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楼倡廉前年来府城,去了趟赵府,就发现赵府大门台阶有点不对劲,那台阶正中央有点凹,圆圆的,巴掌大的一个小弧度,像是被斧头重重砸过,他还纳闷,问管家这台阶怎么回事?
  管家脸有点红,说说小小少坐出来的。
  楼倡廉说是老六坐出来的?他经常坐这儿吗?
  嗯。
  坐这儿干啥啊?
  管家没好意思说,可楼倡廉很快就知道了,他在正厅和蒋小一几人闲聊了片刻,后头茶喝多了想去茅房,路上不经意往大门一瞥,就见老六坐在门口,背影小小的一团,瞧着还有点孤零零。
  是不是被小二几个孤立了?他这么想,顿时心疼,想去抱抱老六,结果刚他身后,就听见他在嘎嘎笑。
  “嗨,这位婶婶,买菜回来啊?”
  楼倡廉当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后头楼夫人带小一几个去小妹家,楼夫人那妹府上有两孙子,可楼倡廉细细观察,发现老六不爱跟那两同龄玩,却非常喜欢跟楼宇杰那几个外侄女混一起。
  楼倡廉盯了他一阵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就是小色哥儿,会去逛青楼,意料之中。
  小厮又道:“是老六小小少怂恿小二少爷他们去的。”
  楼倡廉:“……”
  张舒越:“……”
  一个牙都没张齐的小哥儿这么生猛的吗?怎么小六那么乖,老六却是这个样?
  简直不可思议。
  张舒越:“他们哪里来的银子?”
  这花想楼进去一趟可不便宜。
  小厮说蒋小二给了玉佩。
  楼倡廉一听就懂了。
  蒋小二和蒋小三,莫小水是村里来的,这三从小生在深山里,压根不识什么玉佩,也看不出什么好坏,那从小富贵,戴过,买过的才有眼力劲,才能识货。
  上次他看见蒋小二腰间挂着,还纳闷蒋小一和白子慕这两平日那么省,买啥都是买实用的,怎么突然给孩子买这个,一问蒋小二,才知道是人送的。
  当时蒋小二还来了一句:“我问哥夫了,哥夫说这玩意儿有点小贵,我觉得应该能值三四两银子。”
  不怪他会这般说。
  蒋小二几个不喜欢这些东西,吃又不能吃,让他们花银子去买这玩意儿,那还不如拿去买肉实在,可人送了,不带又不好。
  他们平日不去逛这种玉器铺子,也不会特意去打听,每天不是上课就是随蒋小一出摊,哪里懂这玩意贵。
  白子慕又是口气大,说小贵,在蒋小二眼里,三四两银子,便是贵的了。
  赵鸟鸟更不用说了,富贵出身,一玉佩,他小时候拿着玩儿的,真没觉得怎么样,还以为也不值钱。
  莫小水是唯他们马首是瞻,助纣为虐。
  蒋小二几个又是最疼侄子,老六想去,他们定是要满足,反正在里头玩一下,应该也不会咋的。
  张舒越沉默了半响说:“那他们挨这一顿打真是不怨,我看小一拿的那木棍好像不怎么结实,你回衙门去,拿几根棍子给他送过去。”
  衙门用的棍子那可不得了,硬得跟铁一样。
  楼倡廉嘴巴动了动,最后到底啥也没有说。这几个孩子,确实该收拾一下了。
  小厮回了一句,刚出门,没一片刻功夫又跑回来。
  “老爷,出事了……”
  续洪涝后,雪灾又来了。
  因为衙门放了年假,张舒越晓得这事儿的时候难民已经到了城门外,他急速下了令,可还是让部分难民涌进了城里。
  另外一部分难民则被拦在了城门外。
  通往府城的各大路口全部设置了关卡。
  难民涌进城,四下散开,大概是晓得呆在城里才有活路,要是被赶出去,怕是就没活路了,因此衙役如何驱赶,如何劝说,难民们就是不肯从城里出去。
  强制驱赶,不行,这般容易引起公愤和反抗,可放任不管,城里怕是会乱。
  最后衙门关了城门,外头人要进城,需严格盘查,城里则加派了巡街的人手,街上衙役随处可见,来来往往,蒋小一不给几个小的出门了。
  白子慕原是想带蒋小二几个出去逛逛,这几个来府城住好些年了,还是土包子一个,平日他们懂事,不上课就总是帮忙干活,特别是莫小水,大概是觉欠着蒋家,总把自己摆在下人的位置上,叫干什么干什么,从不会对蒋小二几个说不字,干活干到大半夜,早上也是早早起来,扫完几个院子,又跟着李菜花洗肠子,等蒋小一起来,才跟着蒋小二他们去上课。
  蒋小二晓得自己给出去的玉佩值几百两,脑袋里面一片空白,眼泪当场就掉了,后悔自责得要命。
  他们辛辛苦苦出摊,一天才能赚多少?
  可他却把几百两的东西给了出去。
  蒋小三和赵鸟鸟也呆了,几百两?
  咋的那么贵?不就一破石头?
  他们闷闷不乐,满心的自责和难受全写在脸上,说大哥你打我们吧!
  老六和小六也一脸懵。
  莫小水更是脑袋垂到了胸口,心里闷痛不已。
  这都是吃了没见识的亏。
  白子慕也不知道该怎么怪他们,当初他混社会,还天天在外头蹿,接触了那么多人和事,可手表这些货,说实话,他不喜欢,没关注,还真不晓得都有什么牌,又有多贵,后头还是他玄孙送了他一块,他戴着去搬砖,那工头对他恭恭敬敬,然后一工友打趣他,说他是不是来体验生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