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刚到钱家外头,蒋小一就见一妇人佝偻着背,在他家院子外头不停的徘徊,还时不时的扭头往院子里看。
走近了蒋小一才认出来,是李家的姑娘。
李家姑娘合离回来,李家不容她,被弟媳赶出来后,她便带着闺女在北山山腰那边搭了个棚子过活,又在旁边开了两亩荒地。
那是村里的公用地,不过太过贫瘠,有些沙质,种啥都不太成,要是个人想拿去开荒,还得去衙门报备,开荒前两年不用交税,但后两年却是要交的,税率同着旁的地儿一样,大家觉得不划算,便一直留着,没人买。
村里人可怜她们母子,见她们开了荒种东西,便也允了,睁只眼闭只眼的,只当没看到,也没去衙门举报。
北山山腰那边在村口方向,但离村口远,加上怕村里人嫌,又被赶出去,到时可就真真没个落脚处了,因此李家姑娘平日都不咋的出现在村里,蒋小一都许久没见过她了,差点认不出来。
“李大姐?”
李家姑娘三十多岁了,就比蒋父小一点,按理说,他应该叫声姑,但李家姑娘小时候身子不好,她娘让道士算了一卦,那道士给了个日子,说找这时辰出生的人,认个干亲就行了。
李家的也不懂,最后认到了蒋父身上去,不过后头李家姑娘的身子依旧不好,过了好些年,李家人又找了另一道士给她算,后头那道士说,先头那人算的没错,蒋父那八字能认,可偏的他年纪小,这认干亲,就得叫声干爹,他受不起,不行,得找个年纪大的,最后李家又认了隔壁村一户性周的人家去
但到底是认过的,叫声姐也合适。
李家姑娘瘦得厉害,呐呐的小声问蒋小一可是刚出摊回来?
蒋小一应了一声,领着她进门。
方才她没敢进门,是想着蒋家家里四个汉子,蒋父合离了,她又是个寡妇,不方便进门,但有个哥儿在,进去也没人说闲。
蒋父听见动静扭过头,看见李菜花的瞬间,整个人一哆嗦,吓了一大跳,差点都没认得出来。
虽说都是一个村的,应该抬头不见低头见,可一村头,一村尾,一个怕遭人嫌,不敢到村里逛,一个以前又见天的搁山里砍柴,后头不砍柴,又天天出摊,如此也有好几年没见了。
李家姑娘先头那也是个漂亮姑娘,如今这沧桑衰老的样,蒋父刚以为是李菜花她那早死的娘来了,让他头皮都紧了一下。
“……菜花你咋来了?快来坐,别站门口,进来进来。”
李家姑娘名叫菜花,很接地气的一个名字,毕竟村里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起不了什么文雅名,大多名儿都是瞎取的,很少有人舍得花银子特意跑去找那读书人帮着起。
李菜花‘哎’了一声,显得有些局促,对于蒋父,她一直不晓得该咋的叫,以前叫了好几年干爹,后头不认干亲了,再这么叫不合适。
但那会儿叫习惯了改不了口,每次见了蒋父她都干爹干爹的叫,那会儿蒋家二房就蒋安一个孩子,家里静得很,蒋阿奶身子不好,蒋爷爷要下地,蒋父打小就勤快,总跟着他去忙,蒋阿奶在家里没事干,李菜花便总跑这边陪她。
蒋阿奶见他们年纪相仿,可李菜花却喊他儿子爹,每次听着了她都觉好笑,一直叫到十三岁,后头忙着照顾弟弟,加上蒋阿奶又去世了,李菜花就不咋的来蒋家了,同蒋父见不着面,就一直没叫过人。
这会儿见对方看着比自个还年轻,不管是叫爹还是叫哥,她都有些叫不出口可蒋父那熟稔的语气,却让她鼻头发酸。
坐下歇了半会儿,蒋小一又拿了几煎饼子给她,李菜花不敢要,蒋小一直接塞她怀里头:“家里做豆腐,豆渣多的很,姐不用客气。”
再推辞就不好了,李菜花没吃,而是收到了衣兜里,蒋小一还要忙着做剁凉草,直接问她可是有啥事儿?
李菜花来也不做啥,就是问蒋小一黄豆还收不收?
她今年种了两亩黄豆,长得不是太好,就收了百来斤,原是想搁家里吃,但前儿她孩子从镇上回来淋了雨,不小心受了寒,没得银子抓药,喝了几天姜汤了也不见得好,李家姑娘没法子,先头听说蒋小一在村里收黄豆,今儿便找上门来了。
她说她之前其实也存了几十个铜板,不过给玉米补种那会儿她带着闺女去隔壁村帮工,银子被人给摸走了。
蒋父蹙起眉头,立马想起先前去补种回来时路上碰上了村里的赖子,那会儿对方捂着胸口,鬼鬼祟祟的,他还以为是对方摸了他的屋,如今想来,八成是偷了李菜花的。
蒋小一看她双手裂了好几个口子,指甲缝里还满是泥,想来是去挖山根了,以前冬季冷,家里没吃的时候,他也会和蒋父去山里挖木薯吃,但这玩意儿人猪都能吃,村里人常跑山里找,也不多,还很难找。
蒋小一道:“收的。”
李家姑娘眼睛一亮,立马站起来,似乎急,又仿佛怕蒋小一反悔:“那我回家给你背来。”
一百多斤黄豆,她日子过的省,平日大多是吃木薯和野菜,就磨了些吃,这会儿黄豆还剩大半。
蒋小一看她走路都打晃,怕是背不动,便也跟着起身:“我同你一道去。”
李家姑娘没阻拦,她身子不好,确实背不了重东西。
北山山腰这边小道人走的少,泥土松软,一下起大雨来,又泥泞又湿滑,恰巧的昨儿夜里刚下过雨,李菜花找了根棍子给蒋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