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他瞧蒋家那病秧子和小傻子如今也没能离得开人啊!蒋小一不还是去哪都得带着蒋小二和蒋小三?
“呸,当自己是个啥玩意儿。”张夫郎越想越气:“我当初没嫌他家穷,他倒是好意思嫌起我来了,如今刘家的不愿,我看今后还有谁敢上他家说亲去。”
这事传出去,大家都知道蒋小一是个眼睛长头顶上的,眼光高得很,十里八乡没几个能比刘家富贵,如此,谁还敢上他家去提亲?
有人叹气:“哎,以前我还想着这蒋哥儿可怜了,摊上那么个娘,父亲又瘸了腿,不过人懂事,又啥都肯干,瞧着踏踏实实是个好的,但还真是应了那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黄秀莲是个不要脸的,年轻那会儿都没嫁人呢就敢做那种事儿,生的哥儿又能好到哪里去。”
“可不是。”
“不过孙大姐,这刘家的事儿定下来了没?”
孙老婆子笑呵呵,满脸喜色遮都遮不住,上次她嫂子过来,说刘氏挺中意她家娟子的,不过刘虎子说想见见人。
前儿赶集孙老婆子刚带了她家娟子去,在福来客栈外头走了一遭,后来她嫂子传了话来,说刘虎子回去后同刘氏说随她做主,这便是看上了,要是不出啥意外,这事儿估计能成。
不过那边还没传来准话,刘家也未请媒婆上门,孙老婆子也不敢把话说满了。
“这我哪里晓得。不过刘虎子那条件,找的姑娘总归是差不了的,起码家世模样在咱这周边都得是出挑的。”
“嗯!是这么个理,什么锅配什么盖嘛!”
有那聪明的,见孙老婆子这般,瞬间懂了,刘家条件好,谁家有闺女哥儿的不动心?孙老婆子不可能无动于衷,她嫂子正巧的是刘家人……
怕是也请她嫂子上刘家门了。
刘家估摸着也看中娟子,不然孙老婆子能笑成那样?
同着蒋家做一样的事儿,却又做了婊子还立牌坊,扭头看不起人了。
要是刘家的看不上娟子,她还能说出这种话?
有人笑了笑,讨好着道:“要我说,咱周边这几个村,能配得上刘虎子的,恐怕还得是大姐你家的娟子啊!”
这话中听,孙老婆子高兴得不行,但还是佯装恼怒,摆着手,呵道:“瞎说啥,要是传出去,可就毁了我家娟子的名声了。”
……
蒋小一带着蒋小三歇了两次,直到太阳出来,三兄弟才到达镇上。
进城时,白子慕从背篓里探出个头来,抬头一瞧,城墙大门上雕刻着三大字。
——平阳镇。
听都没听说过。
这会城门口人来人往,有穿着短打和草鞋的,也有摇着扇子穿着长袍的,小镇盘查的不严,大概是为了穷人着想,大周明文规定,镇级以下,一律不收入城费。
这会只两个手持长矛的官兵守在城门两旁,维持着秩序。
往城里驶的有牛车、马车,就是没有汽车。
白子慕看到这一幕,还有什么不懂的。
这百分之百是穿越了啊!
不然哪个地方的男人会生娃?又哪个地方还是这般……返璞归真?
这下真是完犊子了。
穿越了,那还怎么回去?
可怜他兢兢业业,省吃俭用整整三年才全款买的电动车啊!都没开几次呢!
白子慕心累,抓着根竹子啃得更起劲了,两只黑黝黝的小眼睛更是转来转去忙个不停,跟刘姥姥逛大花园似的。
哟!
这古代的街,真特么的跟电视上演的一样啊。
第21章
镇上总归是比村里热闹。
街上人来人往,商铺外头挂的牌子,上头的字儿白子慕都能看得懂,蒋小三一进城都不用蒋小一说,就先紧紧的抓着他,东看西看,好奇得不得了。
街道两旁都是些小摊子,有卖包子、混沌的,也有那卖农具和山货的,铺子琳琅满目,蒋小三只觉得一双眼睛都快不够看了。
镇上真是好热闹啊!
人多多。
东西也多多。
吆喝声此起彼伏。
“卖包子咯,卖包子咯,肉包一个只要两文钱咧!”
有人过去:“老板,给我来两个。”
卖包子的一掀开盖子,一股白烟飘起来。
蒋小三闻了闻,只觉香得不得了,走出老远还一个劲的扭头看,恋恋不舍
他不哭不闹,就一边流口水一边巴巴的看,走出老远才扭回头,蒋小一又内疚又心疼他,弯下身来,摸着他的脸,道:“等大哥卖了菜,再买个给你吃,我们先去医馆好不好。”
“嗯!”蒋小三乖乖点头。
蒋小一和蒋小二是医馆里的常客,每个月来得比谁都勤,医馆的门栏都被他俩踩烂了两块,里头的药童都认得他们,一见着他们兄弟就把他们往后院领。
“姜大夫正在问诊,得烦蒋小哥儿你们等会了。”
“没事。”蒋小一进了屋,又放了背篓,这才把蒋小二放床上,白子慕也被抱了出来,蒋小二昨儿被哄得高高兴兴,但一进医馆他下意识的皮就紧,情绪也不太高,噘着嘴,紧紧抱着白子慕没说话。
等了半炷香时间,姜大夫才从外头进来,他是个有些瘦小的老头儿,六十来岁的年纪了,下巴留着一小撮胡子,模样长得很慈爱,看见站在床边虎头虎脑的蒋小三还微微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