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何乐为带他们进厨房,很熟练地捞起电饭锅内胆,“偶尔会做,自己买菜比较便宜。”
“大家要一起吃吗?”他问,但又马上皱起小脸,“家里的米好像不够了。”
好些人都漏出可惜的神情,毕竟吃到盲人做的饭可不容易。
何乐为记得生鲜超市有卖,可以送货上门,于是大家又高兴了。
然而在给大家展示盲人如何网购的时候,点击下单的手指被人拦了下。
这回不需要靠气味,只是指根干燥的触感,何乐为就瞬间认出是谁。
“嗯?怎么了?”他抬起头,神情疑惑。
陈政年不说话。
还是季晓茜先看明白,耐人寻味地望着陈政年,开口说:“饭钱我们会报销。”
啊,何乐为恍然,涉及到钱,大概又让陈政年不解了。
何乐为勾一下唇,踮起脚尖,压低声音、悄悄告诉他:“对朋友要大方。”对自己可以抠门。
在等米来的途中,何乐为开始准备做菜。
“我没办法使用锅,一般都是用电磁炉和微波炉,可能会不太好吃。”
“没关系,我们啥都能吃。”负责摄影的男生说。
他从刚进门就被惊艳到了,何乐为那张脸,抗镜能力简直能跟他喜欢的女明星匹敌。
他接机跟拍那么多次,接私摄没有千单也有百单,还是头一回见这么上镜的人。
肉眼看确实瘦,可上镜却刚刚好,面部线条柔和而细腻,光线好时,能清晰拍出光滑脸颊上细小的绒毛,软软地耷拉着,很乖。
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和保护。
一旦何乐为笑,眉眼便会随之弯起来,太纯粹了,完全不同于寻常人拍照时习惯性的“假笑”。
他笑得那样干净,任谁见了都要为之一颤。
何乐为把青菜一窝倒进水池里,看不见也不马虎,洗得很认真,一条条搓过之后放进沥水篮子里,乱七八糟,但都很干净。
他还能分辨哪些是黄的蔫的,“像这种软塌塌的就扔掉吧。”
其实只要没有蔫得太厉害,他都是不扔的,只不过今天有客人来,总归不好让人跟自己一块儿吃苦。
何乐为的小冰箱太老旧了,制冷时会发出“嗡嗡嗡”的噪音,里面的东西也不多,仅剩的几瓶可乐拿来招呼大家,又从冷冻层里拿出一些猪肉丸子。
这玩意好煮,混着青菜,电磁炉一烧,能做成一锅汤。
家里还有一些鸡翅根,他本来想买鸡翅的,不过太贵了,吃鸡翅根味道也一样。
鸡翅根在冷冻层里放了有些时日,全粘在一块儿,加上冰,居然重得过分。
手腕直接被压得往外翻折,何乐为一下没抓住,那坨冻鸡翅根脱手滑下去,“哐当”一声砸到地上。
摄影师立马对鸡翅根进行了抓拍。
初愈的骨头根本承受不住重压,疼痛细细密密的,像有无数根针刺进骨髓,何乐为猛地咬住下唇。
这时,已经疼到举不起来的胳膊肘被人稳稳托住,还是熟悉的按压,指腹在骨头周围转了一圈,陈医工又上线检查了。
“什么时候拆的石膏?”陈政年声音冷冷的。
何乐为想了想,“上周三。
陈政年眉心收紧,沉声说:“医院没有让你戴护带?”
“让了。”他答得真诚。
可惜相处下来,何乐为那德性早就被陈政年摸透了,“你没买。”
语气十分肯定。
“家里有绳子,我自己能绑。”何乐为说,其实他觉得拆掉石膏就算痊愈了,实在没必要再吊什么护带。
况且医生也说戴护带并非必要的。
“你们把这里清理一下。”陈政年吩咐,指着摄像机镜头说:“别拍了。”
他还是像之前那样,粗鲁地把何乐为拖出门,将人摁在椅子上坐下,根据对方的指引,找到了所谓的绳子。
那种农村人用来捆蛇皮袋的麻绳,稍微使点劲就断了。
陈政年莫名想笑,说不上来什么心情,又无端烦躁,居高临下地俯视何乐为那张脸,光线全被自己挡住,对方垂着眼睫,模样那般无辜。
“何乐为,你去的什么医院,三周就给你拆石膏了?”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才意识到语气原来这么不好。
何乐为说是家附近的诊所,老医生经验丰富,很多人推荐的。
一把无名火莫名烧起来,把骨子里的冷漠都烧烂了,燃成细碎的灰渣子,陈政年呼吸越发沉重。
他试图强迫自己冷静,去分析怒火的原因,可平日擅长计算数据的大脑如同过载了般,怎样都无法正常运行。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最终只是吐出一口气,“拍摄结束后,跟我去医院。”
何乐为下意识想问为什么,但他听出来不对劲,拒绝的话堵在唇间,没有说出口。
“我的手好像不疼了,可以去做饭。”
陈政年在转眼间发作,怒道:“做什么做!”
空气一片沉寂,他们的陈学长,竟然发脾气了。
“别做了,”季晓茜走过来打圆场,关心又略带责备:“手受伤了怎么不说呢?拍摄可以延后的。”
何乐为也没想到骨折之后要休养这么久,他真以为好了,“对不起啊,给大家添麻烦了。”
陈政年忽视他的道歉,找来两块纸板,用绳子简单帮手臂固定,恢复公事公办的语调:“目前没什么大碍,具体情况要专业医生看过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