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盛夏之霁> 第40章

第40章

  这一发问,满座的老人中,竟有几十人举手,争着分享。
  台上的男人故作惊喜状,请出其中的五位,每人三分钟。
  这五个老人的自我介绍,个个背景不是退休的大学教授,就是医生和公务员干部。讲述起来那是口才极好,一套一套的,极具渲染力,大意是把钱交给子女那就是的一个字——惨,依赖子女,不如自己理财,自己给自己养老,然后过渡到已经买了好几年组织方的理财产品,年年高收益,还能入住高端养老机构做兜底。最后,都不忘感叹自己的正确选择,和感恩组织方。
  原来组织方在推销理财产品,高收益率,为老人们考虑的风险防控机制是,未来兑现收益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现金回报,另一种是入住今天参观过的养老机构,房费可做抵消。他们还在屏幕上展示了和养老机构签订的合同,盖了双方红印。
  台下很多老人心动了。
  陶惠茹的手机响了,夏挽澜又打过来了。她看了看台上的人,起身佝着背一步步移出了这排座位,想出去接上电话。
  前后两个门,都站着导游,这后门就站着好几个,和陶惠茹很熟的导游小伙小张也在。他见陶惠茹拿着手机,挡住她,一脸关切:“惠姨,您怎么了?”
  “哦,我有电话,我出去回个电话,马上回来。”
  “惠姨,台上那领导正在讲话,这中途出去吧,不大好,不大礼貌,还有啊,一会有特别重要的活动,您可别错过,我建议您活动结束后再打。”这小张伸手抚了扶她的肩,语气温柔。
  这时电话已挂断,陶惠茹想了想,还是晚点回房间回电话算了,在小张呵护备至的陪同下,又回到了座位上。
  此时台上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大字呈现的15%、12%、10%三个级别的年收益率。
  主持人的大意是,15%和12%的收益率产品不是人人能买得到的,先登记先得,当场签合同和转账成交的先享。
  听到这,陶惠茹不是没有疑虑,她对亚平说:“这么高,能兑现吗?”
  亚平说:“我怎么觉得现场就签合同这太急了。”
  不少人互相之间商量。这时陶惠茹听到两个坐她后面的人聊起。
  “这个收益率我去年就抢到了,今年兑现了,后悔买少了。”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老人说。
  另一个说:“唉,我去年就是犹豫了,后来找他们买,他们就没有了,不给买了。”
  有人已走向舞台,兴奋地说:“我要一个名额!”
  陶惠茹看了一眼,是刚才上台做分享的那个退休干部。紧跟着,又有几人簇拥着上台。
  “亚平,你买吗?”
  “我没什么钱,能活动的也就五万块左右。你买吗?”
  “我还蛮想买的。”陶惠茹动了念头。
  “我也想买一点。”另一个同行的老姐妹也心动了。
  “买一点吧,15%呐!即使钱兑现不出,那养老机构总在那里的嘛,跑不了的。有兜底的,担心啥子呦!”后面有人出主意。
  这一行来的三十来个老姐妹,商量一番,就有七、八来个想买了。陶惠茹想着离婚分的那五十万,一直还没去银行存个定期,她想拿出来三十万买一年的,一年下来几万的收益,很是吸引人。
  已经在倒计时了,主持人在喊着锁定最后的名额,这一下子几十个老人全部拥了上去。
  陶惠茹这边排队,又是签合同,又是转账的,忙到晚上十多点才回到酒店房间。
  “惠姨,你没什么事吧?怎么没接电话,刚急死我。” 夏挽澜接上电话急问。她一直在等电话。
  “我没事,和老姐妹们出来旅游,就周边玩两三天。刚在搞活动,一直在忙。”
  “什么活动?”
  “组织我们活动的公司,他们有很好的养老机构合作,还有些很不错的理财产品,15%的年收益率呢,我刚抢了些。”
  夏挽澜一听就觉得不对头。
  “你买了?”
  “买了,我们好几个姐妹都买了。”
  “这准是骗子,借旅游骗老人钱,非法集资。”
  “那你就想多了,现场人家教授,医生的,都分享了,他们都买了,都买好几年了。”
  “那些套路随便玩,都是做局,都是托,压根就不是真实的。你转钱了?把公司名字,合同发给我看看?”夏挽澜急了。
  “合同签了,他们说要盖好章再返给我,回头我再发给你看。哎呀,你别担心了,人家组织我们出来玩好几次了,从来不计较钱,他们是特别好的人,应该没事,我这也累了,搞了一天了,先去休息了,回头再联系。”
  陶惠茹挂了夏挽澜的电话,没把她的话放心上。
  第二十八章 十几年的事,谁像你这么傻啊
  圆圆上班后一直没见赵霁赫在公司出现,忍不住同和她交接工作、准备调岗的女孩小黄打听起来。
  “赵董不常在公司吗?”
  “他接手公司不久,上班时间不定。”
  “他多大年纪啊?”
  “三十几吧。”
  “结婚了吗?”
  “没呢。”
  “有女朋友吗?”
  “这我就不知道,条件那么好,我觉得不可能没有吧。”
  ……
  这会赵霁赫从电梯出来,进了这前台大门,两人同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