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他想着下次多卤些。
  铁板豆腐包一份,排骨包六斤,搁篮子里,他才同蒋父说了一声往衙门去。
  楼县令看见他来还挺高兴,先接过吃食才问有事儿啊?
  蒋小一在他对面坐下:“楼阿叔,我就是想问问你,我夫君要去府城考试了,我需要给他准备些啥东西吗?”
  这个楼县令有经验:“府试四月考,笔墨纸砚这个得自备,不过除了这些,吃食也得自带。”
  “啊!吃食还得自带?”蒋小一对这些也不太懂,先头他问过几个熟客,他们家中倒是有儿子参加过县考。
  可县考和俯试哪里能一样,蒋小一不晓得问谁,村里人就没谁科考过,赵云澜和赵富民也不懂,还特意去问了人,可没问得什么有用的信息。
  太上皇在时,不许商人参加科考,新皇上位后,这条例才被废除了,但也不过八/九年的功夫,赵富民认识的商友,没一个考过秀才。
  蒋小一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来问问楼县令。
  “那考几天啊?楼阿叔你跟我说说,我好给我夫君准备些柴火,不然我不晓得,备的柴火少了,我夫君就得饿肚子了,还有这锅得买多大的啊。”
  就没见过谁去考试还背着柴火扛着锅去的,楼县令抹了把脸,无奈说:“不用备柴火。”
  “啊?那咋煮?”蒋小一问。
  “带些馒头就行了。”楼县令说。
  第274章
  府试是四月初就考,那会儿还冷,馒头放个两三天都不会坏,肉包子不行,里头馅料冷了直接吃容易闹肚子。
  不过要是家里条件好,可自带些大米和碳火,县考就在本县考,衙门搭个地儿,里头摆满长条桌子,左右前后各离一米,长条桌左右两面会拿三十厘米左右的板子钉起来,防着旁边人偷看,条件比较简陋,这时候只能带馒头。
  可府试不一样,俯试里头有号舍,就四四方方一小木屋,里头有张小床,一书桌,一便盆,还有一火炉,要是想煮粥,带点米,带点碳,带个小锅,等官差巡视考场时,问人拿点水,就能自个煮了吃。
  不过大多考生都是读书人,平日是五指不沾阳春水,又信奉君子远庖厨,哪里会煮粥,就是会,考试呢!谁还有那心思煮粥啊!凑合着吃一口饿不死就成,还煮啥煮。
  于是大多考生是带几个馒头就完事儿了,不过官府也不是苛待人的,每天到了饭时会给考生们发碗热汤,好让他们就着馒头吃。
  “原来这样啊!不过既然能自己煮,那还是自个煮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是吃不好,哪里还有心思考试啊?我是一饿肚子就没心思干活呢,而且身子绝不能垮,不过碳贵,我还是给我夫君准备两捆柴火吧!”蒋小一说。
  楼县令眼皮一跳,想拍他:“你缺这点银子啊?你当考场是你家?想咋煮就咋煮,生火冒烟把考场弄得乌烟瘴气,熏着旁的人怎么办,衙役能让你们背柴火进去?”
  蒋小一啊了一声,这一点确实是没想到,生火不管怎么生,铁定是要有点烟的,熏到自己到不要紧,可影响妨碍到其他人就不太好了。
  他前儿暗暗算过,这跑府城考一趟,最少的都得十来两银子,这对富贵人家来说,不过一顿饭钱的事,可对农家子而言,那就不得了了,赶考不易,要是耽误到人,真真是要天打雷劈,那这柴火不拿了。
  除了吃食,衣裳不用带,里头没地洗漱。
  笔墨自备。
  暖炉最好也备一个,若是冷了,能抱着暖暖手,不然手僵着了,字怕是会写得不好。
  有些考官看重这个,要是字写得马虎潦草,即使题答得跟朵花一样,人都不会给上榜,批卷时更是扫一眼就能直接搁旁边。
  因此大多考生花费众多时间来练字,并不是吃饱了撑的。
  还有被子,楼县令道:“这个最重要,咱们府城那考舍是十来年前重建的,这么多年过去,难免的有些破损破旧,夜里风大,最是容易着凉,而且天气多变,最好是带张厚的,再带张薄的。”
  要是突然升温,只带厚的,那盖了热,不盖又冷,休息不好,难免的会影响次日发挥。
  只带薄的也不行,因为若是突然落雨降温了,那怕是要受寒。
  每年科考那么多考生受寒,便是如此了。
  楼县令交代得详细,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蒋小一喊停停停,怕记不住,问楼县令拿了笔纸,细细记在上头,把前儿的记完了,他才让楼县令继续。
  “你倒是上心。”楼县令笑着说。
  “不上心不行,听说要是考中了秀才,每个月就能领半匹布,一两银子,二十斤米还有四斤肉,还能免五十亩地的税,这些是不是真的啊?”蒋小一眼睛亮晶晶的。
  楼县令:“……是真的。”
  “那可真是好,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看见楼县令摇头,蒋小一把纸张仔细叠好塞胸前的衣裳里,拍了拍才道:“那楼阿叔,我先走了。”
  “不再坐会?”
  “不坐了,我还得去西街杂货铺买几把香。”蒋小一急吼吼的。
  “买香干嘛?”楼县令蹙着眉:“赶考用不上这个。”
  蒋小一一脸认真:“我知道啊!我是给我爷奶买的,我要让他们保佑保佑我夫君。”
  楼县令:“……”
  见着蒋小一离开了,他才好笑的摇摇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