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往年若是天气不适合种两季玉米和谷子,那么秋收后,大家就会种点黄豆。
今年能种第二季玉米,那么大家定是不会黄豆了,那家里生意咋的整?
大周南部气候特殊,并不是说年年都可种两季玉米和稻谷。
有些年是十一月份才会冷,有些年则是十月中旬左右气温就开始降下来了。
要是一年一季,玉米七月份收,大家就会在地里种点黄豆或是红薯。
黄豆不值钱,外头人吃得少,吃多了肚子涨不舒坦,也就做豆腐的收些,或是养牛的,会大量买些黄豆回去炒干了磨成粉和着草料喂牛吃。
如此,黄豆价格便低得厉害,有时行情好,能一文钱一斤,要是哪年行情不好,两斤一文钱都是有的,反正一背篓的黄豆,也就能卖个二三十文。
但地空着也是空着,种点黄豆怎么森*晚*整*理的都能补贴点家用,十月收了豆子,来年二月底才又种玉米,地头‘歇息’这么几个月也行了。
要是没人种黄豆,那家里要做豆腐,怕是就得去外头买,如此难免的麻烦。
蒋小一有点愁,晚上都少吃了半碗饭,白子慕问他咋了?
蒋小一一说,白子慕想了想,说其实可以大豆和玉米一起种。
他这话一落,蒋小一就去摸他额头,说怎么可能能一起种,夫君,你是不是看书看糊涂了啊!要不要去看一下大夫!
种过地的都知道,这地里的草多了,那玉米和庄稼就长得不好,种密了,也是如此。
这要是种了玉米还在玉米下头种大豆,那大豆对玉米而言就像是杂草一样,那玉米还能长得好吗?
而且村里人谁家的地靠近林子,周边的玉米被旁边的林子遮了,多半都长得不咋的好,为啥?那是因为阳光不充足。
同样的道理,玉米高,黄豆矮,那到时候玉米把黄豆遮了,黄豆估摸着也长不咋的了。
蒋小一觉得这么种,好像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玉米长不好,大豆也长不好,还不如单单只种玉米,贪多嚼不烂。
白子慕哽了一下,拍开他的手,说怎么不能一起种?他以前刷视频的时候就是见大家这么种的。
玉米坑和玉米坑之间要间隔一手臂左右的距离,那距离不仅可以拿来种红薯,还可以拿来种黄豆,专家说了,这玉米植株之间种植大豆,大豆根瘤囷有固氮的作用,能为玉米提供氮肥,玉米还能长得更好。
蒋小一都听晕乎了,什么是视频啊?固氮又是个啥子东西啊!云里雾里的他都听不懂。
可是,夫君说的好像真的一样。
蒋小一问:“这么种真的能行吗?”
这个行不行,白子慕哪里知道:“我不敢保证,但我们那边有些地区就是这样种的,可能我们这边的气候和环境不合适也说不定。不过可以试一试,要是真的能行,那大家也能多一份收入。”
确实是,黄豆产量好,即使一斤不值什么钱,可量多了也能值点钱——地多的人家十来亩,地少了的有□□亩,要是全种了,最少也能收个一千多来斤。
那便是一两多银子。
看着少,但糙米一斤两文钱,一两多银子就能买五百斤,也够全家吃个温饱了。
蒋小一想了想,他私心里虽是觉得这么种好像不太行,可夫君都是童生了,又活了几百年,连冰都能做出来,厉害得不得了。他说有人那么种过,那没准真的能行。
他说:“夫君,那我们今年试一试?要是行了,明年就跟大家说一说,让大家也这么种。”话音一落,他拧了拧眉头,又道:
“不行,我得去跟大伯娘他们说一说,他们要是今年愿意试一试,若是真种得了,那就能多赚好些银子了呢!”
白子慕嘴巴动了动,刚要说什么,蒋小一便摆摆手,大言不惭道:“夫君,我知道你担忧什么,但我办事,你还不放心?”
白子慕:“……”
这话真的说对了,他这夫郎办事他还真不怎么放心。
不过他自个也要忙,还有半箱书没看完呢!没心思管旁的。
蒋小一有时候虽是傻了一点,但有时候却是粗中有细,真办正经事儿的时候,这人还是能办得来的。
而且他知道蒋小一在想什么。
就是先说一嘴。
不说要是他们家自个这么种了,后头没种出啥来还好,要是真能行了,却是提都不提一嘴,多少是不好——知道能这么种,你却半个屁都不放,这人已经没良心了。
小山村的晓得他们一家什么人,不会咋样,但外头人肯定会这么想。
他现在要科举,这名声,可不能坏了。
这么想,白子慕干脆随他去了。
第228章
蒋小一直接去了大房,大房正在堂屋里头剥,玉米。
看见他来,张大丫挺着个大肚子想起身给他拿凳子。
“大嫂你不用起,我自个拿。”蒋小一拿了凳子屁股一坐,说了来意。
大伯和大伯娘,二伯娘和堂奶奶都诧异完了,第一反应就是蒋小一在胡咧咧,但这想法刚冒出来,大家便又甩甩头觉得不可能。
蒋小一不是那种会胡咧咧的人。
堂奶奶谨慎道:“这大豆和玉米还能种一起啊?这能行吗?”反正她是活了几十个年头了,也没见人这么种的。
可是想想,她这一辈子,就是从隔壁村嫁到了小山村,然后在小山村这一亩三分地呆了大半辈子,外头咋的样,她还真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