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扶阳派的一干高修到底是前辈,处理大场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应变反应能力相当强,不需要任何人的指挥,几个修为最高资历最深的人立刻就主动站出来以最高战力去帮仇彦,其余人则十分默契地填补他们的空缺继续抗压,安抚祝灵囿稳住心态专心破印,好将他们的修士一个一个地逐一解放去对抗梅芳礼。
  整个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行动迅速安排合理,在仇彦看来这也是最佳的方案,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仇彦能拦住梅芳礼的前提下,而这又是最为艰难的一点。
  梅芳礼的咒术路子太过复杂多变了,本身的剑术水平又相当高超,和他对战就像在同时面对十个修为高深且精通剑术的江浸月,但又比江浸月更难对付。
  因为江浸月的多变在她的攻击方式,各种武器总有它的不足之处,只要反应够快就可以找准相应的对策克敌制胜。而梅芳礼的多变却是一些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咒术,仇彦没有任何前例可以参照,一切全靠临场应变,完全没有反制的力量,正是想打打不过,想摸摸不着,想防防不住。
  前进他将灵力压制住了,攻击力不够有被梅芳礼转移目标反杀的风险,后退梅芳礼又诡计多端行为太难预测,就这几个扶阳派修士协助同时还得分心防着其他人袭击祝灵囿,根本应付不过来,一个误判就有可能没法及时拦住梅芳礼,必须得刚好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稍微出现一点偏差被梅芳礼抓住了机会,就有可能导致他们至今为止的所有努力毁于一旦。
  仇彦像是在生死边缘来回试探,始终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他知道梅芳礼强,不然不至于当初给仙门留下了那么深的阴影,但也没想到如今他还没有吸收多少怨气,修为甚至还比不上在潭衣镇堵截他们的那个女邪修,就已经这么难对付了,有几个扶阳派的高修协助他也完全不是梅芳礼的对手。
  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他只能拿自己的肉身去堵梅芳礼的咒术才能勉强阻碍梅芳礼,可他的灵力再深厚修复能力再强也不是这样白白承接伤害消耗自己的。
  扶阳派那几个高修见这样下去不行,迟早会被梅芳礼抓住破绽突破阻碍,怕等不到更多的人被解放来帮忙仇彦就要先败下阵来了,少了仇彦在前面对梅芳礼的限制,以他们现在被动的形势,一旦被近身就只能缴械投降。
  他们知道仇彦这样畏手畏脚的是在忌惮梅芳礼的咒术,只要他们替他趟雷把梅芳礼周身由灵力触发的咒术逐一排除掉,他就能立刻扭转形势,但是毕竟触发咒术的是他们,咒术攻击的却是仇彦。万一仇彦闪躲不及,就相当于是他们将人误杀,自己把自己的生路断了。
  先前他们在与邪修势力的较量中一直都是处于主动进攻的一方,梅芳礼只是躲在其他邪修的背后发动咒术干扰并未真正出手,他们以为梅芳礼如今实力不济没有必要太忌惮他,因此才一直未曾将这一办法放在考虑范围内,谁知道如今梅芳礼表现出来的实力竟如此强劲,事已至此他们也不得不去做了。
  若换做是其他人即便到了这种境地他们也绝不敢这样冒险,是仇彦这一路来表现出的果断心细,才让他们有了大胆尝试的底气。
  于是几人开始轮番去主动触发梅芳礼身上的咒印,并且将行动重点从攻击梅芳礼转移到保护配合仇彦上,让他能放心大胆地全力发挥,完完全全将仇彦作为对抗梅芳礼的核心。
  仇彦所等的也正是这个,立刻就和几人配合着行动了起来,众人心照不宣地从上到下开始逐步排除梅芳礼身上潜藏的由灵力触发的咒印。
  梅芳礼自然不是吃素的,在第二枚咒印被触发时就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可是他体内的灵脉体系如今已经完全被怨气所填满了,他没有办法主动去将这些咒术一次触发来阻碍他们的行动,只能加大攻击的力度。
  但是他身上的部位每被排除干净一个,仇彦可以放心使用灵力攻击或者防御的部位就会多一个,压力也就越小,他已经无法阻止众人的势头了。
  不一会儿梅芳礼周身威胁着仇彦的咒术就被排除殆尽,他们终于有了能与之一战的能力。
  第135章
  先时仇彦这边占着人数与修为的优势,在和梅芳礼的对决中依旧是处于一边倒被碾压的状态,与众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各自以自己为核心脱不开干系。
  在过去他们符修因为不擅长正面对战攻击力较低,常常在与邪修的战斗中被默认为是给器修做辅助的后勤力量,因此他们在潜意识里总是会排斥替别人辅助,而想着要自己去挑起大梁,况且要他们作为前辈去以一个小辈为核心也多少有点拉不下那个面子。
  几人刚开始的配合可以说是聊胜于无,改变策略也完全是因为形势所逼才不得不这样做,但在看到仇彦只得到了他们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表现出来极强的实战能力后,他们立刻就心甘情愿地放下了那无用的过强的自尊心,全心全意地围绕着仇彦这一个核心打,主动替仇彦分担梅芳礼的咒术给他带来的压力,为他创造了极为理想的作战环境。
  仇彦也丝毫没辜负众人的期望,很快就扳回了劣势,并且愈战愈勇,渐渐地竟能和梅芳礼打得有来有回。几人的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从最开始的拖延时间等待救援变为了主动出击在此击败他。
  祝灵囿先时自知自己的效率会影响到仇彦获得支援的速度,因此片刻也不敢分心去看那边的战斗,如今见形势逐渐好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忍不住关注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