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背篓上盖着的稻草和破褥子掀开,里面是两头瞧着刚满月没几天的小猪崽儿。到了陌生地方吓的不行,挤在一起哼哼哧哧。
  他是特地去云城基地弄药的。
  意识到这一点,七月心里一时间百味杂陈,说不上来是个什么滋味儿。
  “怎么这个时候带来了,天太冷,能养活吗?”她蹲在背篓边上看着两头小猪仔,话一出口又有点后悔。
  她是想道谢来着,一张嘴话就成这样了,倒显得像是埋怨闻连舟把小猪仔带回来的不是时候一样。
  “是不好养,就因为这时候不好养,才会放出来。换成暖和时候,买都买不到。”闻连舟擦了手过来:“没事儿,精心点儿伺候,过了冬天就好了。这几天先放我那边养着吧,我抽空弄个猪圈出来。”
  猪圈没建成之前,就只能先放在屋里养了,放外面怕它们冻死。可养在屋里,那个味道可想而知。
  七月又是一阵沉默。
  “哦,对了!还有这个。”他又从怀里摸出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塑料袋来:“红糖,还有些干枣,你收着吧!”
  闻连舟带着小猪仔去隔壁安顿去了,七月把红糖、大枣和止痛片收起来,找出面盆往里面倒了两碗面粉。
  温水里放点盐化开,然后把水一点一点的注入,边倒边用筷子搅拌面粉,搅成偏干的面絮,然后上手揉成偏硬的面团,盖上面团醒发。
  醒发个十几分钟后,把面团拿出来揉个几分钟,揉成光滑面团后放进面盆里再次醒发十几二十分钟。
  手擀面要想爽滑劲道,三揉三醒必不可少。第三次醒发结束后,揉好面团就可以开擀了。
  闻连舟过来时,七月已经把面擀好切好了,一把一把摊在面板上。锅里的水已经烧开,随时可以下锅煮面。
  “今天吃手擀面啊?”他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我去捣蒜泥!”
  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这大概是刻在闻连舟基因里的东西。吃面,尤其是手擀面,必得配醋和蒜泥,有条件的话还得再来一勺麻酱,完美!
  七月默默端出辣椒油和蘑菇酱,并决定今天就不嫌弃他嘴里的味儿了。
  大蒜挺好的,就是留香太持久……
  第16章
  积雪融化的差不多的时候,镇上搬来了新的住户。
  七月把白菜帮子、萝卜缨子等用刀剁碎,加上玉米面、豆渣、米糠麦糠等,添水烧开煮到粘稠,然后舀到一只水桶里。
  这是给两头猪仔准备的猪食,一会儿放温了闻连舟就会拎到隔壁去喂猪。两头小猪仔适应了新环境后就放开了肚肠,特别能吃,每次快到饭点儿,隔着墙都能听到它们的哼唧声。
  猪食刚煮开,外面忽然有人拍门,紧跟着就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有人在家吗?”声音有点甜甜的,不属于她认识的任何人。
  大冷的天,有谁会来?
  七月往外走,正好外面的人见大门没关,试着走进来,两人刚好在院子里正面相遇,同时站住了脚。
  来人是个年轻姑娘,一头打理的非常漂亮的长卷发,粉色的长款羽绒服,脚上一双毛绒绒,一看就觉得很暖和的雪地靴。
  苹果脸被羽绒服的大毛领裹在中间,眼睛大而圆,唇角自来上翘,是个标准的甜姐儿。
  相较而言,对面的七月就是个标准的村姑。模样身段还成,但臃肿的棉衣加上土里土气的老棉鞋,还有烧火时不知什么时候沾到头发上的干草,好一个年代剧里的农村傻妞。
  “你是这家的主人吧?”那甜姐儿一笑:“我看着就这两家门口扫了雪,应该是有人住的,就过来拜访一下。我是关灵灵,今天刚搬过来,以后咱们就是街坊邻居了。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以后还请多关照。哦,对了!”
  她忽然跑出门去,不一会儿就拿着两个纸袋跑回来:“见面礼!是我自己做的点心,不嫌弃的话就请收下吧!”
  七月一时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关灵灵把袋子递过来,她也顺手接了,就见对方松了口气:“姐姐怎么称呼啊?我就住在你家后面,右边数第三家,姐姐有空过来坐啊!”
  就这口齿伶俐的劲儿,别人说一句,她三句五句恐怕都说完了,简直像只唧唧喳喳的麻雀。
  “叫我七月就好。”说完顿了下:“有机会的话会去的。”
  没有必要的话还是别去了!她有点招架不住这种自来熟,热情洋溢的人。
  “我还要去隔壁邻居家拜访,那七月姐我就先走了啊!”关灵灵拎着剩下的一份点心,挥挥手告别后高高兴兴往隔壁去了。
  屋里传来一股糊味儿,粘稠的猪食没有及时翻,糊锅了。
  新来的关灵灵自然而然的成了饭桌上的话题,盘子里放着几个白胖可爱的糯米滋,七月尝了一个,是甜甜的奶黄馅。
  “又是牛奶又是鸡蛋,这位新街坊挺阔气。”七月说着把碗递给闻连舟,他们中午吃的是野菜馄饨,馄饨飘在清澈的汤里,撒点葱花搁点辣,连吃带喝一万下肚,大冷天也能出一身汗,舒坦。
  “人家可是开着卡车来的,满满一车的东西呢!”闻连舟比她知道的多,哼了一声,不知道是冷笑还是什么:“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天真小姐出门体验生活来了,不知人心险恶。”
  连财不露白都不知道,拉着一车东西招摇过市,就差在脑门上贴个人傻钱多速来抢了。
  <a href="https:///zuozhe/p6z.html" title="划水的月"target="_blank">划水的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