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还是夏林涛说了一嘴。
  祥柳镇的大多渔民,其实都是以前逃难来的难民,后头朝廷是安抚了,近的难民被遣回去,可有些难民却是回不去的。
  一路奔波到京城,已是去了大半条命,怎么回去?
  要是遭了雪灾,雪化了,开春回去,田屋都还在,还能继续过日子,难民们也都懂,因此逃难的时候绝不会跑太远,寻常就是跑本州洲城讨点吃的,大老远跑到京城的,多是田屋都被毁,回不去的。
  这帮人被安置在祥柳镇,可祥柳镇里头的百姓大多都是开铺子做些生意过活,镇外的田地、山头原本就那么多,要是有人再来分食,村民们肯定不愿,而且也没那么多田地。
  周初落刚登基那会儿,让这帮难民搁祥柳镇做了渔民,如此也算有了糊口的门路,饿不死。
  这帮渔民,是没田没地,就在祥柳镇北方临河一带搭了小屋子住,渐渐的发展起来,成了小渔村。
  镇上,京里物价贵,他们大多数人日子都是过得苦巴巴,也就勉强能温饱肚子。
  渔民大多数都是半夜外出,捞网下网后便回来,这会渔网里头一只大鲫鱼被一夫郎抱了出来,要放桶里,那鲫鱼扑腾得厉害,鱼尾挥来挥去,那夫郎身子都跟着摇晃,后头没抱稳,那鲫鱼掉渔船上,一个扑棱,又掉进了水里。
  那夫郎气得不行,骂骂咧咧的:“这该死的东西,怎么不淹死你算了。”
  蒋小一听了这话笑出了声。
  那夫郎大概是个直率性子,一边忙活一边扭头朝蒋小一看去,见他陌生,身后还站着两身姿挺拔的护卫,也没怕,问他可是要来买鱼。
  蒋小一摇头说不买。
  那夫郎哦哦两声,没再说什么,只当他是镇上哪家夫郎呆府里无聊了出来逛的。
  大鱼小虾被分练出来,网里剩下的,便是密密麻麻的鳀鱼,这种鱼类一般被誉为海洋粮仓,它们的繁殖能力特别强,每次产卵可达数以万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繁衍出庞大的数量。
  不过它们个头小,喜欢结伴而行,寻常都是一群一群,因为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是海里大鱼的主要食物之一。
  但这种鳀鱼寻常渔民都不爱要,因为价格实在是太低了。
  这会儿大个鱼虾捡完,网兜里剩下的还在扑棱的鳀鱼被几个妇人抬起来倒回了河水里。
  蒋小一眼皮一跳,三两步过去:“这鱼你们不要了?”
  “不要。”方才那位夫郎说:“要了占地方,还不好卖。”这种鱼仔一桶都赚不了几个钱,大家都嫌鱼小肉少,渔民挑去镇上,买不了价就浪费力气了,而且摊位就那么大,摆贵的海货才能多赚些,他们自己又吃不了这般多,毕竟当家的汉子天天都会出海,天天都能打捞些海货回来,这些小鱼拿回去没用。
  这可真是太浪费了。
  还有两个渔网没分练,蒋小一说里头要是还有小鱼,他要了,不要扔河里,他给银子。
  那夫郎心善,问:“是想拿回去煎了吃吗?那你随便拿就行了,不要你银子,反正你不要我们也是扔河里。”
  最后蒋小一和人唠了半个多时辰,走的时候带走了两背篓。
  搁马车里的时候车厢里面全是鱼腥味。
  夏林涛各守本分,全程一句话都没多问。
  回了家,夏林涛要回宫,赵主君喊住他,说等会儿,然后收拾了一个小包袱,又装了一麻袋鲜笋,跟着他走了。
  他想老六小六还有周辞越了,想进宫看他们两天。
  虽然还是有点怕皇上。
  可孙子重要。
  周初落忙完,到东宫时就看见赵主君在陪三个孩子玩,都怔了,问夏林涛怎么回事啊!
  赵主君怎么突然进宫来了?要是没记错,之前那次入宫,赵主君就很放不开,也很拘谨,他还以为这人以后是打死都不会进宫了。
  夏林涛实话说赵主君是想孩子了,所以进宫来看看。
  周初落:“……”
  想孩子那怎么不把孩子接回去?
  真给他养了?
  那可真是乐意至极。
  ……
  家里各有各的忙,也就晚上能凑一起吃顿饭,蒋小一问白子慕在翰林过的怎么样?
  还习惯吗?
  活累不累?
  白子慕都不好意思说,累是不可能累的,天天忙完了就喝茶睡觉,翰林院里有些老狐狸,寻常爱欺负新人,鸡毛蒜皮的事儿就喜欢指挥新人跑腿忙活,可没人敢叫白子慕,他活儿干的快,干完了没事干,就趴桌子上睡。
  这哪里累啊?
  看见院子里晒的几簸箕小鱼仔,白子慕问:“你最近在做什么?院子里晒了那么多鱼仔。”
  那鱼仔也就食指大,昨儿回来他还看见蒋小一跟蒋父在院子里处理。
  小鱼仔个头小,不好杀,蒋小一都是拿剪刀开的肚子,鱼仔肚子里的黑东西还要仔细清洗干净,头得剪下来,光是小半桶就得弄半个时辰。
  蒋小一笑眯眯,说:“我要弄麻辣小鱼仔。”
  白子慕往他碗里夹了块肉:“想吃了?”
  蒋小一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想做一点来卖试试,看看什么个情况,要是好卖,我想建个作坊。”
  白子慕差点咳起来。
  连蒋父几人都朝蒋小一看去。
  “建作坊?做鱼干?”
  “嗯。”蒋小一说:“我目前是有这个打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