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话说回大麦乡,自打前些日子一家早餐铺子遭了抢,后来陆陆续续又有几户店家被流民光天化日的抢劫。只是这些事离着黑山村远,在黑山村,还是一片祥和平静的日子。
  这天早晨,秦锋照例又去山上送鸡。自打认了黄鼠狼这个仙儿,先头家里养的鸡已经去了一半。眼见鸡一少,柳柏看着鸡圈的眼神就偶尔落寞,家里也不咋吃鸡。秦锋就去找乡里乡亲的买鸡,他倒是不心疼,就是买鸡的次数一多,人家传他发了大财还好,说他黄鼠狼转世这事儿让他见着黄鼠狼别扭。这次是年前最后一次给黄鼠狼送鸡,他一左一右提溜着两只,照例到老地方给黄鼠狼送上。
  许是因为天冷,又或是因为过年,这次的黄鼠狼穿上了黄马褂,带着瓜皮帽倒真像个人。他长指甲在鸡上划拉两道,确认一个比一个肥,这才开口道:“告诉你们村长,若想过个好年,年前封村。”
  这话和秦锋想到了一处,黄鼠狼不说,他也正有此打算,等乡亲们置办完年货,村口一封,黑山村就是个独立的世外桃源,这也就是背靠黑山且三面环山的好处了。与世隔绝好过年,他从山上下来就直奔老赵村长家。
  老赵村长正在和赵前说着今早的事。
  “......幸好发现的早,我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咋了村长?”秦锋走到屋门口听见对话问了一句。
  “小锋啊,快进屋。”老赵村长招呼着,又指使赵让倒水。“今天早上,咱村里进人了。”
  “啥?”秦锋话一问出嘴也反应过来:“流民?”
  老赵村长深深叹了口气:“一家三口,从村口进来的,快走到老王家了,才叫人发现。”
  老王家距着村口有一里地了。
  “然后呢?咋整的?”
  “老王的孙子最先发现的,领着这家的小孩儿就进院了,老王头赶紧找人来跟我说的。”
  “好就好在这家人还不算饿糊涂,在老王家吃了顿饭,我又给他们包了十来个馒头,好生送出村去了。”
  “村长,我觉得外头越来越乱,咱看着叫村里人这两天加紧置办年货,弄完了封村吧。”
  “啥?我这正担心你家的生意嘞,封了村子你咋往大麦乡送货啊。”毫不夸张的讲,老赵村长绝对是整个黑山村支持柳柏馒头生意的第一人。他得空就叫上本家的几个年轻人去平整土路。上回下了雪,他连自家门前路上的雪都没顾,扛着铁锨先去清村口的路,一直把雪扫出去好几里地。
  出了黑山村几里地之后,山的坡度就越来越缓,地面越来越平,路两旁的人家越来越多,这路上的雪就化得快,没那么阻人了。
  “不做了不做了,我们也歇几天,都过年了还忙啥?”
  秦锋和柳柏知道老赵村长的好心,没少给老赵村长和几个有往来的赵家本家送馒头,前些日子柳柏开始做贡品,也给亲近的几家都送了些。
  老赵村长的媳妇王婶儿和陈阿嬷直夸柳柏心善手巧,夸贡品做的精巧。村里人听了,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因为信奉神灵,想神灵看着好贡品能显灵的都找着柳柏要买。
  但是老赵村长大手一挥:“村里人谁也不许去柳柏家买馒头。”
  柳柏的馒头卖到大麦乡是两文一个,卖给村里人一文两个,里外里亏得太多,说白了,卖给村里实际就是卖个人情。
  有了村长的命令,以前时不时上柳柏那儿买三五个馒头的都不去了。
  柳柏哭笑不得。“等给大麦乡送完,咱们封了村之后,再起两锅专门卖给村里人。”
  秦锋坐在灶火前烧火,扬声应着:“行啊。”
  临近年关,黑山村年味儿渐浓,但是在这个大盛朝家家户户都要团圆的节日来临之前,徐中天接到一封奏令:钦差巡视,各地配合。他心道不好。再一打听钦差名讳,直呼麻烦大了。
  话说派到大盛朝北方三省十六县巡视的钦差其人,乃是文臣中清流——盛正清。盛正清此人,说来传奇,早年间一书生,于街边茶摊喝茶,一商户打扮的中年男子与他拼桌对坐,言谈间论起国家大事,他慷慨陈词抒论己见,论说天下易得难守。
  中年男人问起缘由,他便道:“贪官当道,犹如蛀虫,皇帝高居庙堂,非大厦将顷不知贪官吃人之恶!然大厦将顷,悔之晚矣!”
  中年男人来了兴趣,两人你来我往说的起兴,竟从天亮谈到天黑。最终盛正清才学叫中年男人折服,几年后被朝廷起用,专做反腐抓贪之事。原来当年那中年男人正是当朝天子。
  这段故事自此转为佳话,盛正清的名声也在京都家喻户晓。今朝廷派下此人,徐中天当夜便给京城的母舅修书一封送去,言请母舅多加斡旋。
  而就在徐中天忙着转移赃物,掩盖罪际之事,一个操着京城口音的中年男人来到了大麦乡。
  姜鱼正在书写告示,如今识文断字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难事,偶尔还能做出让黄夫子赞扬的文章,写信做布告更是新手捻来。
  还有七天便是过年,他写下廖记馒头只再供应三日,凡购从速。刚落下最后一笔,一道不同往常的声音传来:“不知是否还有馒头可卖?”
  姜鱼抬头打量了一眼,来人三十岁上下,头戴纶巾,读书人打扮,气质清俊,眉宇间的清正之气更为他增添了许多神采。
  姜鱼罕见的有些紧张:“今日已经卖完,您请明日再来,我给您留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