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旁人想不通他咋的这样,但林子大了,总是什么鸟都有。
  这种事儿,姜大夫不是听过这么一件,他就怕蒋小一和白子慕也是这个样。
  那怎么行啊!!
  蒋小一先头过的啥日子他是知道的,如今赚的银子都是辛辛苦苦风里来雨里去出摊赚的,因此他哪能看着人犯糊涂,这会儿就多嘴两句。
  “那两个娃儿,我看那模样,应该是有三个月大了,可个头却小小的,跟个萝卜一样,估摸着小一是爱屋及乌,心疼人,就想买人参给人娃儿补,但真要买,买个半支的也就行了,一次买那么多……”
  姜大夫话都没说完,蒋父就已经坐不住了,直接扭身匆匆的出了医馆往福来客栈走。
  刚到南街上,杂货铺外头几个孩子正在那儿玩,叽叽喳喳的,蒋父一瞅,立马止了脚步。
  遭了。
  他家老二还搁医馆里头呢!蒋父又折返回济世堂,怕蒋小二不见人会哭,走着走着,脑子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不对劲啊……
  倒不是说姜大夫驴他,蒋大夫的话他是信的。
  他家小一和白小子估摸着给人娃儿买人参,把银子全花完了,所以回去后,他们才会卖衣裳的卖衣裳,卖鸡的卖鸡。
  他就说嘛!他家哥儿这几天咋的突然问他要银子买肉,白小子那么疼他,银子收哪里绝对不会瞒着他家哥儿,可他森*晚*整*理家哥儿还问他拿银子买肉,那铁定是银子全花完了。
  但买给谁家孩子了呢?
  三个月大,个头小小,还像白小子??今年他们村里也就晓晓和唐家的媳妇刚生了娃。
  但唐家生的那个小汉子和晓晓个头算是大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姜大夫说,那两个娃儿其中一个还像白小子,唐家那娃儿和晓晓和白小子可是半点都不像的。
  蒋小二几个前儿又跑济世堂拿人参玩儿……
  这是凑巧吗?
  可仔细想想,好像又不对啊!
  他家小一不可能那么不懂事。
  有些人穷得久了,一旦富起来,大多保留品性,照旧的不太舍得花。
  而有些人是兜里一鼓就会飘。
  他家小一咋的人他懂,飘是不可能飘的,因此真宠人,也不可能给人娃儿买那么多人参,那是不是买给家里的?
  那也不可能啊!要是买回家了,没道理白小子和小一吱都不吱一声!这两人也不是那种有了好东西就躲屋里偷偷吃的。
  可姜大夫也不会骗人。
  那白小子和小一买那人参干啥子呢?又是去哪里抱的娃儿啊?
  蒋父只觉得脑海中一团乱,理也理不清,到济世堂的时候蒋小二正好扎完了针。
  接了蒋小二,回去半道上看见卖糖葫芦的老汉在沿街叫卖,虽然这儿子这几天有些不像话,经常惹他生气,但这会儿抱怀里,轻轻的,瘦瘦的,蒋父还是心疼儿子刚扎了针,便道:“小二,要不要吃点糖葫芦?”
  蒋小二吸溜一下口水,然后摇头说不吃。
  蒋父:“怎么了?你之前不是挺爱吃的吗?”
  “一串糖葫芦三文钱呢,贵多了,小二要存银子。”蒋小二说。
  蒋父脚步微微顿了一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是了是了。
  他们家先头是穷过来的,有了银子,蒋小一不会飘,蒋小二也不会,要是会,咋的能说出这种话来?
  虽说他年纪还小,但也懂事儿了,因此,先头怎么可能会拿银子去玩,还把那么多银子给搞丢了。
  赵鸟鸟和蒋小三不太懂事,要是他们拿银子去玩弄丢了,还情有可原,可蒋小二懂啊!
  那他们为什么要骗人呢?
  他家小一应该是缺银子,所以最近才做那么多吃食卖。
  三个小家伙又卖了衣裳,是不是其实是为了给蒋小一凑银子?
  毕竟他们四兄弟好的能穿同一条裤子。
  回到福来客栈外头看见蒋小一,他是想问,可想想,问了估计也是白问,他家哥儿要是想说,早告诉他了。
  别看蒋小一大大咧咧的像个没脑子的,但他要是不想说的话,那嘴巴就能跟倔葫芦一样,任旁人咋的问他都不会说。
  于是他也装不知晓的样,该干啥就干啥,可一留心起来,他就发现不对了。
  收了摊,回去时蒋小一又赶着牛车去买了一桶牛奶。
  上次蒋小一说头不疼了,可怎么还要用牛奶洗头啊?
  这还不算,在镇上买了一桶,回家他又见着他哥儿又挤了两盘,又去大房家拿了一盘,一桶煮了,剩余的他似乎怕嗖,还吊到了水井里。
  先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蒋父多了个心眼后,就发现不对劲儿的地方简直多了去了。
  洗头干啥子跑屋里洗?家里澡房那么宽的,又就在厨房旁边,提二楼那么累。
  要说之前是头痛得厉害起不了床,那提上楼去洗,还说得过去。
  可现在他家小一比后院的牛犊子还要壮,为什么还要提二楼洗?
  这天晚上吃了饭,蒋小一又搁厨房里头忙,鸡肠鸡肾洗干净了,要卤,若是一大早再起来干,倒也忙得过来。
  但这卤肉是卤完了,泡得越久才越入味,这会儿十月中旬,山间夜里已经有些凉了,没再像着之前那么热,因此也不怕鸡肠、鸡肾会变馊。
  晚上做了,泡卤水里泡一宿,鸡肠啥的会更好吃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