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分发完糖,陆鸣把唐双喊了过来耳语了几句。
  “好,我现在就去办。”唐双点头回了一声便离开了。
  那些商人看着手里的糖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红糖尚且不说,就说这冰糖和白砂糖,他们从未见过这种晶莹剔透的糖,还有这白砂糖,他们也从未见过这么白的糖。
  他们静静的咬了一口手中的红糖,顿时一股甘甜回味在口中。
  “不一样。”说话的仍旧是刚才的杂货铺老板。
  大夏朝的糖普遍都是红糖,但那种红糖吃着带着一丢丢的苦,而陆鸣刚才给他们的糖却只有甜,没有苦,吃在嘴里就跟蜜一样甜。
  红糖尚且如此甜,其余糖……
  十几人又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在了榴莲糖上,冰糖和白砂糖他们大概猜到了,就是不知这榴莲糖是何种糖。
  第232章 天澜商会
  榴莲糖和其余糖都不太一样,其余糖闻着没有任何味道,但榴莲糖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臭味。
  想到刚才陆鸣说的话,十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始终没有下去嘴。
  唐双去了一会就回来了,“公子,事情都办妥了。”
  陆鸣点头对围着他的掌柜道:“午时了,各位掌柜都还没吃午饭吧,我在船上订了一桌酒菜,各位掌柜若对我家糖感兴趣,咱们可边吃饭边聊。”
  这些糖关系到他陆氏铺子日后的发展,所以第一印象一定要好。
  糖可是个暴利行业,陆鸣此话一出,围着他的掌柜都目露精光。
  他们这些人中,真正涉及到糖这一块的人很少,但是,能赚钱的机会,谁想错过呢。
  来到包厢,其中一个掌柜刚坐下就问,“公子,在下冒昧的问上一句,公子方才说你不仅卖糖,还制糖,我想知道,公子名下的铺子一月可产多少糖,种类不限。”
  陆鸣记得这人好像是搞瓷器行业的,卖瓷器的也想涉足制糖行业?
  这跨度有些大了。
  但他这么问陆鸣还是颔首道:“若光是白砂糖,一月至少一千钧,若四种混合生产,也不会低于八百钧。”
  一钧是三十斤,一千钧有三万斤。
  这个量是陆鸣仔细算过的,这还是在现在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统计出来的,若是以后技术成熟了,一个月何止是三万斤。
  对糖感兴趣的掌柜都被震惊到了,一个月三万斤,这莫不是在说笑?
  “这,公子说的可是真的?”杂货铺老板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他是安州人,他虽是卖杂货的,但是他的杂货铺遍布整个安州,几乎每个县每个镇都有他的杂货铺。
  他的杂货铺生意一向很好,但最近一年不怎么行了,只因安州忽然出现了一个叫做天澜的商会。
  这个商会的生意做得非常大,无论是糖,米面粮油还是其他百姓必需品此商会都在售卖,其中尤以糖是重中之重。
  他之前是有一个供货商的,但是后来那个供货商被天澜商会给撬走了,并且两方还达成了协议,不再向他提供糖。
  这导致他最近几个月在安州是寸步难行,为了让杂货铺运转下去,他不得已来到青州府。
  因为他听说青州府治下的马县专门种植甘蔗,甚至马县的人还研究出一种特殊的种植方法,让马县一年四季都有甘蔗。
  甘蔗是制糖的首选原材料,他就想来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到供货商,化解此次危机。
  但他在青州府转了好几日了,就是马县他也去转过好几次了,但一直没遇到。
  他本来都放弃希望,准备回去了,不曾想会在船上遇到陆鸣。
  他也来不及思考陆鸣话语的真实性,他现在心中只有自己的铺子总算能得救了庆幸。
  他一激动,猛地抓住陆鸣胳膊,“公子,我,我是安州人,我名下的铺子遍布整个安州,若公子有意,公子手中的糖在下愿以高出正常进价的一倍价格全部买下。”
  一个月三万斤,别看三万斤多,但分下去,可能每个铺子能分到的也就几十斤。
  “哎,刘亮,你这就不厚道了,你全部买了,我们买什么?”听到刘掌柜要将陆鸣手中的糖全买下,一众商人顿时不开心了。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青州人士,而是来自各个州府。
  大夏朝重农抑商,能把手下生意做大的商人就那么些,所以他们也都认识彼此,也有不少的生意往来。
  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做的也基本上是杂货生意,很少有专做一门生意的,所以刘亮一来就想包圆,这不是要断人财路嘛。
  刘亮叹息一声,把姿态摆到了最低,“各位哥哥,咱们都是老相识了,我也不瞒你们,我刘家杂货铺如今正被天澜商会打压,目前其余杂货有各位哥哥提供,但糖却完全被天澜商会包揽,再这么下去,我刘家杂货铺就要完了。”
  刚才还激动拍桌的商人们突然愣住了,齐声道:“又是天澜商会?”
  陆鸣眉毛一挑,看来,这天澜商会不仅只有安州有啊。
  看这些人的反应,这天澜商会估计是最近几个月才出现的。
  “怎么?各位也遇到了?”刘亮懵了。
  瓷器老板点头,“嗯,不过我是做瓷器的,天澜商会在这方面还暂时插不了手,也没对我造成什么影响,倒是其余掌柜……杨兄前不久就因为被天澜商会打压自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