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她问:“我睡了多久?”她嗅到空气里他身上散发出淡淡地檀香气息,这香气与周遭的人有所不同。
他回到对面位置,开口道:“一个小时。”
春浮没想到自己睡了这么长时间,而梦中场景历历在目如同亲身体验。自幼年起,她就做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常常被惊醒,内心压力剧增。自从被云箴带着经历那一切,所见所闻让她对这些奇幻梦境不再稀奇。
黄昏时分别,他们站在拥挤的道路旁,他把手中的纸袋递给她。清凉光线落在两人身上,身边是拥挤的人群,马路上车子拥堵,各种声音沸腾不得安宁,流浪狗、雪白毛发的羊以及强壮的牦牛走在街上,有种回到上世纪的错觉。
“明天我带你去爬山。”他低头,注视她的眼睛。
春浮点头答应,坐上出租车离开。
晚上她坐在台灯下,拿出那张黑白老相片,昏黄灯光里她再次仔细观摩照片上的男女。秦淼把这这张相片给她时,她就知晓这是她从未见过的父母。但她不闻不问,不愿往深处一探究竟。关于他们的存在,她宁可自己凭空而生。
云箴没有与她透露只字片语,她知道,他在等自己接受、消化。
春浮曾强烈渴望获得亲情。在一个有爱有拥抱有欢笑的家庭里长大,她也许不会成长为一个敏感、内心极度虚无的女子。她也许会早早结婚生子,走大部分人会走的路。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游荡在边缘,身上被锋利棱角包裹。
她觉得难过,桌上还放着喝剩的三分之一的白酒,拧开瓶盖喝小口。辛辣顺着喉咙进入胃部,腹部有暖热流转。
她想,自己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承认他们的存在。
她听到清晨的雨声,洒落在寂静的大地。淅淅沥沥,落在地面、树叶上发出深浅不一的声音。她起床打开窗户,窗外寒风灌进来,天色阴沉乌云密布,远处山峰云雾缭绕。将晾干的衣物折叠整齐放进行李箱。
走出巷子,她看见赵小年早已等待在那里。这次他换上了户外冲锋衣,洗的发白的牛仔裤,雪地靴,戴一顶灰白的毛线帽子。整个人精气神充满。见到她,脸上露出微笑。
”你睡得好吗?”他问。
“还可以。”她站在他左侧,抬头望着阴沉的天,冰冻的雨丝落在脸上。
“我们先吃早饭,然后出发。”
随意找了家甜茶馆,他问她是否习惯这里的食物。她表示自己并不挑剔食物,能补充身体能量就行。
他看得出来她因为经常旅行而锻炼出来对环境的强悍的适应力。
***
早上高峰期车辆拥堵,整条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他们在半路下车,各自扫了一辆电动车。穿过大桥,细雨蒙蒙,路面结了冰,他们骑的很慢。寒风中,她的脸吹的发疼,眼睛里蓄满雨水,幸好戴了线帽。
抵达登山入口,停好车。山下是一个公园,种满榆树与杨树,一个面积很小的人工湖,沿着泊油路步行。空气寒冷,此时还没有游客,山路寂静。
“小时候我就喜欢在田间山野游荡,后来我再也没有回去过那里。”他转过脸继续说,“几年前那里被开发成景区,每年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那里避暑。我家里的房子也装修成了民宿。我在新闻里看到了曾经的家。”父亲年老,带着第二任妻子回到了家乡,斥资建造了好几栋楼房开设民宿。他曾与父亲通话,父亲希望他回家,管理民宿。他拒绝了。
“即便回去,也不知道自己的容身之处是否可靠。”她说。在城市里,大多数人倾尽一生,只为得到一个用水泥混泥土砌成的盒子,把它当作自己此生的“家”。
“是这样。所以我一直待在这里。后来我花了一些时间学习油画,去大城市开了个人画展。卖出的画足够维持生活。”
她听出他言语里的谦虚,大学辍学,参与人体实验,独自来到遥远城市谋生,到学习油画。过程的艰辛自不必言说。
登山的过程,她表现出强韧的耐力。心跳加速,呼吸因为高反不顺畅,他拉着她的手,一声不吭。
半路上,他们坐在台阶上休憩,一条大河穿过城市,车辆人流不息。布达拉宫矗立在高处。城市里的高楼没有一栋超过宫殿的高度。河流两边密密麻麻的白色房屋。
继续往上,她摘下帽子塞进口袋里,长发在风中飘起来。
山上堆满用石头堆积起来的玛尼堆,白色布条缠裹在石堆上。他解释说:“这是玛尼堆,藏语称‘朵帮’,意为‘垒起来的石头’。朵帮分为两种,分别是‘阻秽禳灾’与‘镇邪朵帮’。在藏地各处的江畔、湖边、路口以及山间随处可见。”
“这些石头上刻的是什么?”她问。
“大多刻着慧言、六字真言或神像造像以及吉祥图案。”
“等到夏天,山上会长出绿草,景色会比现在美很多。”他对这个城市似乎了如指掌。
“那一定很美。”
他们坐在潮湿的石头上,天空乌云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散去,露出湛蓝的色彩,雨水已停。一束束光柱从乌云中落下来,落在宫殿与房屋上,静谧强壮。她从口袋里拿出香烟与火机,分享给他一根。
灰蓝色烟雾很快被风吹散,吹进眼睛里不得不半眯着。他们之间无需过多的言语,一切尽在共处的当下。
当天空完全显露出它最常见的面貌,清澈高远,没有一丝杂质或瑕疵。春浮定定仰望着天空,一股奇异的能量在心脏周边流转,感到额头与腹部有暖意。忽然了悟到某种类似于“空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