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朱蜜给她披了件外套,用脸贴着她的头。她说,还有选择怎么过一生的资本和自由,已经是很幸运了。确实,他们几个都有仰望星空的意识,也拥有这份自由。
转天清晨,初颉被窗外水鸟的叫声吵醒,朱蜜还没有动静。她双脚弯曲,勾住拖鞋,轻声地走到阳台后合上阳台门,以防冷空气侵袭睡梦中的朋友。转过身来,她看到左边阳台上钟云正在向她挥手。订房的时候朱蜜关照过,要三间相邻的房型,安全起见,女孩子睡在中间的房间。她指了指室内,做了个睡觉的姿势,又比了个“嘘”的手势,钟云点点头表示明白。这边的民宿风景大都遵循原建筑的特色木质结构,什么都好,就是隔音太差。
初颉收到一条微信,是钟云发来的一个笑脸表情,二人转开始微信沟通。彼此上一条新消息还是几个月前刚刚加为好友那天,仅仅几句寒暄的话,短短的,无意义的。
钟云:湖区的雾真美,你看,还有小野鸭在抓鱼。我上个月在山间见过许多,都不如此处。
初颉:我老家也有一个湖区,叫镜泊湖,是火山喷发,岩浆阻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雾起时山重水复也很美,说来比这里还要更像南方一些。
钟云:有机会去看看。
初颉:必须的。欢迎钟老师莅临指导。
他比了一个拍照的手势,指了指初颉,拿起相机。初颉站起身来,不见外地摆起了pose。
这时,朱蜜悄悄出现在初颉的身后,眼睛左右转转,做着看热闹的表情,阴阳怪气起来:“你们两个,背着大家搞起小动作了呀。”
初颉双手抱在胸前反驳:“要不是怕吵到你睡觉,我俩动作可没这么小!”
“没想到啊,浓眉大眼的钟哥也这么重色轻友!相机里存的全都是初颉了吧!”
“不要乱讲啊老同学,来来来,你也给我当一会儿模特!”
三个人的吵闹终于把隔壁的两位叫醒,比闹钟好使。
吃过早饭,兵分两路。朱蜜和林祖清早已经提前打过招呼,要去拜访一位当地做小酒吧的朋友,聊聊合作的事情。叶一舟一心想跟着朱蜜,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等着对方派车来接。初颉觉得大家都去,会给对方压迫感,况且人家是去谈生意的,有些事情终究不方便听。叶一舟和朱蜜的关系不言而喻,自己没立场也没兴趣一同前往,便表示要抓紧时间看美景。在这边踩点两天了的钟云自告奋勇,接下带着初颉游玩拍照的任务。大家默默点头,四个人都很满意这个分配结果,他们没注意到林祖清的嘴角一边上扬,眉毛上挑,一副“那只好这样了”的意味。
“今天我是你的司机,兼导游,兼摄影师,兼朋友。”
“那我就是你的乘客,兼游客,兼模特儿,兼朋友。”
他们两个人被这段有些弱智的对话逗笑,初颉说,钟云你笑归笑,方向盘可别乱抖。
07 采南合伙人(下)
「恭喜恭喜,采南合伙人!」
处在雨季前夕,这时节,云是温吞而来,也很少有骤雨落下。钟云听从朱蜜的建议,载着初颉从民宿出发,少走土路和坡路,沿着公路逆时针环湖游。另外一队人马则反方向驶去,前往昨天午饭的罗水村附近。临分开时,朱蜜又叮嘱钟云别忘了在群里开着位置共享,以便了解即时动向,看看方便哪里汇合。
车载音响里,李健、许巍、郑钧、老狼、周云蓬的作品逐番登场,他们沿湖边慢慢行驶。初颉被路边的当地人吸引,先是普米族村庄旁边三三两两提着袋子步行的孩子,他们肤色黑黢黢,两坨初现雏形的高原红印在有颗粒感脸蛋儿上,不知是穿着打扮还是神态的原因,她总觉得这里的孩子和“外面”的孩子有很大区别。老奶奶大多数穿着民族服饰,实在分不清楚到底是摩梭人、彝族或者普米族。她问钟云,钟云也直摇头。
“到了,下车。”二十分钟左右,两个人达到第一个目的地。
“这就是传说中的走婚桥啊!”初颉看着草海里略弯曲的桥面感慨。
“确实是个幽会的好地方啊,有山,有水,还有植被,不单调。”钟云附和。
初颉又蹦出了大实话:“其实只要人对了,找个犄角旮旯都是圣地。”
“对,你说的有道理。”钟云继续附和,笑容带着些年长者的慈爱。他又一次感受到这个姑娘的心直口快,为人丝毫不造作,聊起天来令人舒坦。
“果然,在这种与世隔绝的深山里才能留存得住母系社会的传统,本来从过去男人狩猎养家的角度来看,母系社会很传奇,但仔细想想母系也挺合理的,因为母亲百分百可以确定孩子是亲生的、有血缘,父亲就不一定了,你说是吧……”初颉坏笑了起来,钟云没有搭话,他看着风吹过水中草,把桥头的烤肠和烤鱼味道送向停车场的方向。
初颉继续说:“我本来还以为母系这种传统,在现代社会已经消失了。但上次朱蜜跟我说,她采南的一个朋友,男生,就是摩梭人。虽然平时是有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但从小不知道爷爷奶奶那边都是谁,也很少走动。你说这种情况合理吗?总感觉有些不近人情。”
“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的,都是人定的习惯,变成了社会规则。你说一夫一妻制才正式运行多少年?百年之后会有什么变化,很难讲。过去封建社会拼命维持的三纲五常你用现在的眼光看是残忍的,但在那时候,就是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