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明兰静立一侧,耳中充斥着众臣的议论,初时还聚焦于旱灾赈济之策,渐渐地,话题却似偏离了正轨,转向了求雨与归咎。
  明兰心中暗自焦急,深知此刻急需的是切实有效的救灾方案,而非空洞的祈愿与无谓的指责。太后见状,眉头紧锁,显然也被这纷扰的议论搅得心神不宁,转而望向皇帝,却见其面色淡然,未有过多表示。
  于是,太后轻启朱唇,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议论良久,可曾触及赈灾之策的根本?”
  言毕,太后目光深邃,望向明兰,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护国公主也听了多时,你可有何见解?”太后这是给明兰递梯子,推她上位。
  明兰感受到众人的注视,深吸一口气,缓缓上前一步,行礼后言道,“陛下,太后,臣以为,当前旱情严峻,百姓困苦,我等身为臣子,首要之务应是商讨如何迅速有效地赈济灾民,恢复生产。
  求雨虽为古法,但亦需辅以人力之作为,方能见效。至于归咎于司天监,虽有其责,然非当务之急。现在旱灾蔓延,但尚未到秋收之时,还有机会补救,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解决庄稼无水的问题。方才刘大人提及兴修水库,臣以为此法甚妙。”
  太后冷冽的目光如利刃般掠过,显然对刘大人等皇帝亲信势力的微妙平衡有着深邃的考量。她让明兰发表见解,并非单纯为了听取意见,更似是在棋局中巧妙地落下一子,意在制衡与推动。明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背后的深意,旋即转了话锋。
  “但此法实为预防,预防之法虽好,然此刻旱情已急,非朝夕可解。臣斗胆建议,当务之急是立即行动,组织人力,开凿灌溉渠道,以解燃眉之急。
  此举不仅能将丰富的河水、井水等自然水源引入干涸的农田,为枯萎的庄稼带来生机,更能在日后成为保障农事生产的重要举措。臣恳请征调民兵,开挖沟渠,引水入田。同时也可兴修水库,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还应加强气象观测,为日后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建议。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解百姓之困,安社稷之基。”
  明兰的话语掷地有声,既展现了对当前局势的深刻理解,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赢得了在场不少人的暗暗点头,太后与皇帝面露赞许之色。
  第172章 公主之威
  就在这时,大殿一隅却传来一声不合时宜的嗤笑,打断了这份和谐。一位官员突然出列,言辞犀利:“陛下,臣有奏,臣以为,护国公主之德行,有损大宋声誉,德行有亏。
  公主德行,关乎大宋颜面,若其行为有违礼仪,有损国体,岂可再担‘护国’之名?臣恳请陛下,念及公主往日之功,可保留其公主之尊,但‘护国’之名,理应收回,以免误导天下。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哗然。明兰面色不改,心中却暗自思量:此人何意?
  盛紘站在众臣中间,神色略显慌乱,他侧首急切地向身旁的官员询问道:“他这是何意?护国公主怎么有辱国威了?发生了何事?”
  身边的官员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那人是犯什么癔症。
  太后和皇帝的目光也立即向明兰望来,明兰紧锁着眉头,心中暗自腹诽,这官员简直是荒谬至极,莫非是脑子有疾,方才会口出这等无稽之谈。
  立即有太后一派的官员站出来替明兰说话,“王大人上下嘴皮子一碰,便妄言护国公主德行有亏,实属无稽之谈。公主是先帝亲封,盛氏之女明兰,才德兼备,智勇双全,于国难之际,挺身而出,临危受命,救驾有功,不负皇恩,忠勇可嘉,其忠烈之举,天地可鉴,万民敬仰。岂是你可随意中伤污蔑的?”
  话音一落,众官员纷纷附和,声援之声此起彼伏。皇帝见状,亦难掩怒色,对那王姓官员予以严厉斥责。
  谁知那位官员梗着脖子,固执已见:“盛明兰所为,已在东京城内沸沸扬扬,百姓私下议论不断,此等行径,实则有损我大宋之威严,为皇室蒙羞,亦令陛下与太后颜面扫地。”
  此言一出,立时有官员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厉声质问道:“你口口声声指责护国公主之行有损国威,却又不肯明言公主究竟有何不当之举?莫非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那王姓官员闻听周遭窃窃私语,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他厌恶地瞥了明兰一眼,随即振振有词道:“盛明兰在救驾之前,曾当街被流寇掳走,此事众多百姓亲眼目睹,而后她却奇迹生还,紧接着便立下救驾之功。
  臣深入调查,发现那些流寇实为叛军邕王府的余孽。由此推测,要么盛明兰早已失节,委身于贼寇以求自保;要么她便是邕王一党的内应,因提前归顺而得以逃脱。
  之后,她更是以救驾之功混入朝堂,企图混淆视听。如若不然,邕王叛军众多,且好虐嗜杀,怎么她区区一个女子,竟能冲出突围,还请来援军呢?陛下,太后,此女身份可疑,绝不可再留于朝堂之上啊!”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再次掀起轩然大波,议论纷纷。
  盛紘闻言,怒不可遏,他站出来,怒斥王姓官员道:“你简直是血口喷人!我女儿无辜遭难,全凭自身机智勇敢方得脱险,岂容你如此污蔑?御林军上下皆可作证,她入宫乃是太后亲召,纯属巧合。
  至于救驾之功,更是我女儿临危受命,历经千辛万苦方请得援军。你非但不查真相,反而信口雌黄,编造谎言来陷害忠良,究竟是何居心?我看你才是邕王一脉潜藏的叛党,因嫉妒我女儿之功绩,故意抹黑于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