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柳柏听陶竹说这个消息,又担忧又欢喜。但他总还是希望陶竹能遇到一个真心实意的知心人,两人往后把日子过好。
虽然播种的时节已经过去,但现在也得紧赶紧的下种子。盛正清以朝廷的名义向当地富户借了种子分发给难民。只要有种子,有地,这些人就能活下去了。
黑山村人也要开始播种。春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紧要忙碌的时候,他们无暇再给军队蒸做馒头。不过这事儿也好办,鲍信一声令下,让军队的伙夫跟柳柏学习蒸馒头手艺。柳柏一口答应。其实他早就觉得应该把这件事情让给军队自己来做。盛正清一直迟迟不提其实也是想让黑山村的百姓多赚些银子。
这银子是变卖徐中天的家产得来的。这些钱虽然对于上面的人来说犹如毛毛雨一般不值一提,但作为支付给黑山村人一整个冬天蒸馒头的工钱还是绰绰有余了。黑山村这个冬天家家户户都发了一笔财,大家私下里唠嗑拉话的时候,心里揣着把明账。算来这两三个月,每家每户收入有小二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大钱。更难得的是黑山村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来黑山村一跃成为附近所有村子里最富有的地方。
附近几个村子都盯着黑山村这个冬天的动静,知道黑山村赚了钱,往后迎来嫁娶就都多考虑黑山村。而黑山村也会因为这些人的选择越来越兴旺。
老赵村长村长又找上了秦锋柳柏,言说要让他们进村祠,秦锋柳柏婉拒,两方推扯来推扯去,最后老赵村长退了一步:“村祠可以不进,但是以你们现在在村里的威望,下一任村长该让秦锋来当,柳柏做村长贤内助。”
“不可,我难当此任,再说,我年纪太轻,带领不了大家。”秦锋道。
老赵村长一脸了然:“不着急,我明年下任,今年你先接手,我指定帮你。”
“这......“眼见无法推脱,秦锋让步道:“您容我和柏哥儿再一同想想。”
盛正清外出巡视已久,赈灾事情一定,他就动身回京述职了。很快,就在柳柏和秦锋商量着要加紧置办田地,立夏之前播种的时候,他带着圣旨回到了丰德县,甚至亲自来到了黑山村。
黑山村人早早就得到了钦差大人要来村子的消息。盛正清来的这天早晨,天还没亮,村口就聚满了人。个个穿着整齐,容光焕发。老赵村长甚至激动的一连几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觉。柳柏也紧张的不行,一会儿整理整理头发,一会儿拽拽衣裳边角,眼睛一眨不眨的注视着村口。
秦锋在一旁安慰,“别紧张,你为盛大人办了这么大的事儿,他一定念着你的好,这次来咱村儿说不定就是要嘉奖表扬你呢。”
这话在理,柳柏不仅自愿让出蒸糠面儿馒头的手艺,还为整个村子的蒸馒头事业费心费力起早贪黑,整日忙的饭都顾不上吃,现下人又单薄了一圈儿,那小腰儿秦锋一只手就能掐过来。
“不说嘉奖表扬,只要盛大人还记得咱们,记得黑山村,这一切就都值了。”
秦锋轻笑,悄悄牵起柳柏的手:“还是你想的通透,不贪图,心地又善良,咱家有你在,往后的日子肯定能过好。”“这就叫什么.....福泽绵长!”
柳柏心里高兴,面上觑了秦锋一眼:“胡说什么?赶紧站好了,盛大人说不定马上就来了。”
东方天空泛起鱼肚白,阳光洒进黑山村,远处传来马蹄声。高头大马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盛正清一脸笑容,远远就向等在村口的村民招手。他身后跟着官府差役敲锣打鼓,挥旗摇动。
老赵村长赶紧给了个手势,站在村口两侧准备多时的乐手立即开始弹唱起来。
盛正清带领众人几步马蹄蹬蹬来到近前,他翻身下马,上前依次握过老赵村长、白里正和秦锋的手,对着柳柏又行拱手之礼:“你们是这次解决雪灾的大功臣啊,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为朝廷办了件大事!”
老赵村长和秦锋先后客气。
“哪里哪里。”
“岂敢岂敢。”
“各位不必谦虚,我这次来,是特意带着陛下的旨意。”
此话一出,秦锋柳柏和整个黑山村的都跪下了。盛正清从袖袍中掏出一卷明黄色的丝绸,展开之后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丰德县黑山村柳柏秦锋赈灾有功,赐二人德祐之家牌匾,镇宅石狮;黑山村全体村民,上下一心,团结协力,各乡县州郡当以其为表率,从今往后,为黑山村行便宜之道。”
第76章
圣旨宣读到此,似乎还落下了一个人——姜鱼。
盛正清看向人群中笑容明媚的小哥儿,情不自禁的跟着扬起了嘴角。
半月前,盛正清决定回京为黑山村请封,临行前,他一个人走到廖记食铺前。
没了糠面儿馒头生意,食铺前稍显冷清。姜鱼正围着围裙,收拾上一桌客人留下的杯盘。
“鱼哥儿,在忙吗?”
盛正清站在食铺门口,不像一般读书人羸弱的高大身躯遮挡住薄暮微光。
姜鱼抬起头,看清来人后喜出望外:“盛大人?”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您......”话未出口,姜鱼已经红了脸。
“我明日就要回京为你们赈灾之功请封,你功劳卓著,可有什么想要的奖赏?”
“不敢讨封,只是我应尽的本分。”
“鱼哥儿过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