训练的研究”。
  记住了。
  又过了几分钟,终于有个女老师过来打开了门。
  她跟着老师进了门,礼貌问询。
  “老师您好,我来帮高中部的张英老师拿一份课题研究资料……”
  刚刚的练习奏效了,易疏吟流利地报出了课题名字。
  女老师的模样很和蔼,拿了一张表给她填。
  她按照表格提示填下了张老师的名字、班级还有时间,最后在备注栏里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学生易疏吟代领”,她这样写道。
  易疏吟把资料装进早就准备好的文件袋里。
  走出405已经是2点46分,她坐车原路返回高中部,到学校的时候第一自习还没下课。
  易疏吟连教室都没去,直奔张老师办公室,把资料放好后,总算长舒一口气。
  任务完成。
  回去的时候她甚至哼起了小曲,目光所及处,教室门离她越来越近。
  她推开前门走进教室,一瞬间好多人抬头看她,连讲台上的秦芳都抬起头来,表情微妙地看了她一眼。
  感觉有点不对……
  不对。
  非常不对。
  就算是从前门进教室,也不可能这么引人注目,这感觉和以往不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