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沁州这一下子粮食多了,但可惜的是粮价并未降下来,反而以一种趋势在无限疯涨。
  又是一天过去,这时已经第四天。
  沁州的粮价从一百八又涨到了两百零五文,天价粮食已经不是沁州百姓能负担得起的,许多百姓已经没有力气去砸衙门,每次经过衙门都只是默默掉两滴泪,然后黯然离去。
  沁州百姓对夏哭夜的骂声越来越盛,颇有一股子要进京告御状的势头,但他们吃不饱,身子骨差得很,根本坐不起船也走不起路去告御状。
  也是这天,夏哭夜收回了沁州粮价不得低于一百六十文的命令。
  也是这天,夏哭夜办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宴请了这次沁州本地米商以及来到沁州的那些粮商。
  和之前不同的是,夏哭夜这次没有问这些商人要银子,而是和商人们讲了一大篇乱七八糟的事后才说起他家乡有个叫重阳节的节日。
  宴席上,夏哭夜撑着下巴笑眯眯的看着下面一行商贾,“各位也知道,本官不是土生土长的大夏人,这人在外面久了,是会想家的。”
  “在本官的家乡,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茱萸节,在这天,人们需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天还是庆祝丰收的日子,要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
  “本官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本官想家了,但本官又回不去,所以本官希望各位粮商帮本官一个忙,也不是什么大忙,就是在沁州举办一场丰收活动,让本官体会一下大夏的风土人情,不知各位老板可否应允?”
  粮商们齐齐抽了抽嘴角,见过无法无天的,没见过如此目无王法的。
  为他举办一个丰收活动?他脸怎么这么大呢?
  可惜,心里骂归骂,他们面上却不能有所表现,况且以后他们要还想在沁州搞钱,那就必须巴结夏哭夜。
  所以,粮商们几乎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夏哭夜。
  夏哭夜让各地,沁州百姓都觉得夏哭夜疯求了,沁州年年饱受战乱,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作为知府大人,他不想着为沁州百姓谋福利,反倒一个劲在沁州瞎折腾。
  一时间夏哭夜又被沁州百姓给骂上了。
  陆鸣觉得,要是这个时代有微博那种东西,那夏哭夜一定稳居榜首。
  粮价疯涨的第五天,出乎陆鸣等人意料,今天的粮价忽然降了。
  自夏哭夜取消粮价规定以后,那些外来粮商为了抢占市场,集体降价,将原本两百文的粮价降到了一百五十文。
  但降价也就这些外来粮商,而本地米商大户苏家这四家却一直按兵不动。
  粮价疯涨的第六天,外来粮商发了疯一样想要汲取沁州百姓的血,又将粮价降到了一百四十文。
  让人疯狂的是,这一天沁州各地忽然又涌入一批粮食,粮食价格足以让所有粮商疯狂,最开始粳米在一百二十文左右,粟米在七十文上下。
  百姓们疯了,粮商也疯了,对比两百文一斗的粮价,这一百二十文的,简直不知便宜几何。
  陆鸣也差点疯了,“所以,你那一百万旦粮食就是这么用的?”
  夏哭夜笑笑,“别着急,后面还有好戏呢,你就乖乖坐着看戏吧。”
  第六天下午,陶风陆转回报,说是沁州各县出现了一大批疯狂抢购粮食的百姓。
  “鱼儿上钩了。”夏哭夜大喜过望,“传令下去,就说边关战事吃紧,沁州这些天不安全,为了沁州百姓安危,沁州即刻封锁。从现在起,沁州城只许进不许出,总之一只蚂蚁都不要放出城,谁要是敢出城,视为敌国细作就地斩杀。”
  陆鸣无语,“你魔怔了。”
  夏哭夜搂着他,嘴角控制不住上扬,“之前我和你说过,欲要其亡,必令其狂,是时候了。”
  粮价疯涨的第七天早上,这批粮食的价格忽然猛降,粳米从一百二降到了九十文,粟米从七十文降到四十文,百姓疯抢。
  那些涌入沁州的粮商都傻眼了,他们也不知道这批粮食是从哪里来的,但他们知道这人就是来和他们抢钱的。
  于是,夏哭夜降价,他们也降价,粳米从一百五十文猛然降到八十五文,粟米六十五文,比夏哭夜的价格还要便宜。
  第七天中午,粮价再降,夏哭夜这批货粟米从四十文降到三十文,粳米也变成了六十文,比往些年的粮价还要便宜十文。
  外地粮商似乎是注意到了危机,纷纷准备跑路,离开沁州,结果等他们押着米面粮食准备离开时却得知知府大人下令,钦州城目前只进不出。
  粮商们齐齐找上夏哭夜,要夏哭夜放他们出城,可惜这次他们连夏哭夜的头发丝儿都没见着一根。
  而衙役们反馈给他们的消息是,知府大人担心边关战事,又思乡心切,昨儿不小心感染了风寒,如今病重,无法接待各位粮商,让他们好好和本地粮商商议如何举办丰收活动。
  他们都是些老人精,又如何不知道夏哭夜在打什么主意。
  他们不知道夏哭夜要锁钦州城多久,若是几天他们还等得,要是一个月两个月,就是他们等得,他们手中的粮食也等不得。
  毕竟一月两月之后,沁州是个什么情况他们也不得而知。
  最让他们担心的是,夏哭夜说边关战事吃紧,沁州乃边境,这里年年战乱,谁知道在这里停留会遇到什么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