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生气的时候,最爱磨刀子。
  困了,也最喜欢抱着他睡。
  以前不晓得周幽王为什么能为博得美人一笑而不惜燃烽台戏诸侯。
  那美人笑不笑的,关他啥事儿。
  但跟蒋小一在一起后,他才算是晓得了,只要这小哥儿一开心,他自个就乐得跟什么似的。
  他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情绪,会被旁人所牵引着。
  每回只要蒋小一对着他笑,他都会想亲他。
  乐他所乐,忧他所忧。
  为了这个人,或者说是为了现在这安宁的一刻,似乎付出什么代价,都让他觉得值。
  白子慕默默注视他片刻,又抱住了他,把脸埋在蒋小一的脖颈边,轻轻笑了起来。
  房中静谧微暗,窗边月光微微倾洒而进,浅浅的呼吸声回荡在屋里。
  外头传来微微声响。
  光坐着到底是无聊。
  今儿来的时候,赵富民没空着手来,买了些酒水,还要一些点心和干果子。
  大伯腿脚未好,不能饮酒,加上桌子都摆满了,蒋父就没拿出来,这会儿闲着也是闲着,他问赵富民要不要喝点?喝的话,他就去炒点花生。
  赵富民也好这口,当即一拍大腿,说去帮忙。
  两人进了厨房,炒了花生,到堂屋一边烤着火,一边喝着酒,甭提有多美了。
  大概是晚饭蘸料蘸得多了,半夜蒋小一生生渴醒了过来,他想去厨房喝点水,路过堂屋,见着里头黑漆漆,还十分纳闷。
  ——怎么他父亲和外公守夜连个油灯也不点,火也没有烧。
  不冷的吗?
  他推开门进去一看,两人已经搁床上不省人事了。
  蒋小一:“……”
  先头父亲还说这个家,就他一个靠谱,如今瞧着,也没靠谱到哪里去。
  蒋小一给他们盖好被子森*晚*整*理,去厨房喝了点水,又立马蹿回床上。
  ……
  乡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却也有锄禾日当午的苦楚。
  赵主君明显是喜欢呆村里的,隔天起来,王二路赶了马车过来,赵富民问他要回去吗?
  他直摇头,但大过年的,哪有去别人家过的道理,总归是不太好意思。
  赵主君不想回去,可却又不晓得怎么开口留下来,蒋小一见此,微微弯着嘴角,忍着笑说让他们住家里,不回去算了,一起过年,人多热闹。
  一听这话赵主君顿时喜笑颜开,吃过早饭就让三个小家伙领他去大房家,不过半道见了叔奶奶正坐路边在和人唠闲。
  三个小家伙一打招呼,叔奶奶一问,晓得赵主君是谁后,立马拿了凳子拍拍,说小老弟,过来坐。
  在场的也有老夫郎,赵主君就坐下去了。
  这一坐屁股好像就生了根,一早上都没舍得回来,见大家不光说话,还纳着鞋垫,他还凑过去,那老夫郎先头跟赵云澜说过话,赵云澜好相处,想来他爹也不差。
  于是那老夫郎还问他会不会,赵主君说会,不止会,还会好些花样呢。
  这话一出来,大家瞬间就把他围了起来,七嘴八舌的同他讨教。
  赵云澜出来看了一眼,见他和人聊得畅快,还帮人择菜,相处很融洽的样子,便回去了。
  家里还要忙呢!又要贴对联,又要打扫,还要做花糕,做粽子,做糍粑,一堆的活儿。
  小山村这边有习俗,过年祭祖的时候,案台上得摆三个粽子,这是给老祖宗吃的,因此不管咋的忙都得做。
  蒋小一一个人显然是忙不过来,这粽子蒋父和白子慕也不会包,赵云澜只能帮忙搭把手。
  拜祖用的粽子得包大个的,村里人一般爱拿柊叶来包,这种叶子大,寻常能包半斤糯米,有些人家会在菜地里头种一些,蒋小二几个不挑食,昨儿蒋小一问他们要不要吃,吃的话糯米和黑豆他就泡多一点。
  粽子大不好煮熟,糯米泡过再拿去做,会好煮一些。
  三个小家伙说他们也要吃,蒋小一早上起来就让白子慕去山里找些箬竹叶回来,这个寻常拿来包三角小粽子。
  白子慕带着三个小家伙去了。
  赵富民闲不住,拿了根拐杖跟着。
  赵云澜和蒋小一去大房菜地里头割了点柊叶回来,坐厨房里头洗,蒋父拿了红纸进来坐在桌边,想剪一些,拿米糊粘几个小红袋子。
  大周没有红包,平日要是走亲戚或是喝喜酒,都是直接给的银子。
  但要是过年,为图个喜庆,大家也会拿些红纸把压岁钱包起来,再给孩子。
  家里这三个要给,大房那边,蒋大牛成婚了不用给,但蒋大树还没成婚,没成婚的,在村里人看来都是孩子,他是三叔,也得给压岁钱,还有雨哥儿他们几个。
  文娘、桂娘那边还有四个小外孙,蒋父算了算,今年怎么的都得包十来个红纸包。
  赵云澜见买的红纸多,便说给他也粘几个,虽不是亲戚,但孩子来了,又叫他家鸟鸟做舅舅,这一声总不能白叫,他怎么的都得表示表示。
  蒋父也晓得这么个理:“那我给你做四个。”
  赵云澜想了想,说:“给我做十四个。”
  十四个?
  这么多?是把后院的猪都算进去了吗?
  但蒋父不好多问,赵云澜做一百个那都是他的事,这人银子多,爱做几个做几个,蒋父点头道:“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