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这个世上最难的情感就是理解。在会议室被tom当那么多人面指名道姓地批评时的那种感受,是她用简单几个句子就能表述出来的么?
  纵然大家都在极力安慰她,但那个无法被看见和感知的内心世界依旧像悬浮在半空中一样让她觉得很不踏实。
  没有真正感受过被托举的滋味,她的内在始终羸弱。
  无处可去的柳如絮凭着本能坐上了那条熟悉的线路。一路换乘,在人来人往的通道里穿行。等回过神的时候,她已经站在了非洲大厦外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她曾经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竟成了她每每低落时都会来的避难所。
  为什么呢?是因为熟悉?还是因为心怀眷恋?
  或许是因为曾经她那萎缩且脆弱的心在这老旧的建筑物里被彻底照亮过。她感受过被聚光灯笼罩的那份美好,就像被温柔的恋人拥抱入怀。
  sd外有几个粉丝在游荡,也不知道是谁的粉丝。
  柳如絮绕到出口的另一边,离地库很近。这里因为比较偏,所以粉丝一般不往这一处来。
  她想等谁?她想见谁?其实她也不知道。但只要站在这里,就能觉得自己躁郁的心情能稍微平复下来。
  眼下演出应该还没结束,所以暂时没有人从sd出来。粉丝们聚在一起闲聊,提起了好几个名字都是柳如絮不怎么熟悉的。
  曾几何时,她也和端端像这几个人一样无论刮风下雨都站在sd外等待。更过的时候不是为了等谁,而是为了有一个归属的地方。
  人们习惯用某个圈子来归纳自己,进而寻找身份认同。音乐剧粉丝。二次元粉丝。游戏粉丝。某个偶像的粉丝。仿佛比起一个平庸又真实的自己,冠上圈子的名头后就能瞬间满足自我认同。
  我不是我。我应该是更好的我。唯有当我隶属于某个光鲜的圈子时我才是好的。
  当外界的光芒笼盖自己,不被看见的那部分才得以以一种具像化的方式呈现。
  那也是柳如絮在章泫和赵宴旎明确交往后还不愿离开的原因之一吧,尽管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始终不肯承认。
  她那卑微的高傲不允许她去直面自己真实的欲望。她觊觎章泫的一切美好,她匮乏的心想吞噬和章泫之间的一切。
  然而现实给了她清醒的一逼兜。
  古人云,越想要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被贪婪蒙蔽双眼时谁的灵魂都充斥着最原始的不堪。
  她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是父母长辈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是同学间学习的榜样,是同事领导夸赞认可的员工。这样的她怎么会有那么令人不齿的贪欲?
  想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柳如絮终于明白,她从不曾多高尚无私。她的付出中同样夹杂了许多连她自己都未察觉到的私欲,只是她不敢承认。
  她也曾像那些梦女粉一样,希望能出现在音乐剧演员的社媒上,希望能被其他粉丝羡慕,希望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希望因为在职场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和价值感的自己可以在感情上得到填补。
  不得不始终让头颅保持高昂的状态,放不下的姿态,是因为她也觉得心虚。她的动机并没有比赵宴旎单纯到哪儿。
  但。
  这就不算喜欢么?
  这份心意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么?
  在过去的两年里她一会试图说服自己其实对章泫的感情并没有那么深。她贪恋那份虚荣,她放不下的是那些所谓的沉没成本。
  可当她和章泫在熟悉的剧场重逢,过往的记忆如潮水一般席卷而来。
  比感知到思念还早到来的是泪流满面。情绪带来的是无法撼动的答案。
  她还喜欢着章泫,哪怕章泫没有选择她。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她感到挫败的么?她本该俯瞰人间,本该配得上她所在的圈子最爱提的高学历、高收入的条件,可是她却被完全不符合这些规训的人吸引。
  诚然,章泫的帅气和表演的实力是他的优点,但与柳如絮一向接受的强调条件匹配的观念却有所偏差。
  然而感情这种事何谓对何谓错?喜欢就是喜欢了,心动就是心动了。要用逻辑去矫正感受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柳如絮的认知里,没被选择意味着她是失败者。失败者怎么还能贪恋角斗场的温暖?她必须得走,起码还能让自己显得体面点。
  去北京既是她给自己的挑战,但何尝不也是一种逃避。她无法直面自己败给了人品欠佳的赵宴旎这个事实,也无法接受章泫竟然会选择赵宴旎而放弃了她。
  那么高傲的她,原来也会如此自卑、脆弱、无助。
  离开上海的两年里,她其实无数次偷偷点开过章泫的社媒账号。那时她听薛之谦的《下雨了》,听到“我在想你可以不必掩饰了”,无法自控的在出租屋里崩溃大哭。
  她没办法否认自己想念章泫的事实。她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洒脱一点。
  就像现在,她在极其脆弱的当口还是来到了非洲大厦。这里曾给她带来过那么多的温暖。此刻,她就像一个狼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期盼那束温暖能再次降临。
  其实柳如絮没抱太多的希望,她就是内心烦乱不已想找个地方散散心,没想过能在这里碰见谁。来之前她偶然看到了《红玫瑰》的场次,按照排班,今天出演主角的卡应该是章泫。
  但若说她是为了章泫来的,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她有章泫的联系方式,大可以提前跟他说一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