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白子豪冷汗又下来了。
  妈的。
  这是露馅了?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这话果真是不假,可是
  他就是控制不住啊!他觉得他这双眼睛,好像已经有了自主意识似的,一看见美人,不瞄两眼它就要死,完全不受他掌控,这可咋的整啊!
  再这么下去,估计要完犊子了。
  今年比往年冷,不到十二月底,天空就开始飘起了小雪。
  地里的萝卜、甘蓝,白菜,是比较耐寒的蔬菜,可以在低温条件下生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可以承受极端的低温。
  像萝卜,当气温低于零下二摄氏度时,萝卜的肉质根可能会受冻。然而,只要土壤温度没有降到零下一度,萝卜仍然可以继续生长。
  如今下的小雪,可后头几天怕是会下大。往年都是会有那么几天,雪特别大,又特别冷。
  那时候气温能降到零下三四度左右。
  地里的菜总不能全拔回来收着,因为全拔了收家里,吃不赢,等着回暖后,就会烂掉了。
  等着雪融化了再种,那少说也得大半个月才能吃。
  这期间,总不能不吃菜。
  菜自个种的,不用花银子买,而粮食贵,村里人每顿饭都是饭少菜多,想填饱肚子,那就得多吃菜,没了菜,那可是要饿死。
  所以地里的菜不能全拔了。
  但雪大了,地里的菜又会被冻坏。
  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村里人没年割了谷子,稻草总会留一部分放地里,烧了肥田,另一部分则是会捆了拿回来——一些拿去铺猪圈,一些则是等着要落雪时,拿去菜地,把菜儿都给盖起来。
  稻草盖得厚,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如今萝卜也大了,蒋小一勤快,平日在家做完辣椒面,每到傍晚便会抽些时间出来,去给菜地淋些水。
  村东头这边多是菜地,平日为了方便给菜地浇水,大家挖了条小水渠,从河边那儿引了水来,水沟离蒋家菜地不远,大概也就百来米的距离。
  伺候得好,如今那萝卜个个胳膊大,一半埋土地,另一半白乎乎的支楞在地面上,瞧着就可人,甘蓝也包得好,白菜更不用说,一颗赛一颗的大,油菜和豌豆尖也是,绿油油的一片,长得嫩极了。
  今年冬季,不愁没菜吃了。
  蒋小一仔仔细细盖了两层稻草,确保即使落了大雪也不会把下头的菜给冻坏,这才起身想回去。
  “小一。”
  刚站起来,不远处有人喊了声。
  是钱氏。
  钱家的菜地就在小水沟旁边,钱氏这会儿也正在给菜地铺稻草。
  他家菜地小,没蒋家的大,里头种的多是大白菜,萝卜就种了一小块。
  这白菜‘耐’吃,不像萝卜,一坑一个,拔完了就完了。
  白菜的话,可以慢慢的掰外头的菜叶吃,只要不拔起来,它就还能再长出新菜叶。
  豌豆这些钱家更是不会种,因为这玩意儿,也就尖尖能吃,一把大的,煮出来也不过小半碗,好吃可不实在。
  钱氏掰了好多老菜叶,几乎有一箩筐,他朝蒋小一招招手,等着人过来了,才道:“这些老叶你拿回去喂猪吧!”
  钱家原先也养了一头猪,不过上次为了凑银子给赌馆,那猪被卖了,如今家里就两老母鸡。
  蒋小一也没客气,烂菜叶又不值什么银子,而且自钱家里出了事后,钱氏对蒋家是客气得很,平日有事没事也会和蒋小一唠两句,聊得多了,蒋小一也晓得这人就是嘴毒了一些,说起话来有时候不管不顾,但心底不算得坏。
  不要人怕是还会多想。
  他刚也带了背篓,这会儿一边往里装,一边好奇道:“怎么这么多老菜叶?你们这几天没吃啊?”
  钱家种的菜,也就堪堪够吃,一日三餐,那是天天的都要摘,按理来说应该没什么老菜叶才是。
  钱氏蹲在一旁的水沟边洗手,闻言道:“今年我和大嫂做了好些笋干,上个月我回娘家,得了半袋菜干回来,前儿不是连着下了好几天小雨么,那菜干有些霉了,怕再留下去会坏,这几天家里菜干、笋干轮着吃,吃都吃不赢,地里的菜就没咋的摘了。”
  菜干晒干了硬邦邦,吃的时候得热水泡过了才能煮,煮的时候,也要煮久一些,不然不容易软。
  硬菜干嚼着就跟嚼老树根一样,但想把它煮软,怎么的都得煮半个小时,这费柴火,而且没有油,煮出来的干菜也不是太好吃,寻常人家,有菜吃的时候,都不吃菜干,一般都是等着地里的菜青黄不接,实在没吃的情况下,大家才会吃。
  白菜,回暖后,容易开花,也容易烂,油菜也是,种下去最多三个月,就不长了,村里人一般会在三月份暖和些的时候,才开始种些南瓜,黄瓜,豆角啥的。
  这些菜冷了,种下去也不会长,然而种了,起码一个多来月才能吃,因此这时候,大家先头弄的干菜就能派上用场了。
  这会儿地里虽是有菜,但钱家是吃腻了,这才煮了干菜吃。
  蒋小一点点头,说自家今年种的油菜多,让她想吃的时候,就摘些回去,不用客气。
  钱氏嗯了一声,看着他蹲在地上装猪菜,发顶乌黑,心里五味杂陈。
  以前蒋小一常给家里送菜,晓得他们只种白菜,便总送些他们没种的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