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折煞·双生枝> 第180章

第180章

  「本宫记得襄王当初说的可是绝不放张子娥出城……」她眸光一动,坐在春风里柔声婉转地问道,「怎么?变卦了?」
  「公主莫是打趣外臣,这不此一时,彼一时的事?」赵攸笑着打哈哈,回道,「张大人已在路上,还请公主不计前嫌,借信隼一用。待襄王脱险,定不忘公主大恩。」
  「张子娥没来,你又身无信物,本宫该如何信你?」
  赵攸心知这趟来得不容易,五公主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人物。他收起那副轻款笑脸,眉心一沉,正色道:「公主,梁国新叶初生,可知诀洛旧雪未融?」
  「关本宫何事?」
  赵攸挺身进前一步,说道:「公主去过漠北,当知北地雪夜凄寒风冷,请问没有马匹,没有干粮,能撑上几日?公主可以不信外臣,但我们等来了张大人,襄王已是凶多吉少。我大魏、梁国、宋国,三家之所以能在中土大兴兵伐,是因南蛮有镇北侯李守玉,北地有诀洛城李明珏……」
  「赵大人这是在教本宫天下形势?」
  「不敢,」赵攸望向帘后倚案绰约的影,垂袖赔礼道,「诀洛是汉家的铜墙铁壁,一旦溃防,梁地首当其冲,若梁国真有兼并天下之心,应知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梁国是梁国,本公主是本公主,你若想求助于梁国,大可去找我父王,何必乔装改扮到我公主府来?本宫只能认为,赵大人是以诀洛之名,来与我公主府合作,」她将话锋一转,「如此一来,赵大人这话说得就不地道了。朋友?本宫与襄王之间,从未有过私交。本宫给她三千石,她给本宫张子娥,交易而已,她虽送我回梁都,却无故扣下我的人,无非是想手里多个筹码,好来日牵制于我。此次要不是她下落不明,你说我要哪年哪月才有机会见到我的好臣下?请问赵大人,这算是哪门子交情?纵我与她之间要论个礼尚往来,这恩与报,如今怎么算,都是两清。既然两清,我又为何要无缘无故施以援手?他日,她又当如何还呢?」纤细的葱白玉指打起竹帘,气质明澈的女子挑帘而出,她虽步履轻浅,面含病容,却有一言一行不怒自威的风仪。
  「天顺十八年至二十二年,漠北萧条,襄王为何不打?今各部休养生息,养得羊肥马壮,卷土重来不过是时间问题。当日她不曾把握时机,今日必然自食恶果,有什么好意外的?守护边塞这不是她应做的吗?既然担上了王号,恪尽职守,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梁国女子多爱华袍曳地,她身为手握重权的一国公主,却偏爱淡衣简装,仅以一袭淡玉色春衫来衬早春的轻盈。小巧的鹅蛋脸,清亮的杏仁眸,在芳香洇润的春色庭院中,女子柔枝嫩叶般的棱角浸在三月春风里,有几分同自家夫人相当的温婉恬静。
  倘若真是,便好了。
  赵攸兀自惊叹道那一副病恹恹的娇容,竟能显出这般锐利!甚至比他这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更为咄咄逼人。
  当然,显露锋芒,非他所长。李明珏生性张扬,在她的光芒下再亮的火种也弱如萤虫,故而他习惯于收敛锋芒,沉稳持重。公主气势上虽能压下他一筹,却也仅仅只是气势而已,在沁满谦逊恭谨的外衣下,有不可动摇的韧性。
  改河道是削弱北地生力,通商是增强外民对诀洛的依赖,而今战火一起,漠北为了民生不敢擅断商路,来往不断的商队即是诀洛最好的密探。非攻不为苟且,纵使当年强行拿下漠北,且不提损兵折将,战后修筑边防,教化臣民是百年之计,以昔日的财力与国力,无法拿下。既无法拿下,早晚必成大患,届时内乱无止,腹背受敌,这才会把诀洛推向真正不见底的深渊。
  这是他与李明珏默守之约,今生如非必要,他们都不愿再参与无畏的战争。
  眼前人是典型的被权力滋养的人,而他与李明珏,都不是。既然道不同,便无意多言。他今日前来不是为李明珏辩护,更不是来宣扬诀洛主张,他独为借隼,除此之外,无须多费唇舌。
  五公主把话说到这份上,还绕什么弯子?她话语间虽有拒人千里之意,但于赵攸心中,已有八分成事把握,只因——公主从帘后走了出来。
  「公主既无借隼之意,那外臣便不再多作叨扰。告辞之前,还请问公主,当初公主回梁国一事查清了吗?究竟是哪个斗胆包天之人胆敢阻挠您回到母国?」
  嫩柳芽与榆树枝曼丽的影子深浅交错,落了满衫。苏青舟在绿阴中杏眸微睐,没有回答。
  「外臣斗胆猜测,没有。公主若只想做梁国公主,将来得一个什么长公主,镇国公主的名号,外臣可以理解您今日的决定。请恕外臣再次斗胆猜测,公主所求,不止于此。」赵攸感到在被审视,她目光下垂之时,喜怒难辨。他无须品出喜怒,单是获得重视,已是足够好的征兆,赵攸继而扬声说道:「公主有圣母神皇之志,外臣佩服。您莫要忘了,尚今困在漠北的,同是位女主。」
  「公主目下需要的,」他摊平手掌,诚恳地说道,「是盟友。」
  苏青舟略略仰首,漫不经心地拢了一缕秀发在耳后,转而轻笑道:「这事赵大人能做主?」她在轻笑,气氛却并不轻松,那笑意挂在嘴角,不在眼中。此时晌午的阳光恰好照了满院,然而此间气氛,却过于冷峭了些。
  空气中的紧张感在继续收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