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蒋小一说记得。
  他阿奶的墓旁边有一棵枫树,大前年他去扫的时候,就是把枫树当成记号才寻着的,去年找得着,没道理今年找不着。
  “父亲你放心,我晓得呢。”
  蒋父看了看他,见他还拍着胸脯,总觉他这哥儿办起正事来是一件都不靠谱,压根放不了心。
  赵云澜还笑,说他是瞎操心,当爹娘的总觉得孩子还小,不知事,不放心,可蒋小一都二十出头了,也不是没去扫过,不可能找不着的。
  蒋父想想,也是这么个理:“那走吧,我爹那坟远着呢!对了。”他从怀里掏了个小瓶子出来:“你擦擦这个,燕娘,你也擦一些。”
  那小瓶子里头装着些膏药,褐色的,味儿有点大还很刺鼻。
  蒋父笑道:“这味儿不好闻,但擦了跑山里去就不用怕蚊虫咬了。”
  赵云澜接过:“是嘛,你哪买的?我还从未见过这种驱蚊膏。”
  济世堂里头也卖驱蚊药,但却不是这种味的,他虽是不晓得药理,但底下开着药铺子,他还是懂一些的。
  如今各大药铺卖的驱蚊药以及香囊和驱蚊膏,大多都是拿艾草和嵩草做的,香囊大多则是用的香薰草。
  这药膏,味儿很特别。
  蒋父见燕娘只弄了一点擦脸,手腕、脚腕以及脖子后头都没擦,他挖了点膏药,一边帮她擦,一边道:
  “是我去七里屯那边买的,那边有个货郎,这膏药是他自个做的,他以前经常挑来卖,小一还小那会儿我时常带他去地里,蚊子多,我就常给他买这玩意儿擦,不过那货郎年纪大了,这几年都不咋的来卖东西了。”
  “镇上的驱蚊膏效果不大好,这几个小的最近天天在外头跑,我前几天去七里屯那边寻了那卖货郎,正巧的药膏他还做,我就同他买了一些回来。”
  山里蚊虫多,蒋小二几个在外头割猪草,总是被叮得满身包,回来就跟得了麻风一样,又像虱子上身了,这里挠挠哪里挠挠,医馆里卖的驱蚊膏不好用,蒋父这才跑一趟。
  他给燕娘仔仔细细的把手脚都擦好了,又捏了一下她的脸,笑着打趣,说:“我们燕娘这么漂亮,可不能便宜外头的蚊子了。”
  “三叔……”燕娘羞羞的。
  赵云澜没再说话,把衣裳没遮到的地儿都擦了一遍,这才帮忙拿锄头。
  “走吧!”
  蒋爷爷的墓离家远,隔了两座山头,早些去,回来快了,还能帮孩子做做饭。
  蒋父是赶紧赶慢,不过念着赵云澜没爬过山,燕娘又还小,不得不慢了脚步,可晓是如此,较为湿滑的路面也是寸步难行,简单的几步,却走得比几公里还有累人,好几次赵云澜都要摔倒了,蒋父说这会儿还没走多远,离家近,让他回去,赵云澜却说啥都不肯。
  再回来都末时了。
  他以为蒋小一和白子慕早带着几个小的回来了,没准饭菜早就做好了又凉透了,结果一进院门,发现家里静悄悄,再到厨房一看,里头冷冷清清,锅里空空荡荡,蒋小一几人显然是还没回来。
  蒋父蹙着眉头,觉得不应该。
  他去扫那么远的地儿都回来了,他家哥儿和白小子去的那么近,咋的还不回来?
  正疑惑呢,外头吵囔囔的,他出来一看,白子慕和蒋小一走时带着锄头背篓,回来却是光杆司令。
  再看三个小的,花猫一样,头发乱糟糟的就不说了,胸前的衣裳还湿哒哒。
  要是只鸡不见,蒋父倒不疑惑。
  毕竟爬山累,有些人祭拜完祖宗,当场就吃了,把肉和糯米干完了才回来。
  可箩筐和锄头,总不能也吃了吧!
  蒋小一脸色讪讪的,进了厨房,就开始‘翻箱倒柜’,蒋父见他在碗柜里头看了一圈,又去瞄先头装肉的小缸子,蒋父问他要找什么?
  蒋小一小小声:“想找点肉,父亲,家里还有肉吗?”
  蒋父摇摇头:“没了,怎么了?今天煮的肉多,够吃了。”
  蒋小一又是小小声:“不是要吃,我想煮了拿去给阿奶扫墓。”
  “啊?”蒋父都愣完了:“你和白小子不是拿鸡去扫了吗?”
  蒋小一有些心虚的摸了摸鼻子,看天看地就是没好意思看他。
  扫什么墓?
  墓都没找着。
  西山腰这边树多,草也茂盛,好像到处都是一个样,因此不熟悉路的人,很容易在山里迷路。
  蒋小一一路东张西望想看枫树在哪里。可也不晓得是不是被人砍去做糯米了,找了半天都没找着。
  背篓带子半路还断了,大背篓抱着不方便,白子慕觉得胳膊酸,便说先搁树底下,找着墓了再回来拿,蒋小一便把锄头也搁在一旁,结果五个人在山腰上逛了一圈,后头墓没找着,背篓放哪里也不记得了,两大三小又搁山里转悠。
  找了一圈,背篓也没找着,刺泡和野桑葚到是吃了不少。
  蒋父朝外头看了一眼,蒋小二几个急吼吼的到处找麻袋,说等会儿要摘多多的刺泡,留晚上吃个饱。
  蒋父瞬间就觉心累得慌。
  他就说了,这几个只要一凑一起,准是办不了一件正事儿。
  而且,墓没找着,鸡也丢了,这几个竟然还有心思找刺泡吃,这心怕是得跟盘一样宽啊。
  这个家,没了他,那真是迟早要完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