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刘老婆越骂越难听,张大丫没料到她会这么说,气得厉害,一口气没上得来,直挺挺的往后倒了下去。
  张猎户赶忙给她摁了人中,张大丫醒过来后,就说肚子痛得厉害。
  张猎户见她脸都白了,害怕出事儿,便让小儿子去同村长家借了牛车,张家一行人赶忙将张大丫送去了镇上。
  后头姜大夫说是动了胎气,先喝点安胎药,这会儿不宜搬动,明儿再回去。
  几人在医馆里头凑合着歇了一晚,今儿早上等着姜大夫又把了次脉,抓了两包药,几人才回来。
  但路途颠簸,张猎户也没敢赶太快,牛车晃晃悠悠,硬是快晌午了才到村里。
  大伯娘高兴得紧,脸上不再见丝毫忧愁,说天气冷,赶紧回家,可不能冷着大丫和她的小孙子。
  小山村这边过年都是过到初七,初八过后,年就算是过完了。
  一想到要回去上工,白子慕就觉得累,不过在家这几天,比上工还要累,天天都要抡大勺,家里的鸭吃完了,买的几只鸡也没了,猪肉也要完了,不回去上工,家里人口多,怕是要喝西北风了。
  晚上睡觉,蒋小一问他,地还买不买?
  白子慕当初是从村长家‘出嫁’,初二那天,白子慕陪孩子们玩,蒋小一便自个提了点肉过去,蒋父同他一道。
  村长在家,客套完蒋父才同他说了买田的事儿,村长说这事儿他懂了,要是陆家真的卖,他就先以他家的名义买下来,过后再过户。
  前儿村长得了准确消息,寻了过来,说陆家打算卖两亩,就靠近唐家那块地儿,蒋小一想同白子慕商量商量。
  当初为了给蒋小二治病,迫于无奈,蒋父不得不卖了好些田地。
  村里人就是靠地吃饭,没了地没了田,后头不管咋的干活,都吃不饱穿不暖。
  以前挨饿的时候,蒋小一总忍不住想,要是家里的田还在,没有卖出去,那么只要勤快些,总能有口吃的,不至于会隔三差五的饿肚子。
  想得多了,这事儿就成了他的心病,哪怕可以靠着生意过活儿了,可对于田地,他依旧是渴望得厉害。
  白子慕是知道的,因为蒋小一说起这事儿时,那眼亮得跟灯泡似的:“父亲怎么说?”
  “父亲说那两块田都挺好的,算是肥沃。”蒋小一打了个哈欠,继续道:
  “要是想买可得赶紧,村里人不咋的卖田,这次不买,下次想买可就难了,除非去开荒,不过开荒也不好,这荒地便宜,近的地儿都被人买了,远的没人开,咱要是买荒地,虽说头三年不用交税,但太远了,不说种的时候不方便,而且靠近林子,怕是刚一种下去,种子就被野鸡扒去吃了。”
  白子慕没种过地不懂这些:“你和父亲看着来吧!一亩田多少银子啊?”
  蒋小一在他怀里动了动,寻了个舒服的姿势才道:“听村长说要十二两。”
  这不算贵,往年也就这个价。
  陆家不急用银子,本来可以喊更高一些,不过喊高了,又没人愿意买,而且村里人也会说,觉得他们狮子大开口,心里不得劲。
  老两口怕遭人怨,年纪上来了,就怕死的时候没人帮衬,他家就一儿子,也上了年纪,他们死了,总得有人帮着抬棺,喊贵,也就只能贵个几百文,因为喊太高了没人买,如此,就实在没有必要再惹嫌了。
  而且不早些卖出去,他们顾不过来,留着长草,过个两三年,草根扎得深了,再种庄稼可就不好种了,好好的良田怕是得成下等田,到时不说十二,怕是十一两都没人买。
  白子慕算了算,两亩,那得去二十四两,农忙完还要起房子……
  先头办的嗦粉大赛,里头的香油和豆腐都是从家里买的,三十文就能随便吃,遇上那胃口好的,多少是亏一些,但大多数人都是两碗就干不动了。
  三十五文两碗粉,他们客栈还是能赚差不多十一二文,虽是少了一些,但胜在参赛的人多,一场比赛搞下来,盈头还是客观的,他也趁机赚了一波,后头年货给伙计们置办的香油也赚了一点,如今盒子里已经存了有一百零二两银子了。
  不过起完房子,这手头估摸着又要紧回来了。
  蒋家同意买,村长便去找了陆老汉。
  蒋小一不怕陆家晓得了会使坏,毕竟陆家人都是胆小的,就算想使,有夫君在,他才不怕呢!
  夫君厉害了,要是陆老汉几个敢上门来闹幺蛾子,夫君一拳头过去森*晚*整*理,他们怕是得胖个好几斤。
  初八,赵富民和赵主君就要回镇上了,在蒋家住了几天,已经习惯了,赵主君都有点舍不得走。
  老人家上了年纪最怕孤独,在村里,他还能去晒谷场那边逛逛,同人说说话,也能帮着摘点猪菜,洗点衣裳,就是后院的鸡,这几天他也喂出了感情。
  去了府城,那就是整天的待院墙里头……
  赵云澜晓得不只是他,就是沈鸟鸟也不愿走,但生意耽误不得。
  年前就同巡洲那边的说好了,年后他就过去,要是药材好,价格合适,就得尽快定下来,不然底下几个药铺怕是就要撑不住了。
  而且也得建个作坊,做香油。
  底下各铺子的掌柜年前没能见,回去了也得同着吃个饭。
  大大小小的事儿一大堆,都得等着他来忙。
  沈鸟鸟以为是回镇上,像先头那般住一天就回来,上马车的时候还高高兴兴,蒋小二和蒋小三也不懂,还跟他说明儿回来了,再一起玩陀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