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氐州第一> 第238章

第238章

  东风定睛一看,是一颗红绳拴的大狼牙。张鬼方日日夜夜戴着,从不取下来,戴得好几年,根本分不清哪一颗是平措送的,哪一颗是东风送的。
  东风笑道:“把我的礼物反过来送我,这都不叫借花献佛,这叫什么?”
  张鬼方道:“张老爷觉得,这就是辛饶米沃祝福的那颗。”东风不响,张鬼方把狼牙给他挂在脖子上,掖进衣领,又说:“不要叫别人看见。不然他们当你是吐蕃人。”
  第138章 繁华事散逐香尘(八)
  五百精锐即日启程,首先往南走了两日,与朔方军会合,接着一齐东出井陉关,到达常山城下。
  此地城墙静得出奇。之前颜杲卿在任,将城墙加固过一遍。新砖是方的,棱角分明,青里透黑,像鱼背的颜色。旧砖则什么形状都有,被沙尘磨得雾蒙蒙的。砖缝里时有种子发芽,很快枯萎,死掉,留一截树枝卡在墙中。
  文泉说道:“这里真是吓人,一个人都没有。”
  何有终刁难道:“你胆子真小,人少有什么可怕的?”
  文泉不理他,快走几步,躲到东风身旁,说:“是吓人,对吧。”
  东风心里的确也在想,这里静得真是奇怪。
  他这些天先赴平原,后来在郭子仪大营,深深知道战时的城墙是什么模样。大营日夜重兵把守,灯火通明,自不必说。即便在兵力不足的平原,城墙上也多得是守军,绝不是这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早在秋天,大家哪里知道仗如何打,城如何守?只过了个把月,对这些事情居然了如指掌了。
  李光弼将东风请去商量,想请他派一两个人进城侦查。东风便点了文泉与何有终,叫他们两个乔装进城,看看是否有陷阱。
  半日后,文泉与何有终从城里回来,带来一个天大好消息。城中团练子弟本就不服叛军,听说李光弼出征,纷纷倒戈,把叛将安思义五花大绑,准备投降。
  李光弼放下心,带大军进城受降。常山城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归顺了。
  大家都觉得轻飘飘的,如同做梦。文泉怅然道:“好像假的一样。”
  这话被别人听见了,大家都笑话他,嘲道:“难不成你还想打仗?”
  文泉说:“也不是。就是在想,之前守城攻城,死了得有上万人罢。现在居然一点力气不费,就把常山拿回来了。”
  大家又哈哈地笑起来,都说:“有得是你出力的时候。”文泉摇摇头。东风倒颇能理解他,觉得文泉这种伤春悲秋的劲头很是熟悉。
  常山虽然归降,往后却还有一大批叛军援军,不知是否守得住城。大军安顿下来,暂不庆功,按部就班地把轮班安排好了。李光弼又将东风请去,说,问他叛将应该如何处置。
  叛军围攻常山时,做了许多叫人不齿的事情,将太守儿子押在城下做胁迫,太守不降,就将其子当众斩首。
  东风对这些事虽有耳闻,但要叫他出个一式一样的主意,他也当真做不出来。思索少顷,道:“叛军无论如何是要来的。就算把俘虏,未必能起什么震慑的用场。”
  李光弼拍手道:“我也是这个想法。我想的是,安思义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不如把他招安,叫他把援军动向供出来。若这个计划奏效,还要劳动各位大侠出马。”
  此时叛将安思义,还被绑在营地里。将士虽不敢贸然动手,但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李光弼亲手给他松绑,威逼利诱,果然套出话说,他昨夜已向饶阳求援,援军明早就要到了。
  东风问:“援军来了多少人?”
  安思义道:“来了两万。”东风说:“全都来了?”
  安思义不敢看他,只是点了点头。
  东风心说:“要是张鬼方在,又要拉着别人算数了。”冷笑道:“饶你一命,你还来和我们扯谎。两万个人,就算拼着跑死马儿,也跑不到常山的。”
  安思义只好招供道:“明天还没来全。但总共是有两万这么多。”
  这算是好消息么?李光弼派了探子出城,要是察觉叛军动向,立刻回来报信。又派一千弩手,守在城墙上,轮番射箭,勉强守了一天。
  到了下午,有个探子回来报信道,史思明大部五千步卒,正在九门扎营歇整。
  若让叛军前后会合,城墙上的弩手恐怕抵挡不住。东风于是带着五百精锐,追往九门。
  这五百人俱是选出来的轻功高手,飞檐走壁不在话下。平时行军不能走的小道、山路,对他们来讲如履平地。粗略算来,傍晚之前就能赶到叛军扎营之地。
  文泉发愁道:“我们才有五百个人,要对付他们五千人,须得以一当十才有胜算。”
  东风忙道:“快住嘴。”
  军中最不能说这种话,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文泉也知自己犯了忌讳,加上他乐意听东风的指教,歉然道:“我再也不说话了。”
  后面两人却都听见了,一齐赶上来。何有终大笑道:“说你胆子小,你还不认。我杀二百个人,分你十个,好不好?”
  丁白鹇道:“只是要截住他们,又不是要把五千人全杀了。文小兄弟不要太担忧。”
  不出两个时辰,何有终忽然喊道:“前面是什么?”
  东风举头望去。隔着一小片林子,昏茫远方,数道炊烟正滚滚升起。
  他叫众人都停下来,说:“敌营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