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他迅速架着小满快步往远处去,她回头望着小楼突然反应了过来,指着周词一脸坏笑:“原来是勾栏瓦舍、秦楼楚馆啊,我自己看看,又不是让你进去。”
“也不行!”
他面颊飞上一丝浅红,紧紧攥着她的手,大步流星地往前走。
再抬眼远眺时,暮色迟迟,霞光已散,天边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各色花灯,玉壶光转鱼龙舞。
她弯起眼眉欣喜万分,一片灯海下,又是踮脚又是用手去够,分辨着一个又一个花灯的样子,再去数,数到一半又不高兴了,跑回来找周词说笑。
她的喜悦像是可以传到他心里,那么清晰、那么真实。
走着走着,眼前闯入一座戏台,虽说不如天市街那个宽阔精致,但依然人头攒动。
那日庙会,周词本也是在戏台前等她的。
后来她才听阿七说,那天晚上,他等到深夜,等到庙会散了,人走完了,是无可奈何、心灰意冷着回去的。
小满静静看着戏台,他说要弥补庙会那天,可那是我欠他的,自然要还。
她拉起周词的衣袖往人群里边走边说:“我们去看戏吧?”
“好。”
小满随他一起坐在戏台前,然而上头偏偏演的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戏正演到借伞那段,两人暗生情愫,白娘子后又一路追着许宣,弄巧成拙令他吃了两次官司,机缘巧合做了一场夫妻,直至许宣知晓了妻子的真身,碰见法海禅师,拿上了钵盂。
戏台上,许宣回到家,面对痴恋他的白娘子心中又惊又怕,终是将钵盂兜头罩了下去……
台下的人唏嘘有时,惊叹有时,振奋有时。
周词双眉微蹙,牵起小满的手突兀地从座中站起:“走吧,不看了。”
小满一下把他拉了回来,眯眼笑道:“别啊,不是挺好看的。”
周词的目光在她脸上转了两圈,立马明白了她的心思,她其实就是想看看自己作何感想。
他低着头,默不作声,台上的琴声鼓乐纷纷扰扰传入耳中,却是一句也听不进去,他并未松开小满的手,反而握得更紧了。
熬过了一台戏,两人闲庭信步到一座石桥中央,垂头下看,河边尽是年轻女子三三两两许愿祈福的身影。往水里放着一盏盏河灯,点点荧光如星河倒映水中,小满倚趴在桥上,目光顺着河灯轻悠悠地飘远。
她的脸枕着手背,转头看向周词,笑眯眯地问他:“怎么不说话?戏看傻了?”
周词默然了半晌,竟走下阶梯在桥畔买了个河灯,小满跟过去,他用一旁的蜡烛点燃,两手捧起。
他看向摇晃的烛焰,片片暖光映上他的脸:“我们成婚至今,从对你有所怀疑,到历经生死走至今天这一步,你是谁、是什么,我周词从未介意过。”
小满愕然,她看向他的双眼,除了闪耀的火光,还有无尽的坦荡与真挚,她问:“你不会觉得是我把你卷进这场劫难的吗?”
他摇头:“是我命里有灾,你恰好赶来。”
“可我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次次都护住你!”
“小满,想要一帆风顺地活着太难,可只要你心里有我,就很好了。”
风吹过,带起水面一阵微澜,他俯身将河灯放入水中,周遭熙熙攘攘,有女子的祈愿、商铺的叫卖和行人的欢声笑语。
河灯摇晃,渐行渐远,她的目光也随之飞去。
“你求了什么?”
“我求的是,你能平安顺遂,皆如所愿。”
他的话落在耳边,比一切声响都有力,比一切诺言都动人。
背后的灯烛闪耀煌煌,一时竟看不清周词的脸,她心中没来由一痛。
百年前曾有人和她说,天上地下,人最渺小,但人有情,胜过万事万物,一旦动情,天地动容。
她仰头望向苍茫星海,风拂过几缕愁思,一声叹息,她鼻子一酸,脱口说道:“周词,有件事我骗了你。”
“什么?”
“那时候我说不喜欢你,是假的。”
周词一怔,呆呆望着她。
她说:“有人肯为你费尽心思,原来是那么美妙的事,好像做梦一样。原来……我早就喜欢你了。”
河灯起起伏伏地走远,头顶忽而炸出一团团五彩华光,无数人仰看天边宝烟飞焰,星火如雨。
周词的身影在焰火中闪烁,光晕勾勒着眉眼,醉人心神,他低头靠近,小满却先一步拽住他衣襟,踮脚吻上了他的双唇。
第三十章
天尚未大亮,周词便已经醒转,身旁小满还在酣睡,侧身紧挨着他,整条手臂搭在他身上。
周词忍不住垂眸多看了会儿,这样的她少了一分狡黠凌厉,多了一分娇憨柔和,他笑笑,轻挪开她的手,小心翼翼地起床,又回身替她掖好被角。
他走到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之前收到的信件,两封确实都是旧时同窗寄来的,只不过其中有一封是韩定睿的回信。
他拿起信件扫了眼,随即扬手放到烛火之上,火舌翻卷攀涌,不出片刻,信便烧成了灰烬。
他回眸,微风过帘,床帷轻动,透出她影影绰绰的睡颜。
周词擦了擦手,拿起衣衫推门去外头洗漱,准备妥当后独自出门往天市街方向去。
天市街南段的陶然居是附近最大的茶楼,品类齐全、格调风雅,一清早饮茶品茗的人就已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