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过方秀拒绝了,也是意料之中。
  ···
  再下次与何荷允和方秀面对面接触,是与阿尔科基金会谈合作的时候。
  阿尔科基金会拥有著名的人体冷冻实验室,自1976年开始,陆陆续续冷冻了几百例,全是希望生命能得到永存的富有之人。当然,他们至今没找到稳妥的解冻技术,也不敢贸然把依然支付着费用的委托人解冻。
  而现在有了方秀这个成功先例,他们的合作意向很强烈,派人飞过来面谈了好几次。
  负责对接的是一个叫斯特里普的中年白人,待人接物很到位。这次来,特意邀请古芝蓝的团队去位于斯科茨代尔的实验室实地研讨。
  这是一个可以期待的合作,古芝蓝欣然同意,她打算带上司一冉和何荷允两个去参与研讨。
  最后斯特里普表示,希望能与方秀本人简单见上一面。
  无疑这将是一个表示合作诚意的举动。
  如古芝蓝所料,何荷允不同意见面要求。
  你知道我不太可能答应这样的要求。何荷允的原话。
  以前的何荷允虽然会用各种方法影响他人的想法,但从来不会混淆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也不会直接替别人做决定。可现在,只要涉及方秀,她就无法分得那么清了,也无法云淡风轻。
  于是古芝蓝说:或许你该问一下方秀本人的意见。
  她直觉觉得,方秀应该会有自己的想法。
  然后,她直觉对了,方秀答应了。
  见面就安排在常去的日料店用筷子的菜系共进晚餐。
  另外,正好趁此机会让参与研讨的两位跟斯特里普先生见个面。
  古芝蓝和斯特里普先到的,没多久另外三人也到了。斯特里普先生秉持绅士礼节,立即起身,等女士落座了,他才又坐下。
  诸位都很年轻呢,真是后生可畏。
  斯特里普的中文有点蹩脚,但显然下了一番苦功,还用上了成语。
  一番寒暄,介绍,然后端上精致的菜品。
  晚餐的氛围颇为愉快,如之前说好的,他只是普通地跟方秀聊聊天,没提出任何冒犯的问题。方秀表现得很大方得体,交谈很流畅,反倒她旁边的何荷允更显得多虑一点,也没怎么吃东西。桌上的食物大部分都是被没机会插嘴的司一冉吃掉的。
  太好了,很高兴认识你,方小姐。斯特里普先生最后说道。
  工作谈得很顺利,但古芝蓝并没感觉到愉快。何荷允和方秀并排坐在对面,所有举动都看得清清楚楚:何荷允对方秀的照顾,方秀不经意的回应,甚至能看出两人间共同生活产生的微小默契。
  微小的互动看着眼里,心却是凉的,身体也是凉的,甚至穿上了外套,还是觉得冷。
  这餐厅怎么回事,空调这么冷,古芝蓝点了碗热汤喝下去。
  不能再这样纠结下去了!
  从中学的到现在这么多年,本应有很多机会能走得更近,却变得越来越被动。回想起来,甚至有很多次,明明再加一点勇气就可以挑明,却自己先退了回来。
  仿佛心里有个声音在自嘲:古芝蓝啊,你拒绝过那么多人,反倒自己不敢表白了?
  在害怕什么?
  作者有话说:
  看到不少熟悉的id,感动!
  也感谢大家的感想!会把坑填完的。
  搁笔那么久很多东西都变了,尽力填得好一点吧。
  第28章 你在看我?
  说是去实地研讨,严格来说只是一次初步交流,所以并不需要带很多人,两个研究员足够了。其实何荷允也不是非来不可,只是古芝蓝出于一点小小的私心把她加进名单里。为此还冲掉了何荷允一个去危地马拉的活儿,何荷允还有点意见。不过她有意见的地方,竟然是出差时间比原本多了一天。
  连大学都没读完就满世界跑的何荷允,经常半年不见人,现在却因为出差多了一天而有意见。
  一想到这里古芝蓝就窝火。
  ···
  即使飞机一再提速,飞去美国亚利桑那的时间并不算短,机舱里很多乘客都睡着了。古芝蓝很难在飞机上入睡,她通常会利用这些时间工作或看书。
  没想到何荷允拿了副国际象棋,问她:来几盘?
  睡不着?
  睡够了。
  真是稀奇了。
  古芝蓝没拒绝,推醒旁边戴着眼罩的秘书,让她跟何荷允换个座位。
  何荷允就坐下来摆棋子:不让棋那种?
  显然何荷允平常找不到对手,跟别人下棋都要让别人一点。
  古芝蓝白她一眼,当然不需要让。
  小学时学校举办国际象棋比赛,古芝蓝可是代表班级出赛的选手,还得过全校第三名在高手如云的子弟学校里得了第三名。
  古院长在培养女儿这件事上向来不遗余力,琴棋书画一样都没落下,连教国际象棋的家庭教师,也有a级水平。古芝蓝对国际象棋没有太多热情,但为了获得胜利,她也不吝付出努力而已。
  何荷允的棋风散漫中透着凌厉,早就超出了小学时代好几个水平。
  王车易位,进攻。
  是的,进攻,只属于两个人之间的攻守。古芝蓝有点厌倦现在的状态了,这么多年来,她总是隐藏着对何荷允的感情,总觉得聪明如何荷允肯定会发现这个秘密,并作出回应。可事实并不如愿,再这样下去只能永远是秘密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