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孟凡说,“我结婚不需要什么彩礼。”
这二十万是她经营工作室以来的收入,从她大学毕业起,孟建国就总有意无意的给她灌输结婚一定要要彩礼的思想,可她接受过最新的教育,她到了三十多岁学的最会的就是好好爱自己。
她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并不需要依附任何一个人。孟凡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给这二十万,可能就是想给自己和家里一个了结,把曾经困于生养之恩里的自己解救出来。
孟凡、王梦语还有张斯斯她们清楚的体会到所谓成年不再是年龄达到了一个数字,而是自己有了稳定的收入,有了生活的底气,还有时时和自己自洽的能力。
三十岁,才是成年的分界线吧。
祝:所有的姐妹们不再有年龄焦虑、容貌焦虑以及身材焦虑。人生行至少半,总要学会爱自己才行。
(正文完)
番外1 花开有不同时节,雪落未必都在山巅
卓然还记得那天他在锦宫城遇到了林骁。林骁说他对孟凡是处心积虑。
他说的没错,不仅是处心积虑,还是蓄谋已久。
在卓然还姓何的时候,他只是普通人家的小孩,过着和大多数孩子一样的日子。每天正常的上学、放学,回家里就有妈妈做好的饭菜,周末还能一家三口去逛逛商场。
尤其妈妈卓芸还是南州剧团的演员,美得不可方物。
后来家里的钱越来越多,何兴朝回家的时候越来越少,妈妈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才慢慢意识到,曾经那些平凡的日子到底有多弥足珍贵。
他上高二那年,妈妈得了癌症,可他不知道。只知道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何兴朝跟别人又有了家,又生了孩子。
那个他叫了十几年爸爸的人,去当别人的爸爸了,往后的人生岁月里再也没主动出现在他的生命里。那时候他已经对离婚有个初步的概念,班上的傻强就是父母离婚了,可他爸妈都不要他,他跟着爷爷奶奶,每天衣服上都有脏兮兮的污渍,他奶奶年纪大了,根本洗不干净。
卓然有点庆幸,还好,他还有妈妈。
可妈妈总是不甘心,毕竟当初要不是外公家拆迁,何兴朝没有那笔拆迁款,也成就不了后来的他。
何兴朝发迹后很快就抛妻弃子,他一时间从人人羡慕的富裕少爷变成了人人谈论的对象。卓芸是剧团的演员,在南州知名度本来就高些。
再加上何兴朝神奇的发家史,他们家也过了几年人人艳羡的日子。可人们羡慕的背后都会夹杂着嫉妒,对于落魄的母子,邻里之间总会有些难听的话传过来。
十几岁的少年正值自尊心强的要死的时候,他讨厌抛弃糟糠的何兴朝,也开始厌烦不是以泪洗面就是歇斯底里的卓芸,生活的不如意让他身上渐渐有了戾气。
生活,不就是一场苦难的修行吗,卓然想,或许人生来就是要受难的,可没有人问过他要不要经受这些啊,他渐渐的封闭了自己。他的人生真是烂透了。
无德的爸,颓废的妈,无尽的嘲讽还有自闭的他。
某天的课间,他在操场上闲逛,并不想回去上下一节课,那节是音乐课,老师和他妈妈是旧识,她并没有因为认识而对卓然多加照顾,而是比其他人都热衷看他家的笑话。
只因他妈妈年轻时候的风头盖过了这一众的女同学。
学校宽大的宣传栏里贴一些优秀作文。卓然看着他们套公式且毫无灵魂的写法总是不屑一顾,十篇作文里起码得有两篇会写到司马迁,卓然突然觉得好笑。
“我始终知道,人和人是存在差距的。花开有不同时节,雪落未必都在山巅,即便青草的生活贫瘠、枯燥也并不妨碍它向阳生长。”
这是在众多作文里,文风很不一样的一篇。卓然偏偏看了好几遍,在姓名那一栏写着,高一六班,孟凡。
一个模糊性别的名字,卓然猜不出是男是女,只是莫名的对这个人产生了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经历了贫瘠的人生,还仍然想朝着有光的地方生长。
这和他这段时间以来的认知有很大的不一样,他本来觉得人拗不过命运,该认命的,可这个陌生人,隔着作文纸告诉他这世界有人不想认命。
卓然记住了孟凡,也时常跑到宣传栏那里去看有没有孟凡的作文,像是痴迷的读者等待作者更新连载。
后来他终于见到了高一十六班的孟凡。那是一次高一和高二的篮球比赛,他和林骁就是这么认识的,他们在赛场上挥汗如雨时,他听到场外叽叽喳喳女孩子的声音。
有一个女生喊了一声“孟凡”,卓然循声望去,见到一个清瘦的女孩,穿着宽大的校服,梳着马尾,向叫她的同学走来。
那个“孟凡”在卓然这里终于有了具体的形象,和他想象中一样,孟凡骨子里透着一股子倔劲儿。
后来卓然总是“无意”中遇见孟凡,他见过她很多面,在教室窗边背书的样子,和同学一起去操场的样子,甚至是放学时推着自行车的样子。
起初卓然对她就是好奇,可当这点好奇在心里慢慢发酵起来,孟凡这个人不知不觉就在他心里生了根。
高三那年,卓芸病的很厉害,卓然知道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可卓芸是他唯一的亲人了,那时候的卓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卓芸,所以他不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