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这热闹一直持续到第二日,华兰正式大婚。袁文绍前来迎亲,华兰要拜别父亲母亲和老太太,大娘子看着华兰霞帔上龙凤呈祥的图案,眼泪扑簌簌往下掉,她甚至不敢抬头看看华兰的脸,就怕自已控制不住痛哭出声。
盛紘眼睛发红,在一旁不停叮嘱袁文绍,“我家华儿是我盛府嫡长女,是被一家子宠爱着长大的,在家中孝敬父母、关爱弟妹,哪一个见了不夸我好福气,有这样知书达理又端庄持重的好女儿。今日我将华儿嫁给你,不求你能如珠如宝的宠爱她,只愿你尊她敬她。但愿你们二人相互扶持,琴瑟和:鸣!”
“请岳丈大人放心,小婿谨遵岳丈教诲,定会好好爱护华兰,不教他=她受半分委屈。”得了袁文绍的肯定,盛紘心里好受了些。
“华儿,你是祖母看着长大的,你样样都好,就是性子太过温顺,我怕你受委屈。华儿你记住,受了委屈不要怕,不要忍着,你回来告诉祖母,我为你做主!”老太太泪眼婆娑摩挲着华兰的手,谆谆叮嘱,言语中是深深的不舍与担忧。
还不待华兰安慰长辈们几句,吉时已到,催促她出门子的唱礼声叫响起,华兰被催促往外走,但她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下,目光再次投向了身后的亲人。她清晰地看见母亲祖母哭红的双眼,和父亲眼里的不舍,耳边是弟弟妹妹们不舍的喊“大姐姐”的声音,华兰深深感受到那种弥漫着的难以言喻的温情与不舍。华兰还想说话,喜娘却拉住她,“新娘子出了这个门,可不能再回头啦!”随后,喜娘高唱,“新娘出阁,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愿尔二人,情深似海,爱重如山,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华兰只好跟着喜娘朝门外走去,她看见长柏穿着一身喜庆的锦衣。少年腰挺得笔直站在那,眼神中满是对姐姐的疼爱与不舍。待华兰走近,他弯下腰,让华兰轻轻伏上自已的背脊,那动作既稳重又充满柔情,仿佛演练了千万次。
“大姐,我背你出门。”长柏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华兰闻言,轻轻点头,将双手轻轻环绕在长柏的颈间。随着长柏稳健的步伐,两人缓缓前行,穿过了盛府那雕刻精美的门槛,迈出了盛府大门。
长柏背着华兰,一步步走向早已等候在外的花轿。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定,那么有力,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盛家,盛长柏永远是盛华兰最坚实的后盾。
当华兰终于坐进那装饰精美的花轿之中,随着轿夫们稳健的步伐缓缓抬起,她知道自已即将踏上人生的新旅程。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启程了。鼓乐齐鸣,唢呐声声,就在敲敲打打、热热闹闹的氛围中,迎亲的队伍一路前行,穿过了繁华的街市,越过了小桥流水,最终向着袁家的方向行进。而华兰,这位即将成为袁家新妇的女子,也在这段旅程中,逐渐调整好了自已的心情,准备迎接属于她的新生活。
华兰被送入了袁家新房,待送亲的人出了新房,婚房里安静下来,华兰能听到自已擂鼓一样的心跳声,她轻轻抚摸着身上那袭繁复华丽的嫁衣,慢慢地呼吸,想要平缓心跳,却怎么都压不下心里的那股躁意。
华兰听着外面热闹的喧嚣声,闻着周身环绕着浓郁花香与喜庆的红烛气息,试图让自已冷静,但是烦躁与不安的情绪还是逐渐升起,甚至华兰身上的汗水开始不受控制地涌现,从额头、鼻尖、背部乃至全身各处渗出,形成细密的水珠,最终汇聚成流,沿着皮肤滑落,留下湿漉漉的痕迹。华兰觉得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闷热与不适,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而困难。
在华兰要忍不住大喊出声的时候,慧心突然说:“这冰盆里怎么没有冰了?”
“这样热的天气,冰怎么能不备足呢,这袁家办事太疏忽了!”静娴也开始抱怨。
“姑娘,你流了好多汗,可是热的难受了?”慧心的话让华兰回神,原来是屋里的冰用完了,难怪自已刚刚心慌烦闷。
“姑娘,我去外头找人送些冰来,这样热的天气,这大婚的礼服那样繁重,没有冰姑娘要热出痱子来了。”静姝担忧的看着华兰,准备出去让人送冰来。
“静姝,你该改口了,出去可不能再叫姑娘了。”华兰提醒道。
静姝愣了一下,才福身应道,“二夫人!”静姝称呼出声,华兰才让她出门去。
第70章 第一回合交锋
静姝找出门去,碰到几个丫鬟婆子,让她们往新房里送些冰来,竟全都推脱,不是说自已人微言轻,取不来冰;就是说府中办喜宴事忙,自已抽不开身,让她寻旁人去。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请求,在袁府的下人之间却仿佛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静姝继续往院门找去,再碰到丫鬟婆子,要么是低头避让匆匆走过,要么以手掩口,窃窃私语地互相对视,那眼神中的闪烁与回避,让静姝心中不禁生出愤怒来。问了几个人,没有能帮上忙的就算了,竟也没有一个能指条明路,静姝气急了,她再傻也能看得出这是故意推脱呢,盛家来的送亲客还没走呢,这袁家就敢动歪心思,给自已姑娘下马威了,静姝知道决计不能让他们得逞了。
静姝本就是盛紘专门找来给华兰的陪嫁,名字叫静姝,那是到了华兰跟前重新取得名字,实际上静姝的性子跟她的名字一点不沾边,她性子泼辣,是个不肯吃亏的。眼见着袁家一个管事的人也没有,静姝直接跨过新房的院门向院外去,门口的婆子找冰的功夫没有,却能拦着静姝不让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