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他们的希望彻底断了。
梅芳礼连绝望的时间都没有留给二人,下一枚咒术就紧跟着打来。这一回咒术没有再从他的身体里穿过去,而是结结实实地打在了祝灵囿身上。祝灵囿一下被击飞了出去,落地一口血喷出来,再也爬不起来了。
仇彦体内的怨气被烧尽后燃魂焰便立刻自动熄灭了,他急忙拖着残缺不堪的身体艰难地向祝灵囿靠近,刚爬到祝灵囿边上,眼前就落下一片阴影,梅芳礼面无表情地站在了两人面前。
他冷冷地看着两人,毫无感情地说道:“这一回你们可以去死了。”
梅芳礼重新举起了长剑。
“你要再杀他一回吗?”
白百卉的声音突然传来,梅芳礼心中微微一惊,没想到刚才他的那纸符咒连带着将她体内的怨气也烧干净了,她竟能趁机自己回了魂。可他能压制她第一次就能压制她第二次,他不再理会她的无稽之言,白百卉又大声喊道:“你要再杀哥哥一次吗!”
梅芳礼右手一顿终于有了反应,缓慢转头看向白百卉,像是不明就里似的问道:“你什么意思?”
“梅芳礼,你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你以为这些怨气都是应召才会聚集到你身上的吗?你错了!那些亡灵原本最为憎恨的人就是你,是因为你死了才会转而报应到淳于氏头上。哥哥当年根本就不是替淳于氏背下罪孽,他是替你背下罪孽,他是替你去死的,是你杀了他,现在你还要杀他第二回 吗?!”
第140章
梅芳礼心中根本不肯相信白百卉的片面之词,可脑海中已开始自动回想起之前的种种违和之处。
封印被破时仇彦身为淳于氏的人就在衔月峰内,怨气冲破封印后的第一反应却并非直接向淳于氏的人报仇让仇彦死在那里,而是冲向天空企图往衔月峰外扩散,而他当时正在衔月峰之外。
怨气到来时仇彦身上早就没有了屏蔽用的法器,那些怨气却像根本感应不到他的存在,也没有分散被吸引到其他邪修的身上。按照他的估计怨气本该福泽这一片所有的邪修,让他可以毫无顾虑地在壮大的邪修势力中慢慢吸收大部分的怨气,可最后那些怨气却无一例外地全部都自动聚集到了他的体内。
梅芳礼怔怔地看着白百卉,心里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有些动摇了,嘴上却还是坚持不肯承认:“你胡说!他向来最爱做这种舍己为人的蠢事,与我何干!”
“他当年从淳于朔身上引渡诅咒回到玄清山派最后活活被怨气耗死,说是为保世间安稳,其实根本就是为了替你赎罪。他向来最明白天理命数道法自然,怎么可能会强行插手世事去改变世界的走向!你比谁都了解他,你怎么会不知道?你为什么不肯接受现实!”
梅芳礼此人太过聪明,太过聪明的人通常极为理性,极度的理性往往又意味着绝对的冷漠,一旦信念崩塌就要靠着更深的执念才能支撑着自己继续行尸走肉般地存活于世间,以至于他的内心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这样的真相,大脑却已经知道她所言不假:“……就算是又如何!是他负我在先,这都是他欠我的!”
——
梅芳礼和白玉城刚刚成名的那个时候,凡尘中的两大强国南越和北燕恰好也刚刚各自完成了周边小国的统一,形成了两强对峙的局面。
当时中原的各个小国虽然都已被相继吞并,但天下时局依旧动荡不堪,武装反抗与流匪劫舍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政权设置在各地的官府根本无力管辖,中央虽不时会派军队来镇压,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百姓深受其苦。
两人当时正满怀一腔热血立志为生民立命,不忍看百姓如此频遭无妄之灾,想用自己修士的身份为百姓做些什么。梅芳礼一向才思敏捷,很快就有了大致的想法,便率先找到白玉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打算以仙门的名义在民间建立起一种信仰形成一种宗教势力。就和民间信奉佛教所建立起来的少林寺一样,让百姓们因为一种信仰聚集在一起,凝成一股力量从权欲纷争中自保,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挨打,让他们随意掠夺肆意践踏。
白玉城也认为让百姓有能力自己保护自己才是最好的保护他们的方式,便与梅芳礼一拍即合开始了筹备工作。起初梅芳礼是想打造一个有纪律的民间武装自卫组织。那时的当权者最忌讳的就是独立武装力量,白玉城担心这样容易引起朝廷的关注,万一运营不当引发事端,恐怕会干扰到凡尘局势的自然发展趋势,触犯仙门禁令,梅芳礼便听从他的建议打消了念头。
许是因为当时百姓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精神和肉体都陷入了极度疲惫不堪的状态,正需要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彼时仙门也还未开始避世,一直在积极地在凡尘中活动,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百姓对仙门原本就相当崇敬信任度非常高,因此两人的行动很快就得到了积极响应,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也就是这个时候梅芳礼真正开始了自创符咒的道路,做出了许多便民利民的咒术。
那时由两人帮扶的一个小山村还创造出了村民独自赶跑前来抢掠的山匪的事迹,这事传出去很快便引起了当地一个刚到任的地方官徐雪超的注意。
这徐雪超也是怀着为民谋利的愿望进入的官场,深知如今地方政府的力量有限,无法保证百姓的生活和安全,听说了这样的一个组织便对他们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想办法联系上了两个人,提出愿意帮助他们筹备资金给百姓配备一些防身的武器。虽说是防身,但一旦有了武器,这个组织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两人顾虑着门规就都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