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而且,知洲啥人啊?
一洲老大是知府,老二是知洲,即使不提远在京城的老师,这会儿知府是他师兄,知洲敢跟他杠?
他搬出两座靠山了,聪明人都晓得该怎么选了。
白子慕看完,是心里酸溜溜。
上头有人就是好,说话口气都这么狂。
蒋小一和赵云澜拔完鸡毛,又给鸡开了肚,鸡肠虽是脏,但也是能吃的。
蒋小一削了根小棍子,插到了鸡肠里头去,再轻轻一扯鸡肠,那鸡肠就被划拉开了。
赵云澜也不嫌,而且鸡肠少,味儿并不重,他便跟着蒋小一一起弄,两人做完了,又把院子处理干净,这才进到厨房去择菜。
蒋父和赵富民、赵主君带着三个娃儿去了玉米地里。
如今快六月底,玉米须已经快黑了,这意味着玉米已经快要成熟了,先头蒋父寻空去给家里的几块玉米地除过草,但夏季雨水多,如今野草又长了起来,都快有人小腿高。
草多老鼠多,好些玉米没熟呢,就被啃了,怕着老鼠再嚯嚯玉米,蒋父就想着再除次草,把地里弄干净些。
三个小家伙掰着玉米叶,想着拿回去喂牛吃,赵主君一边割着草,一边跟着几个小家伙说说笑笑。
蒋小三和赵鸟鸟是干活干习惯了,在玉米地里蹿来蹿去,如鱼得水,又干得热火朝天,一看就是干农活的好苗子。
蒋小二干活仔细,却也慢吞吞,见着赵主君满头汗,他还在怀里掏啊掏,摸出一张小帕子,然后垫着脚给赵主君抹汗。
赵主君直夸他乖了,蒋小二笑呵呵。
赵富民看了几眼,大家都在忙忙碌碌,虽说累,但大家都高兴。
又想到刚出门时蒋小一和赵云澜去后院抓了鸡,他突然觉得这种干完活儿回去,家里有人做着热饭等的日子,那才是有盼头。
炒鸡天天吃,定是会腻,白子慕干脆把鸡全煮了,然后又去黄家挑了一桶井水来,将煮过的鸡放里头泡,然后再让蒋小一和赵云澜撕。
手撕鸡他是第一次做,因为这菜做得麻烦,光撕个肉都得废不少时间,后头还得放料拌,虽难做,但却是好吃的。
鸡肉外头人吃的多,但鸡个头大,肉质厚,是很难煮入味的,因此鸡胸很少有爱吃,大家都觉得又柴又没味,可撕开了,再用各种香料拌,有味道了,也香了。
两只鸡,后头是除了骨头,啥都没剩。
刚吃完,三个小家伙就往后院蹿,亲自抓了三只鸡搁鸡笼里,说明儿还要吃手撕鸡。
蒋小一也是一脸赞同。
白子慕都觉得无奈。
大家吃完了,又在院子里纳凉。
赵云澜打算明儿就去巡洲,上次去,那边有一小商,虽是惧着沈家没敢同他合作,但却是待赵云澜挺好的,赵云澜打听过,那小商户为人也不错,出了名的正直和胆小。
胆小不要紧,也不算得什么大事,这合作,不止看人手底下的货好不好,也要看人品性如何,这会儿有了文书,那想来人家应该是能同他合作了。
第二天天不亮,赵云澜便走了。
赵富民要盯着作坊,也不能在家久留,要是新房建好了,他可以早上去,晚上回来,可这会儿屋子还没起好,他跟着蒋父睡一床,到底是有些挤了。
赵主君没跟赵富民回去,说家里忙呢!他在,还能帮照看照看鸡牛和田地,不然他也走了,蒋小一和蒋父又要做生意,又要顾着地,咋的忙活得过来。
三个小家伙如今还不能指望,只要他们不生事,他都阿弥陀佛了。
赵富民便随他。
家里人多不止热闹,活儿都有人能帮着做一做。
白子慕早上起来,帮着蒋小一煮了两锅凉粉,这才啃着包子慢悠悠的去上工,半道碰上了隔壁柳江村的人。
今儿赶集日,小山村赶集的这会儿早到镇上了,柳江村的晚一些,那是因为早上她们到半道,发现前儿夜里大雨,村道一侧塌了,大家回家拿了锄头来,挖了许久,牛车才过得去,如此就晚了一些。
车上有几妇人先头挑笋子去蒋家卖过,认得白子慕,因此还特意喊了一声,客气的问他坐不坐。
白子慕一屁股就坐了上去。
干啥不坐?不坐白不坐。
柳江村的村长都懵了,这小子这么不客气的吗?
又见他屁股刚一挨到车板,立马就左右逢源的同人聊起来,半点不生份,又觉有点好笑,这人倒是个自来熟。
几个老妇人同白子慕聊着聊,发现这后生不止模样顶顶好,还特别会说话,嘴巴也甜得紧,说她们是婚前一枝花,婚后变大妈,大妈也美如花,养的鸡蛋白花花,一看就是养鸡的好能手,不得了呢!
几个老妇捂着嘴巴嘎嘎笑,一路都没停过,旁边几个夫郎妇人,是看得稀奇。
外头人总说小山村蒋家招的那哥婿出息,人这个样,不出息怕是都难哦。
白子慕搭了个顺风车,到了客栈,又像往常一样,再客栈里头逛了一圈,然后就想去后院睡回笼觉。
可刚朝后院去。
后头就有人喊他。
“白掌柜。”
声音浑厚又陌生。
第224章
白子慕回头一看,是个穿着华服的男子,三十多岁左右的样,五官端正大气,长得又相当壮硕,像个将军,但他手里没握剑,却是拿着一把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