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倚天gl> 第427章

第427章

  不过说来说去,这位郭姑娘对九阴总旨始终只字不提,周芷若几次开口,都被她轻轻巧巧一带而过,实不知其心中卖的什么关子,但周芷若知其乃隐世高人,不敢大意,也就未曾逼问。其时天色已晚,那郭姑娘见二人星眼困饧,大见倦色,于是邀二人留下寝歇。
  周芷若心中落定,暗道:这再好也没有,但凡她肯留我在此,总旨便还有望。于是又行谢过,这晚与小虹分别安寝在岛上。
  夜阑人静,这岛上却听得到海潮之声,与中原陆地自不相同。周芷若听之在耳,仿佛回到了幼年在汉水流亡之时,她身处一叶小舟上,随波而漂,也不知将来会到何处。一时间心中好生失落,睡不踏实,索性步出荷塘,怔怔瞧着穹霄一轮明月发痴,心中想着赵敏留书之语,心下却大是惴惴,暗道:再过三年,我真能和敏敏相会么?
  思绪纷乱之际,却觉肩头被人轻轻拍了一下,转过头去,只见那郭姑娘不知何时立到了自己旁边,唇角微微含笑,道:“就晓得你今夜是睡不着啦!”
  周芷若给唬得一惊,想她虽然身患旧疾,可功夫底子仍在,即便心怀怅惘,分神落魄,总也不至有人走近都半点未觉,看来这郭姑娘的内功是深得很了。又见此时夜色已深,周芷若敛回心神,轻轻问道:“郭姑娘也不安寝么?”
  那郭姑娘道:“先前席上,我见你脸上颇有烟火之色,显是愁思袭人,困于眉间心上,无计可消,便料想你多半会这样捱夜了。”说着俯身折过一片菡萏蕊,投在塘里,望着它飘飘荡荡,轻轻的道:“这世上大抵人人都有一件为难的心事,每每想到的时候,便都要这般呆呆的望着明月。周丫头,你担心自己旧疾不愈,那郡主丫头也要殉情而去,是不是?”
  周芷若道:“我心中欢喜她肯为我而死,却不当真盼着她这样做。”姓郭的女子道:“她若是活在世上,你说那个杨姑娘会待她好么?会像你一样好么?”周芷若心中一震,更是酸楚,说不上话来。那郭姑娘拍上她的肩膀,叹道:“且尽今日之欢,昔年怨苦,都忘了罢!”
  两人静静待了一阵,那郭姑娘忽然道:“明日你随我去一个地方。”周芷若奇道:“何处?”那女子盈盈一笑,道:“去了不就晓得啦。”言罢冲她挥挥手,头也不回,信步而去。
  次日清晨,东边日头将起,周芷若便当真受她相邀,往岛东而走,时辰太早,以至小虹都尚未起身。二人穿花拂树,来到一处古亭。周芷若抬头一看,那亭上匾额所书试剑二字,潇洒狂逸,其下一副对联,上联是“桃花影落飞神剑”,下联是“碧海潮生按玉箫”,不禁在心中暗道:这两句写的倒颇有飘逸脱俗之感。问道:“郭姑娘引我至此做甚么?”
  那姓郭女子笑道:“既然到了试剑亭,不动动筋骨怎么成?”周芷若心想:原来又是要试我武功,拱手道:“既是郭姑娘所求,那便请赐教!”言罢欺身而近,一招擒拿手取她臂弯,却见那女子右手挥出,拇指与食指扣起,余下三指略张,手指如一枝兰花,姿势美妙已极。周芷若只感曲池穴上一麻,手臂疾缩,总算变招迅速,没给她拂中穴道,退开了去,叹道:“好俊的功夫!”
  那女子扬唇一笑,道:“你既来桃花岛求书,将来好好钻研九阴真经的总旨,这些功夫迟早也学了去,倒不必艳羡。”周芷若听她似乎有割爱赠书之意,心中大是欢喜,又听她说要自己学她这一手功夫,连连摆手道:“承蒙郭姑娘大恩,若肯施总旨救我一命,在下已是感激不尽,何敢再修姑娘的武功?”
  姓郭的女子瞪了她一眼,佯怒道:“哼,依我看啊,你不是不敢学我的功夫,是自己心性极高,觉得我家传的武学定然不如九阴真经,瞧不上眼罢啦。”
  周芷若对这般伶牙俐齿的口气总是无可奈何,恨不能大呼冤枉,但从前经历得多,也算熟能生巧,当下面上倒不慌窘,叹一口气,道:“不论怎样,我心中是真正敬重、感激姑娘。”那郭姑娘闻言笑道:“看来平日里呀,你的郡主娘娘没少这般对你纠缠不休,若换作旁人,哪里还有如此从容?你二人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也算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了。”
  她如此口无遮拦,周芷若不禁红爬耳根,眉上却作凛凛之态,薄唇抿紧了,也不接话。姓郭的女子见她模样,便笑得更欢:“我若是那郡主娘娘,也忍不得每天要逗上你几次,你这么样越不发火,越压着气恼,便越是有趣。”
  周芷若闻言一怔,想起当初在荒岛之上,赵敏当着张无忌的面打趣自己时,似也说过『我不捉弄她便不痛快,非要害得她有气撒不出,自己心里才会平安喜乐』这样的话,彼时周芷若气恼得拂袖而去,但习武之人耳聪目明,没走多远,赵敏的只言片语,仍是飘进了耳中。恰如周芷若后来躲进寝歇的山洞里时,赵敏的嫣然笑声仍然清清楚楚钻进耳朵,任凭她用双手怎么堵也是无用。一时间旧事恍然,周芷若想得痴了,立在当地,一动也不动。
  那郭姑娘见她脸上神色又是温柔,又是凄然,显是回忆起了往事,叹道:“总旨我昨夜临摹了一份在此,周丫头,你早一日痊可,早一日去见她罢!”从怀中摸出一篇书卷递过去。
  周芷若怔怔回过神来,又惊又喜,道:“郭姑娘!”神色十足感激,双手接过,见是一篇梵文秘籍,背后写着对应的汉字,不由奇道:“这九阴真经的总旨,为何是以梵文撰写,又为何不与真经放在一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