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他路过张家外头,还见那两女婿在张屠夫跟前,一个劲儿的夸张大宝,说这孩子长得好真实好,结实得紧,他们瞧着就打心里喜欢,走的时候还说让张大宝以后经常上他们家去玩。
可话说的好听,出了张家门,张屠夫和张氏不在跟前,那两汉子要是碰上了张大宝,那是招呼都不打一声。
王哥儿见了好几次,就晓得了,每次买那鞋子啊糖啊啥的,其实也就是做做面子,尽个礼数,这两,不是真的疼张大宝。
可见了白子慕和三个孩子相处时的模样,他突然觉得,好像只要蒋小二他们三个小森*晚*整*理家伙说想要,不管啥,白子慕都会想了法子给他们弄来。
即使嘴上说的不情不愿,可孩子说想,他立马的就给孩子去拿了。
村里人就是疼自个亲儿子,估计也就这么个疼法了。
大家总猜不透,白子慕和蒋小一咋的那么疼底下这几个小舅子,如今蒋家那三个娃子,说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都不为过。天天的吃肉还不算,一人还好几件袄子,这棉袄不便宜,一件都得几百文的往上走。
蒋小一以前没成家,疼弟弟,那大家尚且还能理解,但如今成家了,虽说是做了生意,赚了些,但银子却是没藏着掖着,给孩子买这买那,银子全花几个孩子身上,大家就不理解了。
怎么不偷偷留些?以后自个有孩子了咋的整?不能光顾着弟弟,白小子也是,不晓得到底咋想的。
大家不懂,但王哥儿大抵晓得为什么。
先头他路上碰到蒋小二,见蒋小二手上夸着个小篮子,像村里妇人要去摘菜似的,走得慢吞吞,觉得有些好笑,正巧他要去地里摘菜,要经过村尾那边,便抱着蒋小二回去,见他小手里捏着个野梨,还笑着问他:“梨果子哪儿来的?”
小山村没人种梨树,但山里有一些,村里孩子多,嘴也馋,每次都等不到野梨成熟,就成群结队跑山里找,然后摘了吃,而且那时候,野梨也差不多过季了,山里已经没什么野梨了。
蒋小二奶呼呼的道:“是叔公给小二的。”
叔公去砍柴,见树上还有一个,大概是先头树叶遮挡了,没人发现,遗漏了下来,便拿棍子打了下来,路上看见蒋小二,疼他,就给他了。
蒋小二应该是刚从大房那边同堂奶奶学针线活儿回来,篮子里放着把剪刀,还有一些线,和两块小旧布,布上头的针线缝得歪歪扭扭,篮子虽是小,但只装这么些东西是没装满的,野梨也可以放里头,但他硬是要抓手里,想来是宝贝得紧。
王哥儿笑起来:“那你怎么不吃呀?”
蒋小二想都不想,直接道:“要留给大哥也。”
“那不给你父亲吗?”王哥儿有意逗他:“只有一个,你确定要给大哥?那你父亲呢?怎么办?”
蒋小二闻言,顿时愁苦起来,挠挠头,最后还是说,想给大哥,大哥爱吃甜甜。
一个梨,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但对穷人家来讲,一阵一线,甚至只一口吃食,不管是买来的,还是地里寻的,只要能吃,那都是稀罕物。
他自己没有吃,家里还有蒋父,还有蒋小一和蒋小三三个,但他却想留着给蒋小一。
为啥?
不用问,王哥儿都晓得,因为他最爱的就是蒋小一,因此才有点吃,就先念着他,连着自己都舍不得吃。
王哥儿又问他,跟奶奶学针线活儿,辛苦吗?
蒋小二说不辛苦啊!
王哥儿捏着他瘦巴巴的小脸儿:“我们小二不怕人笑话吗?”
蒋小二眨巴着黑黝黝的圆眼睛:“笑话什么呀?”
“针线活都是姑娘、哥儿才学的东西,小二可是个小汉子呢!”王哥儿说。
“小汉子也能学的,小二都学会了呢!上次大哥衣裳坏了,还是小二给他缝的。”蒋小二严肃着小脸儿:
“小二不怕人家笑,大哥不会缝衣裳,小二会了,就能帮大哥了,小二能帮忙,大哥就不用累累,谁笑话小二,小二就叫弟弟去收拾他,王哥哥,我告诉你,我弟弟可厉害了,这么大的柴火,他都能抱起来。”
说着他看着手里的梨,眉头微拧:“弟弟天天要捡菜货,还要照顾菜地,弟弟也辛苦,我回去让大哥分一口给弟弟吃,还有父亲,父亲也累累的,也分一口,剩下的,就都给大哥吃。”
王哥儿听了,心里是又酸又涩。
他大嫂那两个闺女,小的那个比蒋小二还要大一岁,但针线活儿就不爱学,寻常学了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就囔着说累,不要学了。
但针线活儿做起来就动动手,压根不用花啥子力气,哪里会累,不过是因为孩子小,好动好玩,坐不住罢了。
他大嫂是说来说去,她都不愿学,后头他大嫂便说了,不学咋的嫁人?要是以后被你当家的汉子嫌了,你可别怨娘。
如此这般说,她才愿意耐着性子去学了。
但她之所以愿意学,是为着自己,同蒋小二不一样,蒋小二是想着帮蒋小一分担些活儿。
王哥明知故问,问他最爱谁,蒋小二还小,不懂事儿,说最爱大哥,也爱父亲也爱弟弟,都爱。
他是一记事起,总陪在他身边,照顾着他的,就是蒋小一。
蒋小一于他而言,是大哥,是父亲,也是爹爹般的存在。
所以他最爱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