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下一刻,欲忘台突然裂开,众人脚下一空,跌下万丈深渊。
  “啊!!”
  “我的娘啊,这是要掉到地心里去吗?!”
  “诶鸭!哥哥救命——”
  欲忘台下的深渊,瞬间将学子们包围,仿佛野兽的大嘴。
  顷刻,“哐!”一声,欲忘台再次闭合,恢复平静。
  孟婆拄着沙漏的拐杖,站在欲忘台之巅,笑眯眯的说:“课外实践愉快,盒——盒——盒……咳咳!”
  孟婆笑着笑着,咳嗽起来:“这鬼天气,污染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
  今日楚家地,<a href=https:///tags_nan/mingchao.html target=_blank >明朝汉家田。
  年年埋枯骨,梦里黄粱饭。
  昏黄的天。
  昏黄的地。
  昏黄的一片……
  零零星星几个人烟,几乎被这一片昏黄掩埋,孤零零,又苍凉。
  “这是……”刘邦蹙眉看着周围。
  上一刻还是漆黑一片的欲忘台,下一刻四周荒凉,天色昏黄,仿佛蒙着一层灰败的雾气,空气中尽是烧焦的味道,远处还能看到滚滚的浓烟,像乌云,幽幽的飘散而来,不断压境。
  刘邦震惊:“这是何处?”
  项羽惊喜的说:“快看!是人!那边有几个人,这里是……”
  “阳间。”薛长仪脚步轻盈的走出来,还是举着一把黑色的伞。
  只不过那把晴雨伞,变成了油纸伞。
  而远处的几个人,穿着做农活的短打。
  这里是……
  古代?
  死了至少几百年的老祖宗们,没成想有朝一日,竟然能回到古代。
  吕布跃跃欲试:“老师,这里是什么朝代?有没有仗可打!有没有城可攻?”
  刘邦若有所思:“这个地方……好似有些眼熟。”
  项羽冷笑:“你看哪里都眼熟。”
  薛长仪没有回答。
  倒是远处飘来稚嫩的童音,唱着打油诗一般的歌谣。
  “今日楚家地——明朝汉家田——年年埋枯骨——梦里黄粱饭——”
  几个比成蟜还要小的小豆包,没有穿鞋,身上脏兮兮,甚至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裳,蹦蹦跳跳的唱着。
  “娃儿——”远处短打的大人高喊:“别跑远了!”
  另外的女人催促:“他爹!快收拾罢!你看那面儿,火都烧过来了,若是收不完这些粮食,这一年的心血,可都要被那帮当兵的毁了!”
  “快罢!快点罢!再快一点!”
  李白奇怪:“他们在做什么?”
  成蟜奶声奶气:“太白哥哥,他们一定是在收粮食!”
  李白更是奇怪:“可这些粮食显然还没有成熟,为何此时就摘了?”
  踏踏踏踏——!!!
  无人给诗仙解惑,马蹄声骤然响起,滚滚的浓烟,伴随着踏踏的尘土,从远处席卷而来。
  是一队兵马!
  高呼着,呐喊着,举着火把,大有烧天之势头。
  士兵高喊:“是汉田!”
  成蟜眨巴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哥哥!这些兵哥哥好笨哦!这明明是水田,不是旱田,蟜蟜都识得……呀!!”
  成蟜的嗓音突然拔高,似乎受到了惊吓,一头扎进嬴政怀中,紧紧搂着哥哥的劲腰。
  “烧不得啊!”
  “兵爷!烧不得啊!”
  “我们不是汉王的人,我们是楚王的人啊!”
  “我们真是楚王的子民!种的是楚王的田!不要烧——不能烧啊!!”
  “呜呜呜……”
  孩童的哭声、农人的喊声、士兵的呵斥声,还有……
  烈火焚烧农田的咧咧之声,交相呼应在一起,编织成一张嘈杂的大网。
  项羽是个急脾气,怒火冲头,撸起袖子往前走:“这些王八羔子,竟然欺辱手无寸铁的农人!”
  “且慢。”刘邦拉住他。
  “拉我做什么?”项羽没好气的甩开他的手。
  刘邦眯起眼睛:“你听他们……在说什么?”
  士兵嘶吼着:“滚开!大王有令,凡是汉贼的田,烧!!”
  汉王?
  楚王?
  第九班全体学子的目光,全部聚集在刘邦和项羽的身上。
  眼看着熊熊烈火燃烧起来,项羽沙哑的说:“薛老师,这里……到底是什么朝代?什么地方?”
  薛长仪举着黑色的油纸伞,目光平静,甚至冰冷的看着远处焚烧庄稼腾起的汩汩黑烟,嗓音犹如止水,淡淡的说。
  “割据四年,农人今日种的是楚家的地,明日就变成了汉家的田,田地里埋着数不尽的骸骨,庄稼都荒废了,只有在梦里才能吃到黄米饭。”
  他说完,看向刘邦和项羽,点点头:“正如你们所想——楚汉之争。”
  这里——欲忘台下的这片天地,曾经是刘邦和项羽叱咤风云,一决雌雄的战场,斗智斗勇,一决高下的棋盘!
  项羽的眼眸中,映照着远处刺目的火焰,嗓音更加沙哑:“所谓的课外实践,到底……是什么?”
  薛长仪黑色的袖袍轻轻一拂,白皙修长的手指,指向火海之隅,仅剩下的一片小水沟儿。
  “这次的课外实践内容是——”薛长仪轻飘飘的吐出两个字:“……插秧。”
  “插谁?”
  “秧是谁?”
  “插秧,是朕想的那个插秧吗?!”
  *
  “小鱼,小豹!”校长背着手,神清气爽的溜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