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其实许千自己都没想到,懒散了三年多,竟然真的能回到以前的状态。心里烧着一团很旺很旺的火,一想偷懒,这团火就腾地蹿起,带来阵阵疼痛。
她在逼自己。
输过一次,不能再输。
越是忙碌,日子走得越快,生怕人赶上一样。保研、报名、国奖答辩、双选会……一条条通知在班级群里短暂停留,随即迅速消失不见。偏偏北京的秋过分短促,骤降的气温更让赶路的人走得艰难。许千找到进了工作室的曾博,挤着时间合作把假期写好的剧本拍了出来。这一次,她是编剧,也是导演。
准备几乎做全了。细想想,她的人生里好像还真的缺少一次这样的经历,为了某个遥远的目标,奋不顾身。要说有什么与此类似,那大概就是对路帆的追求。路帆是和前途梦想一样的存在。光是想想,就让生活充满希望。
复习的过程中,她尽量一个人去面对不断涌来的负面情绪。路帆很忙,她知道。她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她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偶尔拨通电话,都会在手机里存下录音。她把它们当作最高奖励,只有取得了一些成绩时才有机会听一听。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每一处停顿,她都能背下来,牢牢地记在脑子里,连梦里都不会说错。
“昨天我去看你说的那个电影了,确实好看,我挺喜欢的。”
“你说现在这群孩子,一点儿都不注意身体,什么时候了还喝那加冰的奶茶。”
“今天有个小孩下课的时候夸我手环好看来着。我也觉着好看。”
有这些语音的陪伴,她就不会孤单,好像路帆还在身边一样。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像个古时候戍边的将士,把一封封家书贴身带着,聊慰相思。
她告诉自己,徭役会结束,她会有回家的一天。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她只要认认真真埋一个因,等一个果。
然而天不遂人愿。路帆的一个电话打破了平静。
周日傍晚。许千从食堂出来,正要去超市买盒水果。手机响了。看见是路帆,她高高兴兴地接了起来,按下录音键,等待着新的消息。
“你现在忙吗?”
疲惫,惆怅。
电话那边传来的声音让她心头一沉。路帆是个不肯轻易示弱的人。除非发生了真正要紧的事,绝不会把情绪化的东西流露在表面。
“不忙,怎么了?”
沉默。
她的呼吸轻轻的,从几百公里外传来,似乎还能感受到温热。
她恨自己不能抛开所有,出现在她身边。
“出什么事了?”
“他要把郑铎带走。”
许千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个“他”指的是谁。脑袋里有些混乱。之前路帆只说等郑铎上了高中,要放在身边看管,没提过别的事情。他们俩离婚了以后,郑铎一直跟着他爸爸。她不明白路帆所说的“带走”是什么意思。
“带去哪儿?”
“海南。”
“他不是今年中考吗?”
“他爸调动了工作,把他也带走。”
“郑铎同意了吗?”
“他根本不管郑铎愿不愿意。”
故事似曾相识。当年老许也是这样,为了所谓的“优势”,劝她去别的省份念书。一代代人,为什么都要经历相同的取舍?上一次,老许让她舍弃身边的老师同学;这一次,郑铎要在爸爸和妈妈之间做个选择。
“不是说有什么户籍限制吗?他去了之后有资格参加高考?”
“他的……他爸后来找的那个人,在海南有房子。”
许千知道那个没说出口的词语是什么。他爸后来找的那个人,也就是,他的继母。
对一个母亲而言,这是最重的伤害。
“你和他交涉过吗?”
“说过了。”
“他怎么说?”
“他说这样对孩子好。”
“可是……”
可是什么呢?没有可是。事实就是这样。从功利的角度衡量,或者以她学过的经济人的思想,这样的做法确确实实能让郑铎得到最大的利益。留下来,就算凭借路帆的关系进了北高,等待他的也只有日复一日埋头苦读的三年;离开,则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更少的竞争、更多的机会、更宽广的平台。他会结交新的朋友,陪他熬夜、聊天、看海;他会被另一个妈妈照顾,不挨骂,不被盯着做题,更不可能在学校的课堂上被“重点关照”……
她忽然意识到,路帆早就知道这些事实。她之所以打电话来,是不敢面对“事实竟然如此”。
你终于愿意让我看见你的软肋。可我能帮到你什么呢?
电话的两端同时陷入沉默。许千很想说点什么,像当初路帆一次又一次开导她一样,为她提供一个依靠的肩膀。
“你……”
开口,又无言。
挫败的感觉。十六岁的她面对路帆的失落无能为力,没想到二十三岁了,她能做的仍旧是倾听而已。
就算我们付出了相同的感情又能怎样?你走过的那段路,我得跑得多快才能追上?难道要你停下时间等我吗?
“许千,你知道,郑铎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了……是我生下了他啊,他怎么能把他抢走呢?他凭什么呀……”
声音颤抖着。那个一向充满威严、不容置疑的声音,居然也会颤抖。
她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