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离开花楼,两人吹着夜风走在街上消食,街面上除了他们,再无第三人,唯余脚步声轻响。
  走着走着,崔迎之突然想起来,不知是多少个日夜之前,也是这样一个夜晚,那时她和屈慈刚认识没多久,他们从花楼里走出来,在这样一条差不多的街道上,遇上了策马疾驰赶来的常允。
  常允带来了那个与沈三秋有关的消息是他们启程离开下洛的前因,而后又引出了那一系列糟心事。
  屈慈显然也想起了这事,垂首问她:“既然回来了,不挑个日子去见见你那位开茶楼的友人叙叙旧?你临走前不是托他办了事?”
  崔迎之确实有这个打算,但屈慈语气阴阳怪气的,听着就不怎么妙,再加之有愧在先,她决定避其锋芒,含糊过去,“什么事儿?我失忆了,记不清楚。等我想起来再说吧。”
  “你托了他关照小琳琅一家子,害怕他们被牵连。”
  屈慈没有给她含糊过去的机会,崔迎之只好装作自己突然想起来还有这回事儿的模样,反问:“我怎么记得这是我私下里托他办的,我什么时候同你说过了?”
  崔迎之很清楚屈慈当时在场,两人彼此心知肚明,但并没有戳破,也从未主动提及。
  毕竟那时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多亲近,纠纠缠缠像一团理不清的线团,崔迎之当时其实也并不是很在乎屈慈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
  对于注定无法长久盛开的花,崔迎之不会花费无谓的时间去关心意料之外多长出的花苞或是枝丫,有也好,没也罢。她只在乎眼下的艳丽与感官上的新鲜刺激。
  但是现在不一样。
  如果要考虑以后,就得把从前那些没头没尾的事儿摊开来明明白白说清楚,省得埋下隐患日后追悔莫及。
  她问:“你跟常允交换了什么条件?”
  离开下洛前,她托常允照顾小琳琅一家,常允身为一个买卖情报的商人却没有向她收取任何代价,只说有人已经替她付清。她至今为止还不知道屈慈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
  屈慈轻松道:“我答应把屈家布置下的暗线相关的情报都卖给他。毕竟除了屈家那三个人,最清楚这些的也就只有我了。”
  “可是你早就知道屈家撑不了多久了,就算他知道了那些暗线,也是白搭。”崔迎之压低声音,小声评价,“怪缺德的。”
  屈慈毫无愧疚感:“我告诉他的那些消息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又没有有意欺瞒。他不知晓屈家内情接受了这个条件又不是我的问题,江湖上尔虞我诈之事多了去了,他吃亏只能证明他能力不行。难不成就因为他吃了点亏,受了委屈,你就要为了别的男人来怪我吗?”
  天地可鉴,她真的没有一点要怪屈慈的意思。
  被平白扣了口锅的崔迎之觉得自己好冤,然而今晚她对不起屈慈在先,于是她决定稍稍退一步,哄一下屈慈。
  “绝对没有。你在我心里是最重要的,我怎么会为了其他人怪你。”
  语气相当诚挚。
  屈慈瞥她一眼,看她脸不红心不跳眼都不眨,甜言蜜语像是不要钱一样往外蹦,显然就是一整个没走心的状态。
  但是屈慈还是决定大度地原谅她,牵着她手,边走边说:“如果我不卖消息给他,你就欠了他人情债,往后又是一段牵扯。”
  “所以,如果我有问题,那你也得与我同罪论处。”
  崔迎之非常识趣地没有反驳。
  寂静无声的街头,屈慈牵着她,走出望不见尽头的永夜,走进月色中。
  第53章 宁作我(完) 她是唯一鲜……
  回小楼休整了两日, 日子逐渐又重新变回了最初的模样。
  关了一整年的香烛铺重新开业,顾客依旧是寥寥无几,少有人光顾。
  崔迎之整日瘫在靠窗的软榻上, 吃着屈慈给她剥好的新鲜果肉, 翻着屈慈出门跑了几条街给她买回来的最新上市的话本,充当消极怠工的监工, 偶尔才抬头看坐在案前盘账的屈慈两眼, 监督屈慈干活。
  尽管铺子不怎么开张,屈慈大部分时候仍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处理小楼的事情,偶尔风来镖局还会来信跟他告黑状说他送去的屈家那伙人又如何如何惹了事出了错。
  总之没一个是省心的。
  有时难得闲下来,屈慈会挤上崔迎之的软榻闭眼小憩一会儿,崔迎之通常不管他, 任由他在旁边睡,自顾自地在一旁翻话本。
  到了月底,便彻底入了夏,翻柜子整理夏季的衣物时,崔迎之瞧见了离开下洛之前定的冬衣。他们当时走的急, 衣裳并没有来得及取, 眼下却好好出现在衣柜里。
  崔迎之估摸着比量了一下, 尺寸不大不小,应当相合, 今年冬日是不用再购置新衣了。
  气候一日比一日燥热起来,崔迎之开始嫌两人挤一块太热,不再盘踞在软榻上,而是搬了张竹椅,每日躺在后院阴凉处, 拿蒲扇挡脸午睡。
  一个寻常的午后,崔迎之午睡被扰醒,是邹济与子珩终于迟迟从北地回来了。
  小楼并没有多余的屋子,故而他们只是在附近的客栈暂居,隔三差五来小楼与他们一道用膳短聚。
  晚间,酒过三巡,屈慈收了盘子在洗碗,桌前只余下崔迎之与邹济两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