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淳于烨听闻一下回想起继位之前去仇国师那儿拜访的时候,确实时常能看见他在那儿向仇惠君取经,说道:“朕记得你。外面有重兵把守,你是如何得以进来的?”
  张书剑回道:“小臣入仕为官前曾在山上习过几年功夫,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莫不是在玄清山派?”
  淳于烨方才正想着淳于彦的事,见他身手了得不免想起淳于彦如今成了玄清山派的掌门,与现在穷途末路的他不同,正是前途无量,便下意识地寻问道。
  张书剑只知给仇惠君递消息的是当初生死成谜后来入了玄清山做了他五师弟的仇彦,尚未得知他已接任掌门与淳于烨相见的事,听闻不由得一惊:“陛下怎么会知道玄清山派?”
  淳于烨本是随口一问,不想竟真得了个肯定的回答,不由得当即便振奋了起来,一把抓住张书剑的胳膊问道:“你当真是出自玄清山派!?可是彦弟让你来救我的?”
  张书剑从祝灵囿的口中得知他五师弟的身世在先,对这皇帝陛下本无甚好感,可见他这般反应又不禁有些感慨,一时竟有些不忍打破他的期待,顿了一顿才开口道:“小臣今日照常去拜访国师大人,见国师府外有军队把守才知朝后宫中突生变故,是受国师大人所托而来的。”
  淳于烨听闻脸上的表情一滞,肩膀一下耷拉了下来,松开手喃喃自语道:“是了,我都忘了,他不会原谅我了。”
  淳于烨暗叹一口气,好一会才平复了心情,抬头又问道:“仇国师怎么说,让你来做何事?”
  张书剑道:“小臣想来请一样陛下的信物并亲笔书信,好向镇边大将军搬兵求援,替陛下解困。”
  淳于烨心想尤欢心思缜密,既然肯给他时间考虑不急于要他性命,必然是已经做好了万全之策早想到别的法子绊住宁家,根本不怕他去求援,仇惠君在朝中沉浮多年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此举也不过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地想再垂死挣扎一下罢了。
  不过既然仇惠君他们身为臣子都还未放弃,他这个君王也不能这么快就灰心丧气,如若失败大不了也不过是以死谢罪,况且就算是俯首就戮,他们淳于皇室的气节也不能丢。
  淳于烨沉默了片刻,转身到身后的多宝阁中一阵摸索,打开暗格取出一个锦盒,从里面双手捧出一方沉重的方印,揭开上面所覆锦缎,端放在锦缎上的赫然正是国玺:“书信便罢了,你直接将这玉玺带去吧。”
  张书剑见状迟疑道:“陛下,这恐怕……”
  淳于烨淡淡道:“尤国师想让朕当着全天下人的面为先祖犯下的罪孽向南越遗民谢罪,才未直接弑君夺位将朕软禁在这里。如若此举不成,与其到时让象征着祖辈世代伟业的玉玺落入外族之手沾染耻辱,不如就让它在战场上陨落。”
  张书剑借着微弱的烛火,见淳于烨的眼神之中满是从容赴死的释然。
  他不由得一阵感慨,暗自长舒了一口气,道:“……小臣明白了,那烦请陛下且先忍耐,尽量拖延时间,小臣会带着好消息回来的。”
  第143章
  张书剑用锦缎重新将玉玺包好,并未再多作口舌,和淳于烨告辞过后便带上殿门离开了。
  他刚从殿中出来,便听到一阵淅淅索索的脚步声正朝这边逐渐靠近,像是恰好碰到了按时过来巡查的士兵。
  张书剑快速环视一周,见大殿周围空荡荡的一片,无处躲藏,他思索片刻,急忙屏息静气一转身贴紧墙边站住,利用符咒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巧妙地将身形融入了周围昏暗的环境之中。
  张书剑闭着眼面向墙壁仔细留意着周围的动静。听得那脚步声越来越近,隐约能听到脚步声掩盖之下还有其他的响动,似乎是甲片摩擦的声音。待声音逐渐靠近,那奇异的声响也越来越明晰,仔细辨听去,果然是甲胄穿在身上行走时摩擦的声响。
  那声音一直靠近,声响越来越大,到了近旁突然停止,像是停在了殿门口正在探听里面的动静,不一会儿沉闷的声音重新响起,从张书剑的身后经过,然后逐渐远去了。
  那队士兵刚刚离开,张书剑就从墙边显了影,他举起手中的符纸看了眼上面刚刚消失的咒印尾部忍不住暗自舒了一口气。
  还好仇彦给仇惠君递消息的时候还顺便留了块存有部分灵力的玉石给他,不然他体内残存的那点灵力用完,一会还真出不去了,张书剑心想,不过围宫的士兵竟然还穿着甲胄,显然并非宫中原本的禁卫,而是从正规的军队中挑选出来,特意向淳于烨彰显他如今所掌握的势力的,尤欢还真是野心昭昭毫不隐藏。
  张书剑探头看了眼已经融进黑暗中的身影,不再多做停留,急忙使用符咒小心躲过其余守兵的视野,翻墙从皇宫中出去了。
  如今的阜安城整座城都处在尤欢及其势力的掌控之下,城内到处都是他们的眼线,凡是和仇惠君亲近的几个大臣不管有无实权都受到了尤欢等人的严加防范,宅邸周围的人明里暗里都在监视着他们,所幸他这个连上朝资格都还差着一截的小官并没有引起尤欢的重视。
  离开皇城后张书剑没有绕弯路,径直向自家宅子而去,畅通无阻地到了后院牵了早就准备好的马匹,急忙趁着月色骑马上路了。
  宁家的援兵并不会如愿以偿顺利地到来解救淳于烨于水火之中,挽救淳于皇室的江山,这一点张书剑并非不知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