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杨逍等人见状,明知张无忌此举不该,却又碍于身份不好出言相训,唯殷天正站出来喝道:“无忌,你说甚么胡涂话?莫要中了这妖女的奸计,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你堂堂男儿,有言在先,又是明教的一教之主,做事怎能出尔反尔?我这个做外公的,头一个便不准允!”
张无忌又看向赵敏,但见她负手而立,面上神色漠然,毫无半点可动言缓和的余地。他两处为难,心中又急又焦,说道:“义父于我恩重如山,芷若,外公,还盼诸位能体谅。”
便在此时,五行旗的教众奔了进来,口中喊着——“教主,前线急报!”
杨逍踏上一步,沉声喝道:“甚么事,这般莽莽撞撞的,没见到教主在大婚成礼么?”
那教众跪地磕头,说道:“杨左使恕罪,此事十万火急,关乎咱们在前线作战众多兄弟的性命,小人奉托前来,不敢不报。”
张无忌听他口中是有军情禀报,并非得到谢逊消息,想来与江湖门派干系不大,若是回避相询,反而让人说明教小家子气,便不遮掩,问道:“可是战场有甚么急事?”
教众道:“正是,鲁皖边界有大量元兵!”
此言一出,在场中人都是大吃一惊,不由纷纷看向了赵敏。张无忌道:“怎么回事?你莫慌张,说清楚。”
那教众也看到了赵敏,脸色更是不好,说道:“元兵人多,来势汹汹,左副元帅朱元璋亲自率兵抵御,但鞑子好生狡猾,有汝阳王李察罕亲自出马,他的儿子王保保在后包抄,我教前方尚缺良将兵马,线报加急,望盼相援!”
教主大婚,明教中若干龙虎之将皆在濠州,怎料蒙古人竟然趁此时机大举来犯,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霎时间明教众人听得如此消息,皆不由脸上变色。
杨逍冷笑吟吟,向赵敏说道:“赵姑娘,原来你是随你父兄前来,既是喝喜酒,怎不给他们捎上一杯回去?”
在场中人此时也想到这茬,纷纷议论,无非也是怀疑赵敏与汝阳王里应外合,此来报私仇是假,施展奸计才是真。不过鲁皖边界距濠州尚有远距,她一人来此坏事,也叫人想不通能于战事有何大帮助。
张无忌朗声道:“诸位宾客不必惊慌。濠州地处鲁皖一带,早已是我教之天下,朝廷此番派重兵施压,多也是忌惮咱们夺回汉家山河。如今边界有乱,只需良将兵马一到,我坚信手下的兄弟们定也可打得元兵丢盔弃甲。”转头看向明教众人,问道:“有哪一位大将毛遂自荐?”
要知他这一问,乃是令天下英雄都瞧见明教之威风不畏,汤和、邓愈等人当即都跃跃欲试,常遇春抢先自主婚座上走下,说道:“教主,属下曾与王保保交战多次,知其底细。常遇春愿请缨,率领兄弟们去援朱兄弟!”
张无忌自知他作战英勇,颇有计谋,便道:“好!那便多劳常兄弟跑一趟。”又吩咐五行旗教众,连同兵马粮饷,随去相助。既有明教人马抵御,想来元兵也难以攻打至此。
周芷若一直默不作声,听着明教中人论议战事,一颗心也不得不渐渐下沉——赵敏来此,难道非只为情?是她又有甚么计谋?她对自己说的话,难道真心之中,又是更藏算计?
常遇春走过她身边,不忘行礼说道:“前线告急,请恕常遇春不能伴周掌门婚事完毕。”
周芷若强定心神,说:“常将军是为大义而出,峨嵋岂有怪罪之理?此去保重。”
常遇春和那禀报的教众一并匆匆离去,周芷若才抬眼凝向赵敏,涩然问道:“赵敏,这一招声东击西,也是兵书中的妙计吗?”
赵敏早已听得众人议论,也不辩驳,反问道:“周姊姊,你觉着这是我之计吗?”
五散人周颠插口叫道:“还用得着说,你老爹和你哥哥都打上门来啦,郡主娘娘尚且在此镇定自若,只怕也藏着不小的埋伏。嘿!你叫你手下的人也不必鬼鬼祟祟了,咱们江湖中人,只管现身出来,大大地斗上一场也痛快!”
周芷若想到赵敏先前在卢龙也是这般,先以情软了自己心肠,再下手达成目的,不由神伤,说道:“我身上如今已没你可图的东西了,赵姑娘你亲自来闹这一场,就算毁了婚事,你又能得到甚么?多也是白费心机罢了。”
赵敏道:“谁说我是白费心机?哼,我既有法子令张教主今日不得成婚,难道就没妙计要你周掌门也罢了亲事么?”上前一步,将手从她红纱下伸了进去,说道:“你瞧瞧这是什么?”
她手掌晃了一晃,便即收回,但周芷若目力敏锐,仍可清楚瞧见她手中攥着的是一叠白绢,绢上可见写有『武穆』二字,其余的被她攥在掌中瞧不到,但已能识出,那正是写有武穆遗书的白绢。周芷若不由得眉梢一动,颤声道:“这东西还在你的手中?”
原本她以为赵敏得了兵书,就算不献给朝廷,多也会用于自家父兄作战,不料适才自己问她『是否也是兵书之计』,她眼下便呈此物于己,那是表明她未用此书。一时间,心头又不由一软,爱恨交迸,唤了一声:“赵敏……”
赵敏负手而立,也不答话,隔着红纱看了她一眼,道:“你若觉得是我安排下计谋,那好,我这便离去。今日我要你做的这件事,你依不依从,也全由得你。”转身向大门外走去。
周芷若皱起眉来,喊道:“你去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