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花生多么?”
周云飞抖了一把花生苗,下面一串串的花生粘着的泥往下掉,密密麻麻一串,看着就多。
“张伯说的堆肥果然有用,连花生看着都大,云飞哥我们晚上吃些煮花生吧?你爱吃么?还是更喜欢吃那炒干花生呢?”
周云飞没吃过新鲜的煮花生,他点点头答应了。
两个人就这么一垄一垄地拔过去,前几日下过一场小雨,泥很松软,两人拔的速度都不慢。不过一直弯着腰,腰也受不了,夏淼偶尔也会起来把拔的花生都堆到畚箕里。他瞧了一眼远处的桑田:
“我看着桑田叶子真好,明天给张家摘桑叶的时候,顺便多摘些,我做点桑叶茶,留些做药。”
“好。”
花生从地里拔出来只是第一步,还得一个个地摘下来。也有村里人会在地里摘,但天色一晚,怕丢还得带回家去。周云飞和夏淼他们来回了几趟,才把花生都给运回家,直接堆成了个小山。
外阿婆是个闲不住的,一见他们拔了花生,立刻拿来了木墩坐着摘花生。虽然有些费劲,但每摘一粒,那都是粮食。见到他们带了这么多花生回来,她笑得都合不拢嘴:
“这么多花生豆,吃得上好一阵了。”
夏淼他们拔完花生,又仔细地把田地检查了一番,确认没有花生被漏在地上了。他们一回来,也顾不上换衣服,就着这脏衣服,坐下来摘花生豆。
天边阴沉沉的,一阵风吹着刚出过汗的身体,居然还觉得有点冷了。夏淼搓了搓手臂:
“这天是真的冷起来了,我们何时收秋稻呢?”
“过了中元节就收。”
晚稻不比早稻的天气好,更看天公的脸色,就怕连绵的秋雨来了,那谷子就真的晒不干了。外阿婆点点头,她看了看天:
“是得早些收了,收到家里多安心呢。”
“阿婆,你就安安心心的,今冬我们全家肯定都能吃饱饭,还能住上新屋呢。”
夏淼这话把外阿婆逗得哈哈笑起来,外阿婆手上一把花生扔到畚箕里,笑眯眯地道:
“自从你们来找我,我何时饿过?我呀,没别的想了,就盼着燕儿他们早点回来,你们呢,就早点给我生个重孙,像小鸣那般,胖乎乎的,多好啊。”
夏淼眨眨眼,他不由地去看云飞哥,和对方看自己的眼神对上,他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发热。孩子……
周云飞沉声道:
“会的。”
云飞哥的眼神炙热,让夏淼也有些不好意思,生娃娃……他们说好了的,等新屋子起了,再攒些银钱就生娃娃。
花生豆堆满了一畚箕,石彬从外面回来了,背上有些青黄的鸡草:
“好多花生!师父,小梅姐说她要多割些草拿回来晒干,怕秋冬没有好草,还说要多捡柴,我们也割些么?”
“行,你平常弄鸡草的时候,每日多弄些,铺到药材担子边上,晒干了就放麻袋里,家里鸡也不多,冬天还能挖些草根什么的,用不了多少干草的。”夏淼朝着石彬招招手,见他额头都有汗了,让他去洗手洗脸,“走,跟师父一块去洗花生,我们先蒸一锅解解馋。”
石彬高兴地应了一声,他们把畚箕里的花生分别倒进两个背篓里,这样到河里拿水一冲,多数就冲干净了,还不会有花生漏掉,外阿婆和周云飞则继续摘花生。
花生冲洗干净,外壳棕黄,立刻剥开来,吃起来脆甜脆甜的,但有股油味,和莲子的清甜并不相同。夏淼直接把干净花生倒了一半到大锅里,倒水烧火煮上就行了,上头的小锅也顺便烧些热水方便用,这样也不浪费柴火。
不到中午,天就阴了下来,一副要下雨的模样。周云飞去水田里看了,提前把出水口挖开,让水流走,就怕晚上下雨太多。
“药材也攒了不少了,云飞哥,你说秦临他们什么时候再来送药材呢?”
周云飞估摸了一下,把花生摘下,这几天要是下雨肯定不来:
“中元节后吧。”
“那好,还能再收些。”
正说着,一阵风吹来,几个人都觉得有些冷了。外阿婆抹了一把衣衫:
“还是得把东西收了,这风吹得身上冷飕飕的,怕是马上要落雨。”
“对,刚好收了,那花生熟了,我都闻见味道了。”
周云飞和夏淼一起去收竹担子,放到草棚里来,外阿婆和石彬就把竹担子上的药材收起来分别放不同的麻袋。
现在房间里摆两张床,又摆了那些粮食,实在是放不下药材了,都放在草棚里。草棚的几边都用竹担子竖起来挡着,防止下雨溅水进来。
阴暗的天气中,他们极快地收完了晾晒的药材和菜干,都坐上桌,夏淼捞起来一木盆热腾腾的煮花生,端到草棚桌上,都有点冒着热气了。
外面果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秋山浸润在阴暗的秋雨之中。
但手上一拿到这热乎乎的煮花生,轻巧地一挤,这新鲜的花生壳就破开了,露出里面的花生仁。这水煮花生,夏淼也洒了盐上去的,吃起来又香又软,但又特别舒服,在这样阴冷的雨里,剥着花生吃着,一点都不觉得冷。
没一会功夫,几个人的手边就都堆了这么一堆花生壳。
外阿婆吃着盐水花生,眼睛眯眯的,忍不住讲起以前的事:
“那时候没饭吃,花生壳都能晒干了磨粉吃呢!还是现在日子好了,家里收了这么多花生,腊八煮粥都不用买。燕儿小时候还能吃上花生,后来我一个人拉扯她,她有好几年都吃不上花生,头一回再吃,还问我这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