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是,昭言你怀疑我?”
“贤侄且慢。”韩照良也匆匆走过来,蹲下身欲查看小满症状,周词一把将她横抱在怀警觉地后撤几步,韩照良忙道,“我立马叫人去找大夫,贤侄你先带她回房去……”
“不必了。”周词打断他的话扫视众人,目光决绝,落在韩泠君身上时略带了几分感激,他低眉看着小满对众人淡然说道,“世交也好、挚友也罢,便就此断了吧!”
第十章
当夜,韩家书房。
韩定睿在屋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来来回回踱着步子,显得焦躁不安,嘴里直念叨:“怪事,怪事,她怎么就晕过去了?不会是想嫁祸污蔑咱家吧?”
韩照良严厉道:“你没在她茶中放什么不该放的吧。”
“爹,连你都不信我?!我和她无冤无仇,怎会害她。”
“可你那侍奉丫鬟说,你今日一早让她……”
韩定睿连忙否认道:“我真是冤枉,我让她放的是盐和胡椒!”
韩照良诧异:“你放这个干什么?”
韩定睿撇撇嘴,嗫嚅答道:“听人说唐代饮茶时要放盐与胡椒,我想试试仿古的法子,就……”
“你!”韩照良一把抽走他手里握的折扇连打他肩背,“整天就知道不务正业、不务正业!你还能做出什么好事来!”
韩定睿连躲带逃,好言求饶了几句才稍稍平息父亲的怒火,书房一静下,两人又思虑起来。韩照良忖度一番后嘱咐道:“你再去下人里头查查,谁经手过她的吃食,谁负责今日的菜式,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算他周词报官我们也不怕。”
“应该不会闹出人命吧?那丫头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她爹好像还有个一官半职的。”
“嗯?”韩照良双眉微蹙,立马询问:“做什么的?”
“好像是……新设的渔政司。”
“渔政司?什么渔政司?”
韩定睿挠头答道:“她说是掌管调度水下渔业的,湖州一十三条水路均是……”
韩照良再没听下去,又举起扇子敲打他额头:“你这蠢货!朝廷上上下下哪里来的渔政司?!”
“她、她说是得头头是道煞有介事,我以为……”
“ 她随口戏弄你你也信?”
“我……这!”
清河镇几里外有间破财的山神庙,年久失修无人问津,山神石像缺损严重,面目难辨,屋檐青苔绿瓦,门窗残破不堪,地上是凌乱的碎石砖块,常有鸟兽在此栖息停留,远远看去不免显得阴森可怖。
当夜正值雨水连绵,庙内四面透风,雨滴直往屋顶豁开的大洞里下,而正中却安然闲坐着两个人。
一个是瘦高道士和一个是矮胖和尚,二人对坐在一盘棋局前对弈,大雨淋身却仿若水不沾衣,无半点湿痕。
道士执黑子,略一思索后出手稳稳放上棋盘,和尚笑眯着眼,白子捏在指间迟迟没有对策,过去良久,他才叹道:“这人界的把戏玩意儿还真不简单。”
“何事又简单呢。”道士放下棋子静观夜雨。
“做人做鬼都不简单,天命如此,何需感叹。”和尚终于落了子,“你我此刻的天命,便是在这儿下棋吧。”
道士笑叹:“是啊茫茫世间,总在循天道而行。”
和尚耸肩道:“不止世间,九重天上仙哪个不是这样,说起来,神女座下的小仙如何了?”
道士哈哈一笑:“福祸相依,否极泰来。”
“一个历劫,一个受恩,确实恰逢其时。倒是你,受人之托也不去关心关心,还有闲情和我下棋。”
“我看不如静观其变,妙趣横生。”道士说完,一手吃去和尚六七枚子,引得和尚大为不快。
和尚一叹,微微后仰纵观棋局:“我们也只是天道中的一枚棋子,做该做的事罢了,但世事难料,你又怎知不会横生枝节?”
话音刚落,庙中破败斜挂的木窗上,几页竹片随风而动,清脆空灵,神像后、横梁上的老鼠突然四处逃窜,道士袍袖一挥黑白两色皆入其中。
那和尚仍捻着一粒子,他仰看窗棂悬的竹片哐哐相敲,愈演愈烈,毫无止歇的意思。
他嘿嘿一笑,说道:“你看,枝节来了。”
夜雨淅淅沥沥,周家的宅子灯火通明,一缕烟雨飘荡而来,随风潜入紧闭的门缝,又缓缓停留于窗下,屋内传来两人交谈的声音。
“少爷,十里八乡的大夫都看过了,怎么少夫人还是不醒啊!”
“再跑远一些去找。”说话之人声音疲惫缓慢,但异常坚定。
“万一还是没用呢?少夫人不会是染了什么怪病吧,不然怎么所有大夫都说她脉象正常,可就是醒不过来。”
“她一定会醒。”
“可是……”
阿七话说到一半,周词突然想到什么,猛然站起快步走到桌前,也不顾椅子被踢翻在地。他提笔在纸上迅速写下几行字后交到阿七手里:“你跑一趟榕城,把这封信给韩三小姐。”
阿七听言,脸色变得极不情愿:“还要去韩家吗?明明就是在他们那儿出的事。”
“她会帮我们的。”
“少爷……”
“快去!”
阿七领命飞奔而出。
窗外烟雨倏忽一散,大门吱吱呀呀地打开,阿七踏出门槛时险些冲撞到什么,抬眼一看,门口立了位白净的瘦高道士,许是皮肤过于白皙,雨夜之下竟显出丝丝阴气,他道袍脏污不堪,正撑一把破旧的油纸伞,抬手准备叩门。见有人恰好开门,他咧嘴一笑,叫阿七不由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