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把红豆沙用完,整整包了三大屉包子,还剩下的则被做成了馒头。这新的竹编蒸笼,是周云飞在村里的篾匠买的,十文钱一个虽然贵但能用得上十几年呢。
包子和馒头都蒸上了,夏清把上灶的小锅洗干净,又添上清水。周云飞则提上桶去外面汲水,江淼把桌子板凳都摆好,把他们做好的菜一盘盘都摆上。菜盘碗筷都是周云飞从县里带回来的,幸好有新的,要不然他们做这么多菜,都没得用。
一大碗捶鱼和鱼丸汤、一盘炸猪肉包、带皮的猪肉从前两天就和梅干菜一起蒸出的梅干菜烧肉、炸紫芋米果、糯米芝麻团、烟熏兔肉切片、酸辣萝卜片,再加上还没出锅的糖包子,足足八盘!
这个寓意好,江淼笑眯眯地把新碗筷都放在位置上,周云飞也提水回来了。村子里的炮竹时不时地就响起来,有越来越多人在吃年夜饭了。
张小梅从围墙上探出头来:
“淼哥,你们要吃了吗?我大哥让我问你什么时候写对联。”
“什么?对联?”
他们的屋子和木门上也贴了些红纸窗花,都是张阿么给的。但是对联这事……江淼看着周云飞擦了手,从房间里拿出两副空白的红纸。
“你写。”
“我写?好!我写!”
江淼看了眼笑呵呵的阿爸,去房间里找到笔墨,这笔墨他小心得很,还没用过呢。新年刚好用上第一回!他记得他小时候刚学了写字,他想写对联,阿爸让他写,江仁却骂他不是个汉子,写什么写。
“云飞哥,我写什么?”
周云飞用清水给他磨墨,在椅子上磨得很小心。
他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过年经历,往常在军营里都不在意过年的日子,在……周家,他也是个从早到晚都去干活的,连冬天也要被叫去翻地摘野菜,过大年那一餐,他也不能多夹菜,夹多了还会被骂。
他看着小哥儿笑意盈盈的脸,语气温和:
“你想写什么都行。”
江淼等着磨墨,心情更好了嘴巴更是说个不停:
“那我写个家宅兴旺人无虑……嗯……风雨和调谷满仓,横批就写岁岁平安?云飞哥,你喜欢那个吗?”
周云飞心中一动“家宅兴旺”,淼哥儿也把这里当成他的家吗……如果是就太好了。他点头。
他们聊天的时候,张小梅急匆匆地从隔壁来了,她看见江淼拿着笔在空空地写,十分羡慕:
“淼哥儿!你也太厉害了,居然识得字,还能写出来!”
毕竟小哥儿和姑娘都是要嫁人的,能被送去识字,这件事在农村听起来就很稀少,连汉子去识字的都少呢!当初她大哥要去识字,一年要几百文,大哥也学得不认真,就被送回来了。
“我也是看医书认得的字,我阿爸也认得,你要是想学,可以过来我教你呀。”
见到江淼这么慷慨,张小梅立刻高兴地欢呼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自己来的目的:
“对了,淼哥,我阿父说他之前看好的一副对联他特别喜欢,你能不能给他写个,叫什么……我想想……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1,我们都喜欢这个!”
张小梅想着一个个元宝进家门的样子,喜滋滋的,甚至看见江淼用笔,忍不住幻想……她拿上笔的那一天。
江淼应了一声,这纸就两副,他怕写错了,干脆沾了清水在凳子上写一遍,这才用上周云飞磨好的墨,先给他们写,再给张家写。
桌面上放满了菜,江淼是低着身子弯腰,红纸放在并排的凳子上,他手腕空悬,低头认真写字,耳边一缕头发掉下来,摇摇晃晃的,无比安静。
周云飞就这么看着他,张小梅在旁边大呼小叫的声音他几乎都听不到了——江淼就是这样一个人,骂人的时候那么活泼激动,写字的时候又能这么安静,还有挖药材的时候……
这个小哥儿,是周云飞从来都没遇到过的人。不知不觉间,他都看着迷了。
“哇!这个写得好好啊,周哥!周哥!你怎么不拿着?”
张小梅努力把对联举到他的面前,周云飞才反应过来,对联上的字清秀大气,完全看不出来是个小哥儿写的……
很快,张家的对联也写好了,张小梅小心地举着对联走了,说等会送米饭和浆糊过来。
“小梅快去,就说夏阿么也饿了,等不及了。”
夏清笑了笑,看着两个孩子,让他们去贴对联。
周家的破烂围墙,在冬天里也被慢慢更换了,全都换成了长竹竿交叉支起来,虽然不如张家用土结起来的,但已经比之前好多了。
大门口是周云飞从山里拖回来的一棵松树,刨皮切段深埋进去,也算是个不错的大门了。刚好新门配新对联,周云飞和江淼去门口了,夏清就从小锅里舀出热水,兑上冷水,提着桶到房间里擦洗擦洗。
听着门口孩子们咋咋呼呼的声音,夏清也不自觉地笑起来。
第20章 过新年
“左边一点,行了。”
“大哥,你的那个贴歪了啊,快重新贴啊!”
江淼给周云飞提建议,张小梅也在旁边说张栋子。爆竹声中,这火红火红的对联,贴得整齐,那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夏清穿上棉衣,看着蒸笼里冒着的热气,四个年轻人还在门口讲话,说着今晚的年夜饭。夏清打开蒸笼,里面的包子白白胖胖的,热腾腾地冒着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