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这里,要转弯。”
周云飞点头,江淼见他们学得吃力便安慰:
“刚学名字是有些难了,本来该从简单学起,不过名字学好了,以后便能写了,是随时都能用得上的。”
自从那天,他们一连学了好几天的字,都是常见常用的字,周云飞偶尔也会在睡前想想。
直到了初十,张大伯听说镇上有人要修大宅子招工,他就带着周云飞和张栋子一起去了,工钱不多,八个铜板一天,但冬日里本来就活少,就这活还是大家抢着干的。
周云飞早出晚归,江淼则在家里帮阿爸准备做丸药的事,偶尔和小梅讲讲字,他们已经把院前、院后的地都刨开了起垄,现在种上些蒜瓣、姜块、小白菜种子。
一直到十五这天,是出年节了,也是元宵节,周云飞他们也放假了一天,他从镇上带回来一个漂亮的花灯,里面的蜡烛短得很,就等着元宵晚上点。
江淼也拉着周云飞看他们种的菜,又讲几个新字,考他之前学的那几个字,周云飞都在地上写了,江淼十分惊喜:
“云飞哥,你记性可真好,都是对的!”
连做工时也偶尔复习这几个字的周云飞,感觉心里像吃了蜜糖,他看着那几垄光秃秃的菜地,忽然道:
“你喜欢吃葡萄吗?”
“葡萄?喜欢啊!水润润的葡萄可好吃了,我阿爸说山上还有野葡萄是吗云飞哥?”
周云飞点头,他们修的那宅子上,就有留了种葡萄的地方……等他有机会遇到卖葡萄苗的……周云飞回过神来,听着江淼把这么多天的话都讲完了,这才洗手去帮夏清包汤圆。
不过这次没有过年那么豪气,一碗熬出来的红豆沙放了些糖,已经很不错了,糯米粉加水搓成团子,往中间放些红豆沙。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放在簸箩上,看着就喜人。
“好了,别拉着你云飞哥讲话了,他做工这么累,早上起来还得听你唠叨,过来包汤圆。”
江淼吐吐舌头,洗了手也一起包汤圆。
“镇上……有花灯会。”
周云飞忽然想起来,张栋子还问他要不要带江淼一起去看,他想带小梅和张阿么他们都去看。他不在家的这些年,妹妹也很少上镇上、县上。
“夏叔、淼哥儿,要去吗?”
“花灯会!我,我想去!阿爸,你也一起去吧,阿爸好久都没出门啦,花灯会肯定有很漂亮很漂亮的花灯吧。”
第22章 元宵灯会
夏清最终还是拒绝了去看花灯的事,来回要两个时辰,太远了,他还不如留下来和张阿么讲讲闲话。张大伯和张阿么也不去,但小梅和栋子要去,两家都决定要早点吃晚饭,早些时候去。
汤圆下了锅,天色就有些暗了,有按捺不住的小孩,已经放起了炮。不过毕竟是农家,不会花很多银两买烟花,他们放的多是那种便宜的响炮。江淼刚擦洗完身子,就听到小梅在墙上喊他:
“淼哥,我们先去看花灯,回来再放烟花吧,省得等会晚了,看不上好看的。”
江淼应了一声,夏清从锅里捞出漂浮的汤圆叫他吃,周云飞也从房间里出来。
这汤圆热乎乎、甜滋滋的,吃得人的心里都暖和了。
“云飞哥,镇上好玩吗?花灯会是什么样的?能猜灯谜吗?镇上也有放烟花的吧,我们能不能赶上呢……”
“好了好了,就听见你说话了,快吃,吃完就去看。”
夏清把被问题环绕的周云飞解救出来,催着江淼吃,江淼笑了笑,完全不介意阿爸说自己,他对接下来要去看花灯实在是期待!
一两碗汤圆下肚,这就吃饱了,小梅已经在门口喊了。连张阿么也来了,说是听说隔壁村今天有戏班子去,喊夏清一起去看。
元宵佳节,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人群三三两两地在路上撞上,有的去镇上看花灯,有的去隔壁村看戏。年轻人大多愿意走更远的路去看花灯,一路上姑娘、小哥儿、汉子都有,大大小小一群人,走夜路也并不害怕。
小梅一路上都拉着江淼说话,她去年也想去看花灯,但她年纪小,又没哥哥带着,就没去成,她还听张霞说有特别好吃的糖、饼子。
江淼没和这么多人走过夜路,他心里也高兴,一边和小梅讲话,偶尔还和周云飞、张栋子说。大家都没注意到,后面一群年轻人中,有个人直勾勾地看着他。
“栋子!云飞!你们也去看花灯会啊?”
“是啊,丰树哥,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沾点亲缘关系,大家都基本认识,周云飞是一直都没说话的,人群中也有几个没上前来打招呼,反而快步走过去的。
张栋子眯了眯眼睛,哼了一声。张小梅也学着他哥的样子:
“读书有什么了不起的?哼,这个周丰茂真讨厌!”
江淼有些搞不清楚,不过他们很快改变了话题,说别的去了。毕竟都是年轻人,脚程快,连小梅也没喊累,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就走到镇上了。
小镇虽然没有县城大,但是长街上挂满了红灯笼,有的样式还不同,让人应接不暇。平常圩日赶集都没这样多的人,附近好几个村子的年轻人都来镇上了。
花灯不仅挂在店门口,还挂在长绳上、树上,还有放在水边的,到处都是烛火灯光,泱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