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不过也难怪。
  这猪蹄也不知道咋炖的,吃起来就是比厨娘做的好,他平日不爱吃这个,嫌油腻,但今儿都啃了四块了。
  赵主君招呼蒋小一多吃点菜,又问他,如今冷家里有没有菜吃?
  “有的。”蒋小一说:“我家菜地大,今年种了很多白菜和萝卜,豌豆和茼蒿也种了一些,不过茼蒿长得慢,上次掐着吃了一顿,后头连着落了几天雪,可能冷多,茼蒿发的慢,夫君让我不要再掐了,说留过年的时候再吃。”
  “有吃的那就好,不过你种的那般多,一个人照顾得过来不?”赵主君问。
  蒋小一牛逼道:“能啊!我以前就是专门种菜卖的,我父亲要忙,菜地都是我和弟弟们在照顾,也就刚种的时候要多看顾这些,得经常的浇些水,不过我力气大,能一次挑两大捅,小菜苗不能干着,不然以后长不好,不过大了就好了,不用时常的浇水,而且小二他们天天去摘猪菜,见着有草了也会拔掉,都不怎么用我忙。”
  “那可有养鸡啊?这菜种得多,老叶子就多了,不养鸡的话,这些老叶怕是没啥东西吃了,可得浪费。”
  蒋小一夹了一筷子菜,才道:“养了鸭,还有一头大肉猪,猪吃得多,地里的老菜叶都快不够喂了,去年也没想到今年能买猪崽子养,因此都没能种点红薯,不然要是能备点猪草留着,今年就不用天天的去摘猪菜了,不过这会儿都进二月了,想来过不了多久就暖了,到时外头草多,就不用愁了,随便去山里割点回来就能喂了。”
  赵主君听得津津有味,他穷苦出身,生意他听不懂,他就爱听这些。
  饭后坐一起聊了片刻,两老就觉困倦了,他们习惯午间歇一会儿,赵云澜便带蒋小一去了自个院子里。
  先头沈鸟鸟没找着,他想孩子想得紧,丫鬟也晓得,他是一闲下来就爱捧着沈鸟鸟的衣裳看,有时捧着这件,有时不知想起了什么,又捧别的件。
  因此准备行囊时,沈鸟鸟的旧衣裳她们也装了不少来,因为不晓得赵云澜要拿哪件睹物思人,干脆就都装了,他下次想拿哪件就拿哪件,反正装马车上,不用人拿,多收拾些也无所谓。
  加上新做的那几套,满满一大箱子。
  蒋小一拿了最上头的几套衣裳打开看了看,说:“这个小二和小三能穿得了。”
  他们年纪虽是比沈鸟鸟大一些,但个头矮,也瘦。
  赵云澜笑道:“那就拿回去留着天气热了给他们穿,这料子是京城那边来的,透气好,夏天穿了凉快,当初我也是一时难受,才绣了这么多。”
  蒋小一呐呐的没说话。
  一难受就做了十来套衣裳?他一难受最多就是多干几碗饭。
  赵云澜又开口道:“这些多是夏衣,至于冬衣,我已经让布庄那边给他们做了。”
  “啊?”蒋小一立马摆手:“不用了不用了,都够穿呢!过了年估摸着就暖和起来了,不用再给他们做,孩子也长得快,留明年怕是该短了。”
  “没事儿。”赵云澜一脸无所谓的道:“也不废什么银子。”
  蒋小一:“……”
  赵叔,这么拉仇恨是不对的,你知道吗?
  箱子下面都是沈鸟鸟的旧衣裳,见蒋小一把新衣裳包起来了,赵云澜就关了箱子,说里头的旧衣裳穿不着了,回头让丫鬟们拿去拆了,看看做鞋垫还是啥的都随她们。
  富贵人家不像村里,小孩的衣裳穿不下就洗干净了收着,留着以后给老二老三或是孙子穿,或者是拿去送亲戚。
  大家日子不好过,给孩子买的布料虽不是粗布,但也不是丝绸绫罗,多少还是有些糙,洗多了软,刚出生的娃儿穿了舒服,所以拿去送人,大家都是乐得要,半点不嫌弃。
  赵家没什么亲戚,外头乞丐又没小的,如此也只能拿去给下人做鞋垫。
  赵富民和赵主君就这么个外孙,那是疼得跟什么似的,以前沈鸟鸟一回去看他们,他们就总爱给沈鸟鸟买东西,衣裳买得最是多,还尽是挑最好的买。
  毕竟那么辛苦的赚银子,不给孩子花那赚了干啥使?加上就这么一个,赵家是恨不得都给他最好的,衣裳是挑贵的买,吃的也是如此。
  蒋小一见那料子实在是好,上头绣的花样也好看,村里人一般也就绣点花儿,太繁琐的也不会,但这衣裳上不知绣的啥,蒋小一认不出来,但就是觉得好看得紧,料子又丝滑柔软,镇上人家的娃儿怕是都穿不了这么好。
  “赵叔你不要了,那我能不能拿回去啊?”
  赵云澜看着他:“拿回去做什么?这都是鸟鸟以前穿的,小二小三穿了怕是会短,以后我自会买给他们。”
  “不是给小二他们穿,是给我小外甥。”蒋小一说:“我还有两个堂姐,她们也生了两个哥儿,一个两岁,一个三岁,还很小呢!可以给他们穿。”
  这里头的旧小衣都是长款,府城人家很少穿短打。
  村里汉子为了干活方便,一般都是上头衣裳,下头裤子,白子慕穿的长衫,风度翩翩,而大多姑娘哥儿,也是长裙长衫。
  三个孩子还小,穿长衫上茅房不方便,因此也是穿的短打,蒋小一眼光还‘不赖’,买布的时候,还尽挑喜庆的料子买,因此三个小家伙穿衣风格很有乡村风。
  这箱子里头的衣裳都是长衫款式,穿紧了,还能改了做短打,这么一大箱,够孩子穿八/九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