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日后夏公子来了京城,若遇到无法解决之事,可带上玉佩去东林街找赵颂,京中大小事宜,只要不涉及大夏安危,赵颂还是能说上话的。”
  夏哭夜挑挑眉,看来这墨霖的身份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神秘呢。
  夏哭夜收下玉佩带着墨霖去见了叶青羽,叶青羽似乎很紧张墨霖,看到墨霖没事,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多谢夏公子救了墨霖,叶某无以为报,日后夏公子去了京城,若遇到无法解决之事,可去东林街找叶家叶青玄,他是我堂哥,夏公子只要说我的名字,我大哥一定会倾囊相助。”
  夏哭夜:“……”
  感情这几个关系好的都在一条街?这样抱团真的没关系吗?
  而且,墨霖至少还给了一块玉佩当信物,叶青羽倒好,直接就一句口头承诺,他名字这么好使吗?
  三人又说了没一会,叶青羽就带着墨霖准备回去。
  离开时叶青羽忽然问夏哭夜,“城外那些人是夏公子杀的吧?我很好奇,夏公子有这么高深的武功,为何会参加文举?”
  夏哭夜看着叶青羽没反驳也没承认,反问道:“大人为何参加科举?”
  如今的大夏重文轻武,他走武举,即便成了武状元也不知何年何月才有出头之日,而且,若他表现出过人的武力,朝堂肯定不会将他留在京城,很大可能会将他送去边陲打仗。
  他倒不是抗拒去边陲打仗,他只是觉得大夏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武举方面目前发展的可能性太小,但文举就不一样了,只要中了进士,他就能留在京城,时刻关注着京城的动向。
  即便是离开了京城,被外放做了官,他也不会像个聋子一样什么风声都听不到。
  因此,他才选择走文举这条路。
  他相信,叶青羽和他的想法应该是一样的,毕竟这人可是从众多举人里杀出重围的状元,思想觉悟应该也比他人要高。
  第125章 陆家村未来的规划
  两人相识良久,叶青羽忽然一笑,道:“夏公子,今日要事在身,改日咱们再细细谈一下刚才你夫郎说的水泥和石膏如何?”
  刚才夏哭夜去接待萧子墨父母时陆鸣和他说起水泥和石膏,得知水泥和石膏的作用,叶青羽当时就有了想法,只是因为挂念着墨霖,所以一直没提,现在正好和夏哭夜说一下此事。
  据陆鸣所说,那石膏不仅能做吃的,还能治病。
  若是石膏真能治病,他必须得将这事儿上报给朝廷。
  而且最近风靡青山县的豆腐豆芽等菜他也非常感兴趣,他刚才听陆鸣说一斤黄豆可以出两到三斤豆腐,六到七斤豆腐脑。
  如果这豆腐能在大夏推广,那大夏朝粮食不够的问题不说彻底解决,但还是能解决一部分人的温饱的。
  夏哭夜推行豆腐时就猜到这东西一定会引起官家的注意,再者,水泥和石膏这两样东西,从发现伊始,他打的主意就是推向全国,所以对叶青羽的提议他并未感到意外。
  送走叶青羽和墨霖,夏哭夜细细思索片刻,回家拿了东西,抬脚去了村长家。
  石膏矿是在陆家村发现的,之后会成为陆家村的主要营生,如果叶青羽打算让官府插手石膏一事,他自然是不乐意。
  但如果叶青羽是要和陆家村合作,那他自然欢迎。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可能,他都得和村长说清楚。
  到村长家和陆正说了此事,陆正思索后问夏哭夜,“小夏你是怎么想的?”
  “到时候谈了再说吧,先看看县官大人是怎么想的,如果县官大人想插手,我会尽量将陆家村的损失降到最小。”
  都说民不与官斗,如果官府想要插手陆家村石膏一事,就算他们一百个不愿意也阻止不了。
  “对了,之前我把水泥的制作方法给了陆远,水泥应该弄出来不少了,等小麦播种完,村里也可以陆续动工了。”
  夏哭夜将自己这段时间做的陆家村规划图交给村长,“这是陆家村的规划图。”
  之前他的水泥做出来后村长和村里叔公就找他商议过,打算对陆家村进行规划。
  但很多地方村长他们又不是很懂,所以就将这事儿交给了夏哭夜。
  村长研究了会陆家村规划图,对某些地方不是很理解,“小夏,我看你这图,你这是打算将全村的人都集中在一个地方?”
  夏哭夜点点头,“没错,陆家村是个大村,前前后后约莫五百户人家,但五百户人家分散在各处,这导致村里很多土地都没得到更合理的利用,所以我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片区域。”
  “而空出来的地方,咱们可以修建贸易中心,连通镇上和青山县还有陆家村周围的几个村子。”
  夏哭夜之前对陆家村周围做过调查,陆家村周围的几个村子规模也不算小,最小的也有上百户人,最大的差不多两三百户。
  这些村子基本上都和陆家村一样是由本村人和外地逃难的人组建成的。
  外地逃难的人基本上都是从沁州来的,沁州和青州之间隔了一个晋州,相对晋州来说青州比较安全。
  而且从青州回沁州也不用走太久。
  老一辈的人都有着落叶归根的想法,虽说沁州年年战乱,但到底是生养他们的地方,所以他们不想走得太远,就选择在青州府扎了根,以求未来某一天还能回归故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